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①·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②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③,不觉潦水④流麦。妻还怪问,乃省。(摘自明·李贽《初谭集》)·  相似文献   

2.
老马识途     
[拼音]lǎo mǎ shí tú[出处]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③,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④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⑤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  相似文献   

3.
天宝中,宁王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线,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乃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改写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相似文献   

4.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③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④,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⑤有水。"乃掘之,遂得水。(选自《韩非子》)  相似文献   

5.
韦丹放鼋     
韦丹~①少在洛阳,尝至中桥,见数百人喧集水滨,乃渔者网得大鼋~②,系之桥柱。丹不忍,问曰:"几钱可赎?"曰:"五千。"丹曰:"吾驴直三千,可乎?"于是与之。韦丹放鼋于水,徒步而归。(节选自宋·王谠《唐语林》)[注释]①韦丹:唐朝人(生卒年不详),字文明,京兆府万年(今西安市)人。②鼋(yuan):鳖。  相似文献   

6.
一、圆在力学上的运用1·在静力学中的运用例1如果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大家都知道,合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但当该分力小于合力,并且另一个分力与合力夹角最大时,此时合力便有两对确定的解·分析:如图1,以合力F的矢端为圆心,以代表F1的线段为半径画圆,过O点做圆的两条切线,切圆于A、B两点,则线段OA、OB的长度表示F2的大小·并且此时F2与F的夹角最大,此时F便有确定的两组解·2·在运动学中的运用例2已知,船速为v船,水速为v水,并且船速小于水速,要想航程最短,应如何过河·分析:如图2,因为v船相似文献   

7.
“水生万物”的哲思,强调突出了水的本原性、创生性及再生功能。《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篇》都对此作了深入阐释。这与重生的中国文化互为印证:“生”乃一重要母体,“圜道”为生命运行之道。水的孽生化育再生能力使得人们相信,人水死后可得复生,而且复生的异常光辉灿烂美好。水“生”之道实现了生命的“永恒回归”,生命乃一通灵之环。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充满凉意的雨夜,开一盏温暖的台灯,拿起曾经阅读过的《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默念这些关于水的字句,如  相似文献   

9.
1.表示确数。古人在用数字表示确数时,一般不用量词,而是直接用数词来修饰、限制中心语。例如:(1)乃簪一花。(司马光《训俭示康》)(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  相似文献   

10.
满宠字伯宁。建安十三年,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为羽所没①。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羽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②。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昌)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沈白马③,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冬,孙权扬声欲至合肥,宠表召兖、豫诸军,皆集。贼寻…  相似文献   

11.
清代学者杭世骏说过:“作者不易,笺疏家尤难。何也?……为之笺与疏者,必语语核其指归,而意象乃明;必字字还其根据,而证佐乃确。才不必言,夫必有十倍于作者之卷轴,而后可以从事焉。”(《道古堂集》卷八《李太白集辑注·序》)他强调注释古籍必须学识淹博、用语精审,也指出了替古籍作注的艰难。  相似文献   

12.
本社就附设中华职业学校校舍之南·(?)办织工教育馆·其一部分事业·为提倡各种高尚艺术·本年大会·乃分夜举行娱乐·以助各地来宾雅兴·  相似文献   

13.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14.
帝与鲧     
主持人小夫子:天帝是缺乏温情的"冷血天帝",鲧、禹是充满大爱的"热血青年"——《帝与鲧》的故事予你全新的阅读体验。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相似文献   

15.
空前绝后     
典故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宋·赵佶《宣和画谱》  相似文献   

16.
法自歐戰而後·經濟極为困乏·最近教育總長乃有改進職業教育之大计畫·冀為根本上之救濟·其所持目標·自積極方面言之·为增進生產者之數量·自消極方面言之·為減少失业者之擴充·其所注意養成·不僅为有能力之工人与工头·而尤在有能力之工程師·監工員·与经理人·又以  相似文献   

17.
在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做功时 ,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所以 ,不存在一对静摩擦力同时做正功 ,或同时做负功的情况。那么 ,人在原来静止的船上行走 ,人和船各自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分别都与人和船的运动方向相同 ,且人和船的动能都在增加 (水的阻力不计 )。这一现象与“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为零”的结论相悖 ?其实不然 ,现分析之。如图 1所示 ,人站在静止于水面的船上的A点抬脚向右运动。此时 ,由于人的鞋底对船施加方向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而使船向左运动 ,如图 2所示 ,故人对船的静摩擦力对船…  相似文献   

18.
陈公戒酒     
南京陈公镐善酒,督学山东时,父虑其废事,寓书戒之。乃出俸金,命工制一大碗,可容二斤许,镌八字于内云:『父命戒酒,止饮三杯。』士林传笑。(明·冯梦龙《古今谈概》)  相似文献   

19.
水说     
水之长相:无色无味,无形无态   水之编号:H2O   水之门派:五大元素之一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道德经>)水是自然界中至柔之物,它顺势而流,无固定性状,遇冷而凝,逢热而蒸,随遇而安,不因际遇改变而消亡殆尽.水又是天地间至刚之物,它外表柔弱,却可滴水穿石,波涛滚滚,亦可淘尽千古英雄.   ……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书籍的生命,更是辞书的生命。辞书编纂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综合工程,要确保辞书的质量,在编纂过程中,必须时时处处小心谨慎,防微杜渐。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经常与辞书(尤其是各类大中型语文词典)打交道。或释疑解惑,或提供信息,翻检查阅,时有补益。然其疏误之处,亦偶或有所发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兹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门别类,摘要举例,略申管见,抛砖引玉,以就教于专家同好。 一、立目疏误 1、不辨古今字而误以他字立目例。如【骨馀】,《中文大辞典》(以下简称《中文》)“骨”部立此条目,释为:“谓里落之壁也。”并以《尚书大传·周传·牧誓大战》:“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不爱人者,及其骨馀。”(郑注:骨馀,里落之壁。)为例。按,此“骨馀乃“胥馀”之形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尚书大传》四部丛刊本卷三作“(?)馀,”“(?)”乃“胥”之古文。《龙龛手鉴·肉部》:“(?),同胥。”《正字通·肉部》:“(?),古文胥。”“胥馀”者,村落的角隅,即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