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草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文  相似文献   

2.
甄珍: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欣赏和积累了一些古诗,对绝句的节奏美也有所感受,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中年级古诗教学,教师要在适度渗透学习古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诗句,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寓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语文教材的设计、寓言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开发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寓言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寓言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语文教材的设评、寓言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式开发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寓言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内容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容易读懂。但课文寓意含蓄深奥,学生要真正体会故事的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寓言的特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巧妙设疑,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自悟自得。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首先,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传授文言文知识的任务.这是最基本的任务,是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基础.只有弄懂基础文言语法现象,掌握大量文言实词和虚词,学生才能读懂文言文,进而体会文言文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涵,才能完成其他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引导学生学习并热爱文言文,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语感积累,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领会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学习一些文言知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只是文言文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文言文教学,感受古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王欣悦 《知识文库》2022,(22):34-36
<正>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统编教材中选取了多篇国内外经典寓言故事,以期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想象,感悟道理。然而区别于童话,成语故事,语文教师在低段寓言教学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教学困惑,对此应当牢牢抓住寓言文本的核心特征,重视言意交融,采取适合低段学情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真正读懂寓言,体悟道理。1知寓言为何物“寓言”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兴盛于春秋战国时代,后来成为一种文学作品的体裁。“寓”意为“寄托”,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占有着不可忽略的篇幅,寓言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寓言故事,是在让学生体会寓言文章中文字的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重视小学语文中对寓言故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文言文在人教版教材里所占比例较大,为了让文言教学能够达到新课标的既要读懂文章内容,又能提升文化素质的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文言教学的功效。为此,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一要"文""言"结合,以字词为突破口,以诵读为基本学习方式,读懂浅易古代文言文;二要结合文体,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三要吟咏背诵,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生命之美;四要让学生深入体会,传承文明。结合现实,感受古老文明在现代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文言作品的言语形式增大了学生阅读与理解的难度。而引领学生与文言作品进行深层对话,生成自我的理解与感悟,又是文言文教学应有之义。《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经典的托物言志散文,如何让学生由作者所言的“莲”之象体会其所表达的“君子之志”,实现由“言”到“意”的转换,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引导学生品言归义,感知莲象;串联花象,由象悟意;融入情境,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知识获得的引领作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一、引领学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图形,从图中读懂重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想《命若琴弦》是史铁生极负盛名的一部短篇小说,其中饱含着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对救赎之路的探索,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作者生命哲学的寓言。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设计在课上简单回顾小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品读重点段落,通过问题引导、合作探究等形式探究小说主题。让学生体会"命若  相似文献   

15.
读懂寓意是寓言的教学重点之一,但要真实地读懂寓意绝非易事。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者可以从咬文嚼字、追本溯源及链接经验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探求寓言寓意。  相似文献   

16.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未见意趣,即生搬硬套,因循守旧,呆板枯躁.这样的课当然索然无味,学生乐从何来?所以教师要教人见意趣,以此促乐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意味,体会其中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之中.要注意发挥教材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乌鸦喝水》一文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寓言和童话一样,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教学寓言,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感悟寓意,而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形象,在形象中感悟寓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寓言的语言、情节,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寓言形象,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对知识获得的引领作用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利用课本中的图形.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一、深研教材,扣准目标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寓言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守株待兔》一课结合二者特点,且耳熟能详,是教学寓言的典型范本。仔细研读教材不难发现,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为主题,整组推进“寓言”体裁的学习。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低段的学习中已经学过10篇寓言,读懂故事文本,感知其中寓意是以往学习的主要目标。到了中段则要求能联系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思辨意识。再往后到高段,要求进一步提升,不仅要有思辨能力还要有批判能力。且学生刚在三年级上册学过《司马光》一课,本次学习是学生第二次遇见文言文,仍属于文言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说,本课的学习承上启下,基于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紧扣寓言这一大主题,同时结合文言文的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20.
《古代英雄的石像》是一篇童话。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文学体裁。它一般比寓言的内容丰富,故事曲折,寓意含蓄。因此在教学时,应当着力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为此,我们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弄懂下面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