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开始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加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汇聚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和拓展外向影响的重大现实问题。根据“软实力”的来源与影响,我们有必要从思想层面上筑牢价值观的坚实基础,从制度层面上根除缺乏创新力的固有“病灶”,从器物层面上打造创新文化的得力载体,使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真正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必备部分和有益助手。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校园丈化建设角度来探讨其作为课程中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的影响因素-隐性丈化,论述了隐性文化的特点,并对高校营造隐性文化氛围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新化运动的反孔鼎盛之时,梁漱溟要“替孔子说个明白”,在全面审视中西方化的基础上,一方面主张在“外王学”的层面上引进、学习西方化、另一方面,他坚信中国化的生命、精神、道德理想的至高价值,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汉语“花”在长期发展中具备了丰富的意义。它已由一个语言符号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表征符号。中华民族爱花、养花、赏花的文化习俗是汉语“花”的丈化内涵体现在人格、艺术、食用丈化层面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实践在常规阶段要把精神文化作为实践的重要内容,正视东西方两种文化范式,辩证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要把着重点放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上。  相似文献   

6.
“安身立命”说与大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观念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以及在社会上实现生命的价值,它触及了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与“心性”的根本问题。在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中也要注意在精神领域、人的心性层面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跨世纪的栋梁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安身立命”说对于21世纪的大学教育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去历史化”的成因.以文化的定义,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为切入点,论述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和传播中的“去历史化”倾向,指出文化生产的商品化,文化人的隐性商人身份,文化人的自恋主义心理及解构主义的影响是造成这种倾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文化交汇语境中理解“五四”和“五四”人物,使得对“五四”的理解有了历史的同情。“五四”是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中的一次高峰,中国要面对文化水平远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民族焦虑,这种焦虑感直接催生了“五四”策略性的激进主义武的文化调整。“五四”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整:在精神层面上,“五四”提倡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引发了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两大文化事件;在社会后果上,“五四”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在制度上,打破了三纲五常,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校化作为课程实施和教育改革的深层决定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课程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学校化的这块“土壤”的支持。同样,教育改革的深层变革在于学校化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相关研究的推进,人们对学校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学校化内涵的误解,多半是停留在把化切割为“精神、物质和制度”的元素还原和简单相加的认识上。我们认为,这一定义曲解了化的真正内涵;反映在实践操作中,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文化精神是指新课程改革文化的实质与要旨,主要包括对人的看法和价值的重新认识,提高人的主体性和彰显独立人格;对知识的再认识,重新界定知识;完善对教育的体认等方面。新课程改革文化精神构建的价值在于重新认识教育中的“人”,重新定位知识,再认识教育规律以及彰显教育公平等。但是,新课程改革文化精神构建却遭遇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元性、教育行政化的强势存在、功利主义文化大行其道等因素制约。为此,必须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教育的去功利主义,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多元文化,形塑契约文化,建立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支持系统以及参与课程改革人员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1.
以广义文化的视角审视今日中国之大学,也许是一种新的尝试。从总体上看,大学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政治化的影子,中国的大学是政治主导型的。物质文化层面根本上是产权问题,“而产权的背后是国家和政治制度”;行为文化的政治化、世俗化、随意化表现的非常突出;制度文化层面,一个是制度的过多过滥,另一个是干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机械性、片面性问题;精神文化的政治化、世俗化对文化的其它层面有着重要影响。大学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文化的最高形态。大学文化将在国家、社会、大学人(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走向和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思想学说纷至沓来的“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出对西方文化要“选择得当”。其理论依据是:其一,由于民族性所在,西方的文化未必皆适合中国;其二,他们认为“提倡新文化者”在输入西方文化上存在着误区——迷信、盲从欧化,有“偏”和“隘”的倾向;其三,西方文化的构成是广博、复杂、良莠并存的。要“选择得当”,前提是对西方文化有广博的了解、深入的研究、精确的判断,并且遵循一定的标准,如“真”、“精华”、“相互发明”、“补吾所缺”、“救吾之弊”等。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这些主张是比较理性和可资借鉴的,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却常常背离了理论上的“理性”。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在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存在着对西方理论的生硬套用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国内兴起的文化批评也存在此问题,即难以实现西方理论的中国语境化。文章试从文化批评现状、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历史借鉴和文化利用等方面来论述文化批评的中国语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如果教师丈化固守原来的模式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移而进行相应的转变,角色文化、形象文化、交往文化等不能适应课改的新生丈化。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不会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传统的教师文化中教师的因此,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促进教师文化的转型,才能保障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师生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追寻。建设和谐又独具匠心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师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提升教与学的效能。结合体验和感悟,从打造班级物化"硬文化"、建设班级制度"软文化"、营造班级精神"隐文化"三方面入手,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同时遭到了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两国有识之士在痛心中警醒,分别开始对本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行反思批判,在教育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国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教育改革思想,日本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教育改革思想。应当说,这两种教育改革思想具有相似性。然而,二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改变却大不相同。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思想形成背景及对教育改革实施的具体影响进行比较,探究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又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努力用精神文化、教室文化、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100余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种观点。“中体西用”具有保守的特征,但重视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民族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全盘西化”重视时代性,主张世界发展的趋同论, 但否认了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实质上是单一模式的西方中心主义,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但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实践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仅是个实践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命题。作为文化命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要求。只有将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域”,才能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丸中国化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和为贵”思想是赵文化的精髓之一,体现着中国传统中的“和”文化精神。表现在爱国之情、多元文化和民族交流、君主治国之策等方面。赵文化中很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忠勇为国,突显了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格,深刻展示了“和为贵”的思想;赵国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处,通过和亲和“胡服骑射”改革等表现了“和为贵”的思想;治国之道上采用“和为贵”的原则和方法,“以德治国”和“施以仁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