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建党前,毛泽东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半年内系统地学习了新闻学理论和知识,掌握了新闻采写编评和经营管理等方法,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开端的历史参与者、见证者;在建党过程中,他通过创办报刊、通讯社发动舆论干预政治,成为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并创办文化书社推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教学研究成果《新闻学》,成为中国新闻教育开端成果的积极展示者、推广者;建党后,他在长沙成立共产党支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训党的干部,开设新闻学课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的拓荒者。正是他学新闻干新闻开展新闻教育,使他成为一位“学以致用”的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实践的尝试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于中国早期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不仅有首倡之功,而且对于新闻学的性质、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新闻学的品格等都有独到见解。蔡先生的新闻思想不仅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金石 《东南传播》2010,(3):86-88
目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9,(4):11-26
中外新闻学最初都是人文学科的旁支,新闻学专业大多起源于文学专业,新闻学缺乏受人尊重的学科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建设,新闻学逐渐摆脱了"新闻有学无学"、"新闻是学非学"等问题的困扰,逐渐发展成一门人文与社科交叉的学科。然而,新闻学总体上还是一门理论门槛低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够聚焦,学术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性理论不多。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权的分化使新闻传播逐渐向公共传播转变,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均出现了重大变化。当前新闻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研究范式,努力规划新闻学的理论谱系,重建新闻学在学术场域中的地位。中国学者应该充分发挥"新闻学想象力",不断从民族场域、国家场域转向国际场域、世界场域,努力为全球新闻理论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6.
北洋时期,中国新闻教育开始起步,新闻学研究社团出现,新闻学期刊、著作创刊和出版,一批带有启蒙性质的新闻学者脱颖而出,这些都代表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诞生。纵观这一时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有由"术"到"学"、西学东渐、新闻本位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认真聆听了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学讲座,系统学习了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在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潮中,他学以致用,将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习的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相结合,先后创办《湘江评论》,改组《新湖南》,指导《女界钟》出版,创办平民通讯社,发动和参与政治运动,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青年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学新闻干新闻的这段学以致用实践活动,奠定了他在一生革命生涯中娴熟地借助新闻舆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的能力,成为当代青年新闻学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闻实践亟需发展新闻学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敏 《现代传播》2006,(4):40-42
中国发展新闻实践呼唤发展新闻学的建构。中国发展新闻学研究应该具有发展的、开放的视野,应该以中国新闻具体实践为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全球化和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跨文化传播等多重语境下研究和推进。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研究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贴近中国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对中国新闻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新闻学博士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媒体挑战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媒体的发展对新闻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学院培养的人才只有更好地为媒体服务,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作为新闻学高端人才的新闻学博士,不仅应该在国内外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有自己的建树,在学术会议上有自己的声音,而且还应该对包括新闻业务实践在内的媒体变化有所了解。当代新闻学博士生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视角研究和发展新闻理论,用新闻理论知识说明并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刘建秋 《东南传播》2010,(9):137-139
广播电视新闻学"唐三彩"人才培养模式是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原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模式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等方面均有独特创新。该模式在增强学生竞争优势、推动湖北新闻事业、新闻媒体的发展、推动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丰富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论等方面逐步显示出令人瞩目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14日,首届中国发展新闻学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设置三大讨论主题:“中国发展新闻学建设”、“中国现代化与新闻现代化”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发展”.围绕三大主题,参会学者分别探讨了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立论基础、研究领域、基本功能、新闻政策现代化、新闻报道现代化、新闻理论现代化以及媒介融合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段勃 《新闻通讯》2009,(10):38-39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他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中较多章节是新闻采访学的内容。现在,我国各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新闻采访课都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的培养方案都把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2,(1)
作为学科的现代新闻学在中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名称。新闻学是历史性的存在,人们回望反思新闻学的历史演变或前瞻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时,会对不同历史阶段的新闻学赋予不同的定性名称。当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系列新兴媒介技术造成人类新闻活动以及传统新闻业革命性变革后,新闻学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各种新的名称层出不穷,在不同视野、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新闻学的时代性特征,但一些命名也比较随意,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新闻学经历了单一报学(印刷新闻学)时期(第一时期)、印刷新闻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共在的时期(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一起构成了学界通常所说的"传统新闻学时代"。互联网诞生后,新闻学逐步开启了相对于前两个时期的第三个时期或相对前一时代的第二个时代。于是,如何命名第三时期或第二时代的新闻学,使新的名称既能反映当今的实际、又具有充分的历史包容性和未来前瞻性便成为问题。命名新阶段或新时代的新闻学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科研究对象的变化。与传统新闻业时代相比,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职业新闻活动为主转变成了职业新闻活动与非职业新闻活动共同构成的社会化新闻活动、融合性新闻活动;由"人主体"新闻活动为主正在向"人主体"与"人机交互主体""智能体"相融合的新闻活动形态转变。因此,新时期的新闻学,比较合理的总体命名应该是:融合新闻学。  相似文献   

15.
迈向辉煌的中国新闻学——与郜书锴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本刊2009年第3期郜书锴博士<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一文的回应文章.作者郑保卫教授表示赞同郜博士的一些观点,但不同意该文的整个基调和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中国新闻学经过30年的建设非但没有发展,反而是日薄西山,走入了黄昏"一说,不符合新闻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的.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消除该文的一些不利影响,还新闻学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魏旭  张晴  荆彦婷 《今传媒》2024,(1):131-134
在数字新闻及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地,传统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变革,特别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效能。《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被视为课程思政路径创新的探索样本。对此,本文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通过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及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方式,有助于创新《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性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新闻事业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对新闻从业人员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在新闻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新闻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与学术研究全面推进.本文梳理了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特点,分析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火种是在北大点燃的.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在中国的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开设新闻学课程:该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专业期刊.所以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张鸿腾 《今传媒》2020,28(1):34-35
徐宝璜的《新闻学纲要》在1919年发表时,可称为我国新闻教育领域初步形成时所泛起的一片涟漪,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国新闻教育逐渐发端并走向成型。笔者认为,徐宝璜的新闻价值观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教育中仍然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徐宝璜对于新闻的超前理解,让我们有必要重访这位学者的关键著作,从中指引当前新闻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