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作为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办出特色,提高收视率,加强对电视新闻的策划是一项重要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策划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艺术,打造“新闻栏目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认识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努力探讨新闻策划的新的思路,是办好电视新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视觉新闻"这一专栏充分体现了《楚天都市报》在新闻选择上以及版面设置上的"市民性",同时该栏目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善于利用现场图片让新闻增值。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4.
谭笑 《东南传播》2010,(12):107-109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不断突破创新,从内容取向、播报语态上改变了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正说语态"。湖南卫视《晚间》栏目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来"说新闻",成为这场电视新闻改革的先行者。但2008年4月10日,《晚间》由日播节目变为周播节目,之后停播。时至今日,这颗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最流行电视台的怪味豆"仍未能重现银屏。笔者曾在此栏目实习多月,试图从媒介的受众定位、品牌传播的角度分析,破解《晚间》的困局,为该名牌栏目的重生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登清 《新闻前哨》2004,(12):52-53
会议新闻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形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媒体的联播类新闻栏目中,会议新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不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长、呆、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也是电视新闻界当前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包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包装是新闻栏目文化定位的标志,也是文化品位的体现,是新闻栏目品牌延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觉手段。电视新闻包装的元素有:片头、导视、片花、背景、字幕、  相似文献   

7.
湖北电视台卫星频道每晚十点播出的《新闻空间》栏目,“信息量大、内容贴近、轻松好看”,自从1997年开播以来,平均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目前该栏目荣获全国十佳优秀制片组称号。这是全国省级电视台唯一获此殊荣的新闻类栏目。 那么,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打造《新闻空间》这个品牌在运作上用了哪些理念作指导呢? 一、栏目定位选准亲近型新闻 一个栏目能否成功,首先要解决栏目办给谁看,突出什么内容和特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栏目定位的问题。《新闻空间》在创办之初就瞄准国内电视新闻改革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晚间电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的概念尽管争议颇多,但其作为一种与以传统意义上的以时政新闻为主体的综合性新闻栏目相区别的新闻样式,凭借着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它在电视界的兴起与实践不仅有效地拓展了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功能、主阵地,发展了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新领域、新样式,  相似文献   

9.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台电视新闻栏目的品牌化建设,不仅是与众多上星台、本土其他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彰显城市台品质和形象的责任,在城市台自办节目中,新闻栏目是主力军、主阵地、主产品。本文结合江苏省优秀栏目《港城365》等电视新闻栏目在个性定位、项目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求索实践,就城市台电视新闻栏目品牌创建和守护作一探析。一、坚持个性化定位,打造本土最贴近的新闻栏目,培育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创建品牌首先要对市场进行研究分析,确立自己的定位,突出品牌的个性,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11.
袁佩芬 《新闻界》2006,(4):70-70,67
当今社会,灾难事件成为电视新闻选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发生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灾难事件都会迅速登上我国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栏目,在拍摄灾难事件或者编辑灾难新闻时,如何处理好灾难类事件的电视镜头,从而使灾难新闻既能体现出突发事件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又能兼顾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体现记者和编辑的道义责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蒋朝霞 《视听界》2000,(3):39-39,30
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是新闻节目的总体形象,代表一个台的立场和态度,也体现一个台的竞争力。特别自1994年中国新闻奖设立“新闻栏目编排奖”后,电视新闻栏目编排更加受到广泛重视。编辑的职责已不只是对新闻稿件的修改、整理和相加,更要对新闻稿件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再创作”,即通过对新闻稿件巧妙的编排组合,体现出强烈的编辑意识和鲜明的编辑思想,使1条新闻与另1条新闻相加后产生大于2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方式很多,较常见的如: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三昧》2008,(1):14-14
经过长达两年的新生新闻栏目的谨慎探索后,中央电视台终于下决心改革自己的核心品牌。1996年1月1日,被海外称为中国政治生活风向标的《新闻联播》出现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化,重新恢复采用世界电视新闻报道通行的直播方式播出。尽管这个1978年1月从《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进化而来的新闻栏目是以直播形式诞生的,却从1980年7月开始改用录像带录制播出,一直持续了186个月。  相似文献   

14.
高发强 《新闻窗》2012,(2):35-36
做了近17年的新闻工作,当了近7年的记者,做了近10年的编辑,写了不少人物报道,也编了不少人物新闻。但专门抽时间仔细琢磨人物报道和人物栏目,还是第一次。之所以做这件事情,一是因为贵州日报采编系统一直以来都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采编人员轮流"坐庄",定期都要拿出点"东西"出来与大家分享;二是因为报社领导近来十分重视人物报道,多次要求各采编部门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也是新闻电视媒体对新闻资源和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利用,对于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节目制作质量,应该系统总结新闻评论栏目的特征以及主要发展趋势,进而合理制定新闻评论栏目制作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如何做好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电视新闻宣传如何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到领导满意群众也满意,一直是电视新闻改革努力的目标。近期湖北电视台以《湖北新闻联播》栏目改版为切入点,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为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态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通过对会议新闻和领导  相似文献   

17.
一、正面报道是任何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生存的基础 正面报道对于实现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包含多个品种的新闻报道来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新闻从业人员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西方新闻观念表达的是一种“乌鸦文化”,报忧不报喜,我国新闻观念体现的是“喜鹊文化”,报喜不报忧。在实践中,媒体从业者往往存在着操作上的偏好,认为正面报道题材由于不具备批评性报道所可能展开的引人入胜的情节,缺乏步步追踪的悬念,因而往往面临题材上先天的被动。其实,就当代我国媒介的现实环境来看,正面报道是任何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生存的基础,在评论类节目的选题来源中占有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新闻中,现场短新闻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最能代表电视新闻特色的一种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采写好现场短新闻,有助于改进采访作风,提高宣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侠 《青年记者》2004,(6):56-56
2004年5月14号,山东卫视《今日报道》栏目迎来10岁生日,作为全国最早一批省级卫视自办的晚间新闻类栏目,《今日报道》曾有过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国内,省内的新闻大奖可没少拿,但在目前全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大潮中,似乎遇到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与其它兄弟频道的同类新闻栏目相比,现在的《今日报道》已经很难有多大优势可言。下一步该怎么走?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找准观众定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事件性、现场  相似文献   

20.
马旭 《新闻世界》2014,(5):81-82
金融业被称为实体经济的"血脉",相关报道近年来常常见诸报端,但由于其专业性、抽象性以及受众的"高门槛"等特点,地方台主档电视新闻报道对这方面的涉猎较少,然而随着我国整体金融环境的提升、企业发展的迫切期待以及大众关注度的日益高涨,地方台主档新闻应抓住大好机遇,将镜头对准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金融政策的及时发布、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进行报道,同时在呈现方式上进一步创新,借助故事化、形象化等手段,增加可视性,真正使得主档新闻成为收视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