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艺术,是指根植于民间,由广大生活在社会最基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群众群体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依附于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是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  相似文献   

2.
谣谚是长久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大众集体精神的凝练,谣谚在民间具有长时段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认同感、亲近感,其所形成的观点、态度、评价、劝诫、警示等往往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被证明和运用.清代家庭关系及其矛盾多为社会关注,清末民初收集整理的民间谣谚对夫妻、婆媳等家庭关系和童养媳、寡妇、继母等特定人群多有涉及,体现了大众对家庭某些敏感问题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3.
脍炙人口的优秀谣谚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内容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总结,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它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彩。综观古今谣谚,具有"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深远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4.
谣谚又称为谚语,它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本文主要通过谣谚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学资料,来研究近代武汉的商业文化。一方面是通过谣谚的内容来深刻的理解谣谚本身特点,发现谣谚的功能,并且同时扩大一下谣谚的研究价值,另一方面将谣谚放入具体的时代背景展现近代武汉商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利红 《课外阅读》2011,(11):280-280
民歌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它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所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蕴含了不同的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民歌与之相生相伴、形影不离,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是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反映。  相似文献   

7.
谣谚是为了总结和传播社会生活及生产经验,蕴含民众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总结,是语言与地域文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湖州流传关于蚕桑、商贸、理财、商号、物产方面的谣谚,是理解和研究湖州商道文化的基点,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湖州商道、史料、广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因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人民,便没有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了一条具有独创性的群众路线,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相似文献   

9.
著名文艺理论家周扬在《中国歌谣选》的序言中说:“歌谣从来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它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民谣作为一种由群众集体创作,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颂并流传于群众中间的文体形式,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状况,或者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痕迹。我可以把民间歌谣作为一种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作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的参考和佐证。从民谣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的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已屡见不鲜,笔者搜集了近五年来与民间…  相似文献   

10.
<正>在湘西(包括自治州和怀化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花灯。花灯音乐是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一枝独具风采的花朵,多少年来在广大群众和花灯艺人的爱护、浇灌之下,吸收溶化了本地和外地传入地的小调,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一种拥有数百首曲调的民间艺术。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花灯音乐经过不断改造和发展,已经演化出了一种戏曲新种——花灯剧。花灯音乐也就兼而成为一种戏曲音乐了。而花灯歌舞音乐依然在人民中广泛流传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收集、整理和研究湘西花灯音乐,对于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挖掘和丰富我国民间音乐宝库,都是很有必要和极为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汉语的谚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考证,最晚在夏商时代汉民族已有谚语的出现。谚语最早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实践经验创造出来的,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谚语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这大千世界各个角落无时无处不闪现着谚语的光华。几千年来,谚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通俗生动,含义深刻。“通俗性”是谚语的一大特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谚语的通俗性作简析。一、深刻的哲理在通俗的语句中自然流露谚语以…  相似文献   

12.
谈增强秘书说话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语言,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使用,被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它往往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总结,具有运用灵活、通俗简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等特点。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不仅有助于词汇的丰富,而且能深入浅出地阐述深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荆山山地是楚国发祥之地,音乐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荆山打调是伴随着当地的生活习俗、劳动生产而发生发展的,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与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借助民间习俗折射出当地的社会生活面貌、人们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极具地方特色;它又使各种民俗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流传与发展,具有特殊的传承作用;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也会跟随民俗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产生一种即兴性与适应的特点。在今日之楚地,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即与当地的婚嫁、丧葬、祭祀、岁时节日、生产劳动等方面联系紧密,活动仍然十分频繁。  相似文献   

14.
俗语是一种通俗而且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短语,记录了大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如今,经过数代人的使用和锤炼形成了意思新鲜、形式生动、道理透彻的特点。文章采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从俗语来源、俗语的修辞格、语音修辞三个方面来对俗语进行分析阐释,以达到对俗语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山壮族民间舞蹈--纸马舞主要是流传于我国云南省文山县、砚山县以及马关县等地,据史书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壮族民间舞蹈--纸马舞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文化融合和历史积淀,已经发展成一种群众娱乐性的表演活动。如今,它不仅代表文山壮族的历史文化,也丰富着壮族人民的文娱生活。  相似文献   

16.
祁阳小调是流行祁阳一带的民歌小调,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提高,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曲艺形式。由于它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又广泛地在人民群众中传唱不息,因此保留了较多的朴实淳厚的民间特色与活泼明快的艺术风格。祁阳小调源远流长,曲目丰富,曲  相似文献   

17.
一、流行音乐概述1.流行音乐的概念流行音乐,也称“大众音乐”。由名称可知,流行音乐是能够为大众所接受而传唱的,并流行于一时甚至流传于后世的音乐。之所以流行音乐传唱域如此的广,是因为流行音乐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表现的就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引起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俗谚说略姚英俗谚作为谚语的一种,以口头形式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它们大都通俗生动,且含义深刻,多侧面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以及人民群众的一般生活经验。黑龙江方言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俗谚,其中相当一部分尚未见于普通话,或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是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化生产活动,编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关。我国编辑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长期隐含在作创作之中,在统一字符号、促进化交流、保存历史资料、促进化和科学知识传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化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中,水族人民在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就地取材,为青少年自创了很多具有美育、体育、智育和德育的益智游戏。本文就广泛流传于水族地区的个案游戏进行剖析,在水族地区教学中将游戏渗透到教学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