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或说话训练时,往往要求学生注意语言要符合文体特征?什么是文体特征?文体是文章的体式,是文章的表现形式。语体是语言的特点综合。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语言的文体特征,才能比较好地根据文体要求进行选择或转换,恰当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2.
陆香 《教学与管理》2013,(12):37-39
何谓文体?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是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不同的文体有独特的功能和语体特点。因此,文体的差异决定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文本来确定教学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平行结构是一个传统修辞学术语,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体学术语。文体学家多认为文体效应和意义的产生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不断地,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选择的结果。英语平行结构就是语言系统以内过频地选用某一语言成分。文章试图就英语平行结构在英语诗歌、戏剧、小说、散文、演讲等文体中的运用及其所表现出的文体效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无论从事写作还是进行写作学的研究,都要有一个基本要求,即要有文体感。或者说,要对各类文体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恰当安排文章的材料,确定文章的结构形式,准确地运用表达方式,合乎规范地使用语言,並科学地进行研究工作。弄不清这一问题,或对各类文体缺乏一个科学的认识准确的把握,谈进行写作,谈进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因其重在解释说明,所以给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造成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学生不爱读,更不爱写。这从中考作文也可以看出来:虽然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放开了对文体的要求,但实际上写说明文的学生却寥寥无几。那么,如何让我们学生的说明文更吸引人呢?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  相似文献   

6.
能够根据表达的方式、场合、对象、目的差异,做到语言得体。 [考点说明] 语言得体,指的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要与语言环境协调一致,做到分寸得当。语文高考对“语言得体”考查的具体要求是: 1.懂得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与之相适应和习惯了的语言风格,因而遣词用语必须符合不同表达方式的要求,不同文体的文章中要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性。 2.根据表达场合(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等)的差异,运用具有不同特点(或庄重、规范,或准确、简要,或自然、灵活,或生动、有趣等)的语言材料,来表达一定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课文是学生学用语言的范本,在小学第三学段,学生会接触到各种文体的课文。这些文章在章法安排、写法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各有特点,因而阅读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学中,面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我们必须厘清四个问题:文章是什么文体?语言有何特点?我们应该精选哪些语文因素?又该如何把握语言规律引导学生读写实践?笔者尝试以不同文体为例,做了一些微观研究,以梳理不同文体应该"教什  相似文献   

8.
杨林 《语文天地》2011,(22):58-59
准确性是对说明文语言的首要要求,事理说明文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要求语言的准确无误,也就是说,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另一方面,事理说明文为了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在行文时也不完全排斥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或把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行文语言生动活泼。正是因为事理说明文的这种特点,在对这种文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第一章的文体特征,本文阐释亨利·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的出现,使学生作文时能够题材多样化,立意多样化,文体多样化,给了学生以更多的个性空间。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正是少了许多条条框框,也使许多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模糊了文体概念,从而出现了许多模糊文章。一、学生作文模式例举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让很多学生感到可以“为所欲为”,凑足800字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写作目标,巧设形式成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追求,很多文章都是大同小异。文章模式化,结构定型化。学生忘记了文体特征,把各种文体的个性特点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结果,文章成了“四不象”。总的来…  相似文献   

11.
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是选择文学文本中具有文体特征的语言,从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等层面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发现其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运用文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对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册收录的文章《此处无声胜有声》从修辞、句法和词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对文章语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联系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该奏议宣雅,书论宣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古人对文体发表的最早议论,可见古人已经关注到文体特征。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潘菽对文体和思维的关系有过阐述:"阅读体裁不同的文章,理解的难易不同,对思维活动提出不同要求。"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立足文体特征进行阅读教学,就能够更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品味和习得语言。2013年10月,我所在的"张敏华名师工作室"在苏州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有一种“淡化文体”的倾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看待文体问题?能否简单地说“淡化文体”?如果不是,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又应该怎样体现文体意识?下面这一组文章在不同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希望对老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丽辉 《海外英语》2013,(3X):243-244
科技文体作为英语的各种文体之一,是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文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从语言描述(书写特征、词汇特征、句法和语法特征),语境因素(语场、语式和语旨)两个方面对科技文体进行了全面的文体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技文体语言。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 ,下同) ,对小学作文教学 ,提出了“淡化文体意识”的要求和理念。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就可以不管体裁 ,不讲文体要求了呢?在这里 ,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作文教学 ,尤其是初始性的小学作文教学 ,如果不讲或取消文体要求 ,或者变单一文体为多种文体要求并存 ,那都是不可思议的。体裁是文章的样式。学习写作 ,当然要讲求文章的样式 ,不能弄成“四不象” ,不伦不类的。这如同一位裁缝师傅指导徒弟用料做衣 ,必须讲究衣服的制式一样。记叙文是各种文章样式中最基本、…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习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语或句子,其在固定搭配、语法结构或语义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随意改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具有文体、修辞、结构、语义和约定俗成等特征。文章概述了英语习语的主要修辞特征及汉语对称翻译的表达,以展现英语习语的语言练达及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7.
【写作指津】文贵有体。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表达方式、内容结构、语言组成等各有特色。如何才能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作文呢?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两种方法。胸有成体胸有成体,就是说每个同学都应该在自己的大脑中,依照文体特征,熟练记忆一些经典性的文章。这样,  相似文献   

18.
戴桂玉 《双语学习》2007,(9M):166-167,170
通过分析《贵妇肖像》第一章的文体特征,本文阐释亨利·詹姆斯特定选择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其艺术动机和小说主题意义的关系,同时强调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帮助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话语,从而懂得文本中的词语是如何表达和暗示意义,以及写作风格或语言特征是怎样影响和产生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玲 《海外英语》2012,(21):85-86
外报外刊阅读是针对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外报外刊文章因其独特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加大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将图式阅读理论应用到外报外刊阅读教学中,通过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外报外刊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考场作文都有字数的规定,要在一篇几百字的文章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就要看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用最少的语言显现更多的内容,就是要达到刘禹锡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作文字字珠玑,但优秀的文章不管是哪种文体,总有一些语句言约而旨丰,它们或蕴涵生活哲理、人生真谛,给人以理智的启发,引人深刻地思索;或饱含深厚的情感、独特的体验,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自然而然就拓展了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