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西方后现代文化因子的飘入提供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心理根源。短信文学在后现代文化的影子中是"边缘化写作"所产生的"随笔文化",或称"碎片文化"。无线通讯时代的"无距离"使得短信对人们构成强迫阅读,也加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深度模式的消解,成为一种交互性、临时性、刹那性、偶然性的后现代诗学。短信文学是这一诗学的实践文本。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语境下的短信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机短信成为当下引人注目的大众文化现象,本文在假定中国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文化语境这一前提下,对短信文化的复制性、平面化、快乐原则以及对权力主体的反叛等特点进行分析,并试图初步把握这一新兴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作为第五传媒的雏形,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通过定制、转发、群发、保存和回复等方式传播了丰富的短信新闻、短信广告,参与了广电传媒的节目互动,也制造了大量的短信陷阱,短信在以自由选择性、交互性、便捷性进入大众文化空间的同时,也扩大了低俗信息的传播,助长了狂热的消费欲望,怂恿了更加隐蔽的诈骗行为。  相似文献   

4.
武宏阳 《文教资料》2010,(25):113-115
启蒙运动在推进人类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反省和否定,但由于其解构和摧毁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哈贝马斯和吉登斯等人对后现代性的辩护。在后马克思主义领域,后现代性的民主思潮与现代性的民主思潮之间的辩论尤为引人注目。二者的对抗和辩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移动短信”这一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存在方式、表现内容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指出短信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前提的一种文化存在,它以多样的形式、特有的复制性和具有解构性倾向的内容,正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短信在为人们提供便利交流和积极文化参与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冲动衰减、主体性创作缺失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哲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变革形而上学,后现代性哲学只是像黑格尔、马克思等的哲学一样,试图革除以"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性哲学的肌瘤。然而,人们不可能用非形而上学的东西解释形而上学,后现代性哲学通过解构形而上学来终结形而上学只能是僭望。这就意味着,哲学应该走向后现代性哲学之后。同时,后现代性哲学以经验为根基的出发点,恰恰又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灵魂,因此,马克思哲学具有消解后现代性哲学理论困难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短信文本具有的讽刺性、情感性、宣泄性、警世性、娱乐性等方面来论述其鲜明的民间文化功能,同时从这些功能形态中挖掘短信文本蕴含的“狂欢”旨趣、谐谑品味及其解构功能等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我们借以审视“客观”世界的媒介。后现代性倡导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多元化等理念,这既是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挑战,同时也为今后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机遇。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进行大体描画的基础上,将叙事的理念引入质性研究,提出以“叙事”和“故事”为手段展开心理学质性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质性研究不是简单地作为传统方法的补充,也不是为了取而代之,其真正的意义在于遵照方法论三角互证的原则,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为我们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和意义世界提供一个灵活、多元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启蒙运动所兴起的科学与理性精神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在理性精神的引导下,促生了主体性意识,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进步。但对理性的过分强调,使理性走向了它的反面。后现代针对现代性所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批判,反对现代性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强调社会的多元性和异质性。对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当前既要强调现代性的积极方面,又要警惕后现代所揭示的现代性的消极方面,同时要防止后现代性本身的颓废因素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情境性、多元性,对科学教育的启示是:科学教育要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与创新、强调科学的人文内涵、渗透科技道德教育。后现代科学观同时也弱化或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等特征,对其持一种辩证扬弃的态度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作家,但其创作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关于《变形记》的解读,至今还没有从后现代的角度来理解。按照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理论,作品可以说是一部消解责任的小说。格里高尔的变形是与卡夫卡对家庭责任感的消失密切相连的。文章从卡夫卡恐惧做养家男人、不愿做养家男人、想象做养家男人及至逃避做养家男人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说明卡夫卡家庭责任感的淡漠影响到了其作品的主人公,也是逐渐丧失了其养家责任,体现了后现代的消解性。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现代写作学的研究也受到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的思想观念和研究的内容方面的泛化,这种泛化影响了写作学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时尚有效的交流工具,运用于节日祝福、娱乐等方面,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习惯。本文着重探讨了节日祝福短信的语言特色,如化用专有名词、采用非汉字字符、化改诗词、歌曲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语境,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后现代主义的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写作私人化,以及非中心的解构主义叙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重构,要立足本民族的语言与本民族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手机等现代交流工具的广泛使用,通过手机短信交流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交际方式,而且年轻人追求时髦、标新立异的性格特点促使在手机短信交流过程中产生了特有的语体。在词汇方面,法语手机短信语言有按照发音拼写单词、缩略写、字母符号数字混用、简短的外来词的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实小说使写作风格又发生了变化,在文坛和传媒界博得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7.
小说时间的文化蒙太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叙事学和文化学角度考察了小说中时间的重要意义。小说作为比较典型的时间艺术 ,时序、时值、时速和时差是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开掘的基本手段。循环论时间观、进化论时间观和后现代主义时间观影响了小说的深层结构和文化精神。当代小说创作呈现出反时间和追求空间化时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经历了风风雨雨,文学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文革"前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指导思想到20世纪80年代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对从前的政治话语进行了颠覆,致力于追踪现当代文学的"现代化"脚步;90年代对80年代的思潮进行了深刻反思,加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学界对文学史的理解逐渐趋向多元或者说不确定性。本文以赵树理为个案,勾勒了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历程,对各种文学史观作出了自己的评价,认为几十年来文学史观念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肯定走向怀疑,每一次的转变与其说是向真理巅峰的逼近,不如说是对文学史领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直以来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其中已经包含有后现代主义的一系列特征,如碎片、拼贴、宏大叙事的解构等,尤其是前两者,穿插整个文本,这和作者本人所受到不同文学的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碎片与拼贴是整部作品和乔伊斯写作风格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解构是后现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卡夫卡一般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表现主义作家,但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已经体现出了一种后现代解构的倾向。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解构性特征为:对人主体性的解构,对传统确定性思维的解构,对传统语言观的解构。卡夫卡的创作具有后现代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