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实行栏网触手后仍可击球三次的新规则,现代排球比赛中网上的争夺更加激烈了。进攻一方想方设法发挥个人进攻的技巧,通过集体战术的配合,去突破对方的栏网和防守,防守的一方却又总是不断地研究新的防守技、战术,起用身材高大,判断能力强,弹跳力好的队员,力图于网前造成屏碍阻截对方的进攻。在这种扣球和栏网双方针锋相对、短兵相接、斗技,斗智的复杂过程中,完全避开对方拦网的进攻只是少数的,绝大多数的进攻都要在对方严密封锁下进行。因此,要发挥进攻的威力,就要突破对方的栏网,除利用多变的集体战术配合外,充分发挥各种个人进攻技巧则相当重要。“打手出界”便是突破栏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进攻技术。“打手出界”的技术以前只被人们看成是  相似文献   

2.
1.假扣真吊 假扣真吊,即在对方严密拦网下,扣球队员佯作大力扣球,诱惑对方队员拦网,在扣球的一瞬间,改变动作,突然将球吊入对方空当处。 2.假重扣真轻扣(轻扣球) 轻扣球是指进攻队员先做逼真的大力扣球动作,来诱惑对方队员拦网和形成重扣的防守取位及其心理,而在击球前的一刹那突然降低手臂挥动速度,手腕放松,以全手掌包满球,轻轻地向上方推搓,将球从拦网队员手的上方,呈弧线击入对方前场的空当的一种扣球方法。 采用轻扣球时,要利用对方拦网队员身体下落时进行扣球较为适宜。扣这种球应注意与…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排球比赛中,我们只看到对方组织进攻时防守的一方采取拦网,而当对方发球时接发球的一方却几乎没有出现过拦网。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对方发球时拦网的意义: 当对方发球时,对方正处于由发球转化为防反的阶段,队员处于防反阵容的调配和位置变动之中。而当接发球一方队员突然起跳拦网时,对方毫无思想准备,这  相似文献   

4.
可晨立  赵欣悦 《乒乓世界》2012,(11):100-101
在双打比赛的进攻阶段中,“压相同落点”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战术。由于双打比赛一人打一下的规则要求和击球中线路和落点的变化,运动员在比赛时有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跑动中完成击球的。而对方两个人跑动的衔接及击球后重心的还原过程恰好可以成为进攻一方着重攻击的“点”。而进攻方连续地压制相同落点,可以有效地使对方运动员在跑动中发生位置冲突,以至于击球质量下降,为本方创造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月七、八日,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召开会议,决定从八五年一日一日起开始使用不利于进攻一方的修改规则。修改的规则有两条。①关于双手或单手击球:在一次击球动作中,队员用腰以上身体任何部位触球造成连击,则不算连击犯规;②关于后排扣球:后排队员扣球后着地脚不得踏及或踏入进攻区。这一修改规则对进攻一方进行“高点、大力扣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近的国际比赛中,要求高大队员在组织快速跑动进攻战术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一点不仅教练员,而且运动员也应理解其科学理论,以更佳的“姿态”从事比以前更多的练习。在组织进攻战术中,为了更有效地给对方以威胁,高大队员必须具备能根据二传的情  相似文献   

6.
排球比赛中前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等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运动学原理及观察、统计等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排球大赛的实际,对前后排进攻、跳发球与一般发球等技战术在比赛实战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后排进攻可以避实击虚,有效地突破对方的严密拦网;跳发球以其力量大、球速快、过网点低、突然性强等优点,比赛中显示出较大的威力,不失为提高发球攻击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左右手扣球进攻的作用1、目前比赛针对扣球进攻的拦网,都是以拦右手进攻路线和战术组合为主,拦网队员可根据二传手的传球、扣球人的起跳点、挥臂轨迹及击球手型来判断扣球的路线,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而且帮助了后防队员的判断、取位、防起球。那么,如果扣球队员具备了左右手扣球进攻能力,就增加了进攻的突破性。这是因为,左右手扣球的击球点距离近一米,扣球者可根据对方拦网及后排防守的情况,采用左手或右手扣球进攻,可随意改变扣球的动作路线打破拦网常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排球运动发展到比高度,比速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今天,拦网技术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拦网既是防御性技术,又是攻击性技术。它以拦网者的手所组成的空中屏障阻挡对方的进攻,成为本方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又以改变扣球的反弹而重新向对方发动进攻。因此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正确与否将对拦网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拦网空中击球动作的合理性,本文试用基础理论对其作一粗浅的分析。二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48格/秒连续摄影的拦网空中击球动作图片测定人体重心,做出重心垂直位移时间曲线和头顶及手高的相应曲线,运用比例尺计算数据。并通过模拟计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王牌队员的发球线路、落点,扣球位置、过网点、线路及拦网状况等进行分析,探讨王牌运动员在发球或进攻时的习惯位置、常规线路和密集落点.结果表明:王牌队员在发球、扣球和拦网等方面各有特点,同时又拥有得分率较高的"超级得意技".建议在比赛中特别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无球队员的跑动同有球技术一样,是足球攻守技战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无球队员跑动的规律以期为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本文以国内外强队为对象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表明:在突破最后一道防线过程中,邻近持球从员的无球队员跑动是构成成功的战术配合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无球队员的跑动,可以调动守方的防守重心,制造守方的错觉与不意,从而按动、瓦解守方的防守体系,加大乘守方之隙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摆脱接应、扯动牵制,插入空当是无球队员的三种基本跑动形式,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着对方的因素;跑动的目的,方向、时机、跑动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比赛作风是影响跑动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空中飘动”进攻“空中飘动”进攻的特点是扣平快球的队员不在网前垂直起跳,而是顺网向两侧冲跳,在空中移动身体的位置,借以错开对方拦网的封锁区域进行攻击。特别是利用顺网快速助跑的前冲力,向前上方起跳,与拦网者造成较大的空间位置差,从而更有效地突破拦网,看起来就像在空中飘过去进攻一样。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许多强队进攻战术变化多端,他们都运用平快球力争为同伴创造具有突然性的或无人严密拦网的进攻机会。打快速配合首先要信赖二传手,缺少这一点就不会信心十足地跳起扣杀,也得不到二传手的配合。这种相互协作的动作,我们称为。合拍动作”,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取决于进攻队员的移动速度和起跳的及时性。快速进攻从技术上说并不那么复杂,因为对方多半是单人拦网,而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前四名的球队与中国队的四场比赛进攻情况的分类统计,运用录象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队在强攻、快攻、后排攻的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各队的进攻战术体系作相应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是以快变战术为主,结合高度的扣球进攻打法:一攻进攻效果好于防反,各种扣球得分率均低于对手,主攻手失误少但攻击力差;后排进攻质和量都比较低.建议中国女排队员在保持全面、快速、多变的特点下,努力提高攻手的跑动、击球的力量和变化,提高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活点进攻的形成和发展给拦网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如何针对活点进攻组织有效的拦网,已引起排球界的极大关注。要组织有效的拦网。提高起跳移动速度是关键的一环。为此,我们在原“双落双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单落双起”、“单落单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并在西安体院女排进行了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排除了人为因素,测试了每个队员采用三种不同的拦网技术所用的起跳移动时间,统计检验分析证明:采用“单落双起”、“单落单起”较“双落双起”踮跳二次拦网技术起跳移动速度有明显的提高,对阻拦进攻点密集的活点进攻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攻守平衡的过程,进攻技术的发展,迫使拦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很强的拦网意识、判断能力,不能掌握正确的起跳时机,就不能对付强大的进攻。所以,拦网的起跳时机是战术拦网及拦网成功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拦网起跳时机要根据二传球离网的距离、球飞行的弧度、速度、快攻还是强攻、对方扣球队员的特点来决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进攻形式谈谈如何准确地选择拦网起跳时机。一、拦近网强攻与远网强攻的起跳时机1. 在拦近网强攻时,由于球离网较近,扣球动作幅度小,球过网时间较短,所以在拦网时紧跟上…  相似文献   

16.
突破分球的进攻配合突破分球简称突分配合,是有球队员持球突破后,主动地或应变地利用传球与同伴配合的方法。突分配合用于对付扩大防守,能各个击破,打乱对方的防守布署;也可用来压缩对方防区,创造中、远距离投篮机会。如图所示:⑤突破后,遇到⑦迎上补防,立刻将球传给切入篮下的⑦,⑦接球后投篮或与其他同伴配合。突分配合的要求是,突破动作突然、快速,在突破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场上攻守队员行动和位置的变化,既要做好投篮的准备,又要及时、准确地传球给同伴。其他进攻队员要掌握时机,及时跑到有利于进攻的位置上接球攻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规则不断修改和拦网技术的加强,直接推动着进攻技战术的创新和改革。世界各强队都探索如何通过新的途径,突破对方拦网,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也不断促进防守战术的变化和发展。五十年代初期,进攻战术较简单,攻击力量不很强,防守战术多采用“心跟进”。六十年代进攻战术较前有了发展,防守战术随之而变化,很多队采用“马蹄形”和“边跟进”。七十年代随着拦网规则再次修改,进攻技战术向“高、快、变”方向发展,防守战术也由“边跟进”的死跟发展到“活跟”。  相似文献   

18.
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主要的进攻得分手段,在排球战术日夜发展的今天,扣球个人战术显得尤为重要。扣球个人战术是扣球队员根据比赛中对方拦网和防守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扣球方法,以突破对方防守的有意识的战术。  相似文献   

19.
攻城     
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勇于拼搏的精神。游戏方法 :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每队的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人数自行安排 ,当听到教师发出“开始”信号后 ,双方进攻队员想尽办法按照本方进攻路线到达对方行营集结 ,然后向对方大本营发起攻击。先触及对方司令部的一方获胜。双方的防守队员在比赛开始后可用推拉的办法将对方队员推出或拉出其行进通道 ,使其出局(以该队员脚所踏的位置裁定 ,只要其踏入行营即为安全)。当对方进攻队员攻入本方大本营时 ,防守队员可用推、抱的方法将其驱逐 ,同时进入对方大本营的进攻队员也可将其防守…  相似文献   

20.
1青少年运动员在拦网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1移动 拦网最重要的环节是移动,拦网运动员要根据对方二传传球的方向进行移动。防守方的3号位队员要向本方的2、4号位移动,与2、4号位队员采取双人拦网封堵对方2、4号位的进攻。防守打的4、2号位的队员也要向中间靠拢,形成3号位的2人或3人拦网。在移动中运动员可采取并步、交叉步、交叉步加并步等脚步移动方式。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在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移动不到位,有时两人距离较远,中间有较大空隙,容易被对方突破:还有时靠得太近,发生碰撞,也影响了拦网的效果。产生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一是判断慢,移动匆忙,二是移动的步伐不规范,这都会造成不能掌握好起跳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