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7,(9C):28-28
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满怀抱负,只可惜连试不第,无奈之下只好以教书为生。据说有个财主望子成龙,听说了蒲松龄的学识,于是慕名请他去教宝贝儿子。时间过得飞快,三个月后,临近春节,蒲松龄便告辞回家过年。财主见老师要走,急忙问:“吾儿学识如何?”蒲松龄答道:“八窍已经通晓七窍。”老财主非常得意,旁人却都偷笑,你知道蒲松龄的话是何含义吗?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曾当过胡守备家的私塾先生,教他的一个冥顽不化的儿子。胡守备一介武夫,文才很浅,但望子成龙心切,看到蒲松龄批改作业时,好批语不多,就大发其火,埋怨老师教学无方。蒲松龄见胡守备如此态度,又不想说昧心话,只得借用诗句,隐藏批评。下面是他在胡守备儿子文章上的几次批语:第一篇因文章错别字太多,蒲松龄皱皱眉头挥笔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飞。”“第二篇字迹不清,蒲松龄实在看不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第兰篇文章洋洋洒洒一大篇,什么事也没说清,他批了杜甫的两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似文献   

3.
钱盈盈  罗雪峰 《小学生》2006,(10):14-14
我的老爸是出了名的“烟鬼”,这令我和妈妈对他讨厌万分。记得有一次,吃过晚饭后,老爸就坐在椅子上悠闲自在地抽着烟,瞧他那飘飘欲仙的样子,我真是恼火。老爸边抽边说:“饭后一支烟,真是赛过活神仙啊。”过了一会儿,我坐在老爸旁边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可一会就被讨厌的老爸给破坏了。老爸抽烟时,嘴里吐出来的烟竟敢跟我作对,都向我这边袭来,我被这些烟呛得”死去活来”,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气得火冒三丈,大声地对老爸说:“老爸,我求你了,行不?你就不要再吸烟了,吸烟危害健康。”可老爸却理直气壮地说:“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孩子少管。  相似文献   

4.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形近字“摹、蓦、暮、墓、幕、慕”组词。看着这些形近词,可难坏我了。说实话,给“墓、幕、慕”这三个字组词我还行,可“摹、蓦、暮”这三个……我去请教老师,老师安慰我说:“这六个字的确很相像,要弄清是有些困难。但你不要怕,我教你一首儿歌,你就不会弄错了。”接着,老师在一张纸上写下:有土可做坟墓,有布可做布幕。有手可以临摹,有心令人羡慕。马跳蓦地一惊,日落天色已暮。我轻轻地读了一遍,心里似明镜照亮,一下子弄清楚了。老师又亲切地告诉我,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很多,但只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就能一一记…  相似文献   

5.
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水果的夫妻,丽个竹筐支起一方木板,上面的色彩随着季节变化。秋深时,小摊上的葡萄乌紫如玛瑙,女小贩招徕我:“买点吧,快过季了,再吃要等明年了。”男小贩瞟一眼老婆,显然不喜欢她的虚假广告,仰起脸认真地对我说:“有得买,冷库存得多了,啥时候都买得到。”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数学     
这是波兰著名数学家谢尔品斯基的真实故事.有一天,他要搬家,他的夫人把行李拿出来以后对他说:“我去叫辆出租车,你在这儿看好行李,总共有10个箱子。”过了一会儿,他的夫人回来了,他对夫人说道:“刚才你说有10个箱子,可是我数了,只有9个箱子。”  相似文献   

7.
言出必行     
“老师,存存脚烫了,她爸让我跟您请个假。”一大早,张军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赶紧问:“烫得怎样?”“听她爸讲,暖壶倒了,烫着她脚了,现在住在医院,过几天就能出院,别的我就不清楚了。”张军说。我想,这正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的好机会。于是,在班上,我对同学们讲:“现在存存脚烫伤住院了,我们去医院都很不方便,等过两天,存存出了院,我们一起去看她。在这个时候,她最需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关心。这两天,你们想一想,见到存存该说些什么话来安慰她,让她感受到我们集体的温暖。”一天中午,张军找到我说:“老师,存存出…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真恨发明这句话的俗人。因为我妈妈每天与我对话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把我同各式各样的“货物”比。首先是跟她小时候比。说她那时候多么地乖,多么听话,自己很小就能照顾弟弟妹妹,由此证明我没有她强。我总觉得是岁月的冲刷使她忘了自己做过的调皮事。由于我做的坏事特别有“创意”,才使人们记忆犹新。我曾悄悄问过姥姥,她说妈妈小的时候,也曾顶过嘴,丢过东西,也曾被人批评为“骄傲”呢!第二是与她的朋友、同事、同学,甚至萍水相逢的人的子女比。我真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儿童精英都生在了…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我们老师常常会发现学生说谎的现象。一次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说过谎话吗?有一个女孩子说:“不可以说谎的,要长长鼻子的。”马上就有人反驳:“不的,我说过好几次谎的,也没长。”我紧接着问有多少人说过谎,超过半数的孩子举手。我又问问他们因为什么事情说谎了。他们抿着嘴笑而不答,几经“诱导”,终于来了一次“长鼻王大比拼”。我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学生作了个说谎原因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为了逃避压力。小宇天资聪颖,但有一次考得很糟。恰巧第二天开家长会,他害怕被家长责备,竟然出了十块钱在大街上“…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王评"之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翔实的材料,对王评作了深入的分析,进而得出三条结论:一,王评写于康熙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间,此时《聊斋》才完成一半,因而王士禛读到的仅是半部《聊斋》。二,蒲松龄生前至少有过三部《聊斋》手稿,现存手稿是他晚年手订的稿子。三,蒲松龄抄录王评是分作二次抄录的,第一次以尾批为主,第二次以眉批为主。  相似文献   

11.
精巧的开头。“文似看山不喜平”,特别是短篇小说,如果一览无余,平平淡淡,那必然索然寡味。翻开《项链》,读者的心一下子便被抓住。小说开头就用连词“也是”,自然引起读者注意。初看起来这个“也是”的确令人费解:“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前文已有过相同的事物或情况,后文才能用“也是”,那么,路瓦栽夫人原先和谁一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呢?”这势必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 精巧的铺垫。关于假项链的三处伏笔,作者也进行了精巧的安排。路瓦栽夫人在一个青…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五人墓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教参》上注释为:“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而且流泪的。”显然《教参》上把“过”释为“经过”。这样理解准确吗?笔者揣摩再三,觉得不妥。  相似文献   

13.
哥哥读六年级,大我三岁。人常说大的总护着小的,可我哥哥……那天,哥哥对我说:“妹妹,现在我们应该省吃俭用,到年底就可以攒很多钱来买我们想要的好东西,那时,爸爸妈妈知道了一定会表扬我们的。”“那我们怎么攒钱?”我问道。“我们就办个小银行吧!”哥哥神秘地说。“嗯!”我心里觉得这办法好,便又说:“哥,银行怎么个办法?”“妹妹,我当小银行行长,你当副行长和监督员,我们每人每天存6角,每一元钱利息为:存定期为两角,存活期只1角。”我心想这么优厚的条件谁能不同意呢?我当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元钱说:“一半存定期,一半存…  相似文献   

14.
兔子     
此文首段“墓”字悬疑——女儿是怎样死的?第二自然段宕开写“宠免”,直至结尾免子将海德温夫人咬得“惨叫”——好像未曾回答首段提出的问题。其实不然,此文以免子拟写女儿——海德温夫人的女儿是“宠”死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6.
放胆读练提高语文素质──阅读课文《电脑“管理”》教学例谈李祥声一、凭借课前“导读”提示和“预习”要求,让学生放胆读。1.弄清“导读”提示,做到读有目标。本组教材“导读”,就本组课文作了三点提示:第一,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第二,在训练...  相似文献   

17.
步兵的习惯     
有个经历过很多战争并得过很多勋章的步兵退伍了。刚回到城里,他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于是他们俩有了一个约会。在他出门之前,他朋友给了他很多忠告:“你可能在战争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有些事你要听我的。第一,你下车后要替你女朋友开门;第二,你女朋友入座时你应在她椅子后帮她;第三,她说话时你要温情地看着她;第四,她需要什么东西你一定要抢先做好,不要让她动手。”那个步兵说记住了,于是就走了。第二天,当朋友打电话问步兵昨晚如何时,步兵沮丧地说:“我没有希望了!”于是朋友问他:“你是不是忘了替她开车门?”…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在报纸上读到一则报导,一名学生几年来4次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但又三次被迫退学,其中原因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今年再次考上大学后,记者采访他:“有没有想过会再次被退学?”他回答:“想过。”记者又问:“如果让你再考一次,你还能考上名牌大学吗?”他回答:“只要我想考,就能考上。”  相似文献   

19.
四个妻子     
《中学教育》2006,(9):64-64
一个高僧有一次给他的弟子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妻子中选一个陪伴自己,他把这个想法一说,第一个妻子说:“你去吧,我才不去呢!”第二个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愿当你的小老婆,我不去!”第三个说:“虽然我是你的妻子,但是我不愿意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相似文献   

20.
当广平兄让我这个普通教师谈“校长角色定位”时,我第一个反应是:我从未想过这码子事,我不谈。第二个反应是:当校长有啥意思,我不想。第三个反应是:真让我当校长,我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