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孟子》总使人有气势磅礴之感 ,咄咄逼人之势。孟子论辩的进攻性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可见一斑。在该文孟子举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后 ,回答齐宣王的问话 ,说“是心足以王矣” ,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就可以行王道了。至此孟子已回答了齐宣王三个问题 ,即“德何如 ,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 ,可心保民乎哉 ?”“何由知吾可也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的是 ,您有仁爱之心 ,你可以行王道。那么齐宣王是否接受了孟子的观点和主张呢 ?孟子深知没有。于是 ,孟子提出“百姓皆以王为爱 (吝啬 )也” ,待齐王坚称“吾何爱一牛 ?即不忍其…  相似文献   

2.
论孟子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是战国时代杰出的民本主义者。他总结了历史斗争和现实斗争的经验,提出“民为贵”,“与民同乐”,“得乎丘民为天子”,体现了从西周到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重大发展。孟子本来要恢复西周奴隶制。齐宣王问如何行王政,他说要像文王一样,“耕者九一,仕者世禄”(《梁惠王》下);并多次劝齐宣王“制民之产”,以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很明显,“五亩之  相似文献   

3.
《齐弄桓晋文之事》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其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的思想,显得尤为完整而闪亮。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文章中“保民而王”和“制民恒产”这两个亮点呢?  相似文献   

4.
孟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雄辩家,文章笔锋犀利,善于诱敌深入,让对手在二元之中做选择,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这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可窥一斑。试看第一道选择题:齐宣王欲称霸天下,想向孟子请教些强国之道。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所出的选择题是:我不知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我只明白用王道治国的道理,您看,我可以替您讲点什么呢?对于想强国称霸的齐宣王,很想得到孟子这样的智者的辅助,他自然只能选择后者。如何行王道呢?首先要有基础,那就是一颗仁爱之心。孟子出了第二题:“臣闻之…  相似文献   

5.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的“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和实现这一主张的具体措施。按下例提纲自学:一、孟子诱导齐宣王认识自己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为提出“保民而王”实施仁政的主张打下基础。提示:孟子用齐宣王以牛易羊的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庄暴见孟子》章,论述了孟子与齐宣王论乐的一次谈话。孟子抓住齐宣王爱好音乐的话题,借题发挥,趁机劝说齐宣王“与民同乐”,以实现他“施行仁政”的主张。该章谈话颇  相似文献   

7.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文字。但就中学语文课本及目前所能见到的几种高校教材来看,它们对其内容的概括或某些词语的注释都似有商榷之处。孟子并未说服齐宣王弃霸图行仁政这篇文字是孟子用他关于施行仁政,“保民而王”的理论游说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8.
莫雪花 《学语文》2005,(5):12-12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巧妙设局。掌握齐宣王的心理活动,并逐步启发、引导对方的认识,使齐宣王不知不觉地钻进孟子精心为他设下的“瓮”。最终使他接受了孟子保民行仁政的主张。孟子是怎样抓住齐宣王的心理.与他展开一场心理较量?下面就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阅读《闾丘先生说齐宣王》,然后回答问题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  相似文献   

10.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你可以讲给我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的,因此后代没有传闻,我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就谈谈王道吧!”齐宣王问:“要有怎样的道德才可以实行王道呢?”  相似文献   

11.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谈话记录。宣王是一个有图霸野心而无“发政施仁”意愿的君主,要想使他弃霸道、行王道,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孟子却以他善辩的才能说服了对方。其论辩艺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一、欲擒故纵,因势利导。孟子十分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争取主动,运用欲擒故纵、因势利导的方法来折服对方。齐宣王一心想称霸诸侯,因而见了孟子就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对此,孟子不说不肯讲,而托辞不知道来撤开,紧接着把对方引到自己要讲的论题范围“王天下”(以仁爱之道治天下)上来,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不过,孟子感到要使对方乐于参加这一论题的探讨,并接受这一主张,如果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单刀直入地进行论证来压住对方  相似文献   

12.
缘木求鱼     
战国时,齐宣王想称霸天下。孟子劝他放弃武力,用仁政征服天下。孟子说:“大王动员全国军队攻打别国, 这是为什么?”齐宣王回答说:“为了满足我最大的欲望。”孟子问:“您最大的欲望是什  相似文献   

13.
本篇是孟子和齐宣王第一次谈话的记录.它系统地阐明了孟子关于推行“王道”的理论和实现“王道”的具体办法.他认为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业;要实现“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国君就要有“不忍之心”.指出只要有“不忍之心”,就可行“仁政”,即所谓“推恩足以保四海”;反之,如果以武力争霸,就必定失败.  相似文献   

1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先哲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留给后人的醒世名言。该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文章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缜密谨严的行文结构,长于譬喻的艺术手法,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晓畅而寓意深远的论辩语言,这些独具个性的论证艺术,无不展示着孟子散文长于思辨,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首先,行文结构严谨,思维缜密。孟子开篇便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指出齐王有着施行仁政的仁心。“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因如此孟子认为“是心足…  相似文献   

15.
《齐桓、晋文之事章》是孟子游说齐宣王实行王政的一篇谈话记录,从孟子步步诱导、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辩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篇完整的政论文,最能代表孟子的政治主张,也最能表现孟子的说理艺术。孟子在这篇谈话记录中要宣传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保民而王”,亦即他的“王政”——  相似文献   

16.
一、课文悟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  相似文献   

17.
齐宣王曾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这样回答了他: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说孔子的门人从来没有说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传述下来,他也没有听过他的前辈们告诉他这些事.  相似文献   

18.
说话要讲究艺术 ,根据不同的需要 ,或锋芒毕露 ,直指对方 ,造成咄咄逼人之势 ,达到震慑对方的目的 ;或委婉曲折 ,循序渐进 ,达到使对方心悦诚服的目的。众所周知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雄辩家 ,他曾多次向国君进言 ,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孟子说服别人为什么能如同顺水推舟呢 ?就是凭说话的艺术。《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关于与民同乐的一次谈话。孟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服齐宣王要以民为贵 ,与民同乐 ,使齐宣王明白施仁政方能得天下的道理。孟子借“乐”(齐宣王好乐 [yu埁])发挥 ,因势利导 ,水到渠成。他首先只…  相似文献   

19.
一《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一章。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辩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篇章。孟子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道统一天下,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本来就是诸侯之间争战不息、兼并不已的时期,而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韩、赵、魏的国君都朝齐于博望。此时的齐国,已是东方的强国。齐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而孟子是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兼并战争,用王道…  相似文献   

20.
“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说齐宣王行王道时所说的话。全文是:“无伤也,是万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的这番话是在他指出齐宣王以羊易牛的矛盾行为后,对于齐宣王疑惑自己的行为心理而发出“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的疑问的解答。孟子这番解答,说得很含蓄、婉转。它的意思是:你(齐宣王)所以不忍杀牛,是因看到了牛“觳觫”,因而刺激了你的“不忍”之心,不愿其死;你所以以羊换牛,是因为羊没有表现出将死的“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