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交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语文课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雄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品德塑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章云娟 《生活教育》2014,(16):49-50
随着职校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化,一些语文课改机构或个人一味重视中职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最本真的人文性,淡化了语文的人格培养功能。对于语文素养尚不够全面的职校学生,"人格教育"日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改专业化是中职语文学科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全新的课程形态。语文课改专业化通过主题性教学活动,在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最基本理念的同时,以中职学生的专业为载体,明确地为专业教育服务。它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以语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品德塑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重视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师不仅要赋予学生深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因此,要充分利用语文语言这个强大的"情感磁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初中语文教学开展  相似文献   

6.
二、教学建议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很多教育专家审时度势, 针对语文课堂出现的目标分散、内容庞杂、教法花哨、形式主义盛行等问题,提出了“本色语文”的改革主张。“本色语文”目前也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相似文献   

7.
刘素娟 《考试周刊》2011,(42):16-1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多年来,语文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既有欣喜,又有忧思。欣喜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语文新课程评价观念进一步发展:忧思的是语文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教学中形式主义泛滥,人文性缺失,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尴尬。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多年来,语文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突显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既有欣喜,又有忧思。欣喜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语文新课程评价观念进一步发展。忧思的是语文教学评价相对滞后,教学中形式主义泛滥,人文性的偏颇,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尴尬。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已经打破教材一本化、考试一统化的僵局.目前通过审查的5套语文课改实验教材,各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侧重点:由主题取代单元;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大文学作品分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课改中,激浊扬清,鼎新革故。经典诵读引入到语文教学,并作为其教学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东来 《陕西教育》2008,(10):63-63
语文教育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语文课标的要求,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做真人,即学思想、学求知、学做人。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中学生母语能力水平测试,可以了解学习主体文学素养具体的评估依据;重庆市中学语文教师文学教学反思个案的写作,教师主体语文教育观念内涵的经验构成有了文本依据;重庆市语文教师儿童文学有关问卷调查与分析,教师文学教育观念的专业水平有了科学认识的基础,由此提出语文课改文学教学应深入研究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12年通观视角语文终身教育本质的认识;文学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认识层次;语文课改文学教育启蒙意义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3.
区惠琴 《师道》2002,(4):32-34
语文教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和技能,更应该重视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张翼健《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显然,这种弊病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知识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 (杨东平《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王红艳 《生活教育》2012,(22):90-92
面对现今的中职语文教育现状,语文课呈现出几种变异:语文课成了独角戏,语文课成了表演课,语文课成了多媒体演示课,语文课成了专业课。我们对中职语文的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生活;凸显人文意识,多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适度地借助多种形式辅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标认为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为此,语文课利用三种课型,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社会实践运用与提高学生个人语文素养为目的。新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已提倡多年,其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研究经验,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线索,分析指出了当前契机下语文课改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课文就是很好的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因素,语文课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因而语文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首先,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前提;其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理想,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核心;再次,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究道德,这是语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不但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小学语文课理应承担起促进发展、提高素质、弘扬人文精神的责任,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的教育。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狮子爱尔莎》时,就成功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职教育是否要开设语文课在职教界分歧较大。从高职培养目标、高职生源实际语文水平及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来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语文课是很有必要的。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采取措施,改革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文教化,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