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一、选题目的据《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我国一次环保意识调查发现,11至15岁的少年是中国环保意识最强的人群。许多孩子的父母也认为,是孩子唤起了他们的环境意识。我校开展的以“播撒绿色的种子”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目的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进而达到“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目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都来为保护环境献计献力。二、实施过程(一)环保知识学习与宣传1.活动时间:2003年9月—10月。2.活动主题:①学校成立“播撒绿色的种子”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学生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现实意义创建“绿色学校”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为我国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保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  相似文献   

3.
张麦 《山东教育》2005,(34):62-62
鉴于独生子女社会孩子对“被爱”的渐趋冷漠与麻木,进而导致孩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引发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有的学校,就为学生布置了为父母洗脚、做饭等“感恩作业”。现在,上海市终于将“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很值得欣慰和期许的。  相似文献   

4.
王智  袁文芳 《教育》2010,(2):58-58
培养人类的环保意识,应从娃娃开始培养,形成由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由一个社区带动一个社会,共同把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好,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在地球里。如何去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就应从我们这些幼儿教师开始。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和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班主任通过在家庭之间引进"游学"机制,让学生互相交换成长的空间,在交换的空间里发挥孩子和家长的作用,让学生体验不同家庭的生活和文化,通过学生间和家庭间的相互影响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校于1999年被评为市“绿色学校”,2001年被评为省“绿色学校”,2002年又被评定为盐城市“园林式学校”、“环境教育特色学校”。虽然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那么如何将先进的环境意识、环保理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陈英 《生活教育》2014,(10):92-93
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不但要有老师的努力,还要有家长的支持。我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家长学校的培训,提高了家长的环保意识,与家长一起引导、教育孩子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我园还努力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让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让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让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是培养“四有”人才,进而带动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好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已显得十分必要。家庭、幼儿园是孩子教育、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应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丰富家长的环保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0.
陈杭 《教育》2012,(7):64-64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  相似文献   

11.
彭福媛 《四川教育》2002,(12):28-28
环境教育从孩子抓起,让学生从小学习环保知识,养成环保习惯,参与环保行动,在他们心灵深处筑起一道绿色长城,这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教育工程,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课程教育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社区教育为大背景的综合管理体系,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中,多角度、全方位地渗透于各个领域,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使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整合,环境教育与全民素质教育结合。如“生活垃圾的分析与处理”,“生活用水调查研究”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走出课…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环保方面加强立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但在某些方面却收效甚微,因此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大家意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行动能自愿转化为社会道德的评价及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这样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而言,才能实现与之和平共处。本文从怎样增强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学生的环保行动,进而带动更大的群体来关注环保方面入手,分析怎么实施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阐述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使孩子“站高望远”;诚信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使孩子学会“做人”;道德行为习惯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孩子“成人”。  相似文献   

14.
郑礼 《四川教育》2005,(2):29-30
教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守护神,学校优良的教育教学活动则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依托家庭及社会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开展了“心灵阳光”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5.
孙丹 《早期教育》2007,(12):10-10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孩子深入到“名车博览会”角色当中,加强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的培养:2.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提高其动手动脑能力:3.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树立孩子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一、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中学组织的环保活动,主要是向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环保意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我校每学期对环保教育都要做计划安排,开环保讲座,看环保录像,学习环保知识等,举办“弯弯腰、伸伸手,共建美丽的校园”、“班与班比赛,人与人竞争”等活动,最后评选出先进个人和班集体,在全校进行表彰,还要规范校内学生的行为:①不把白色污染带进校园,要随手捡拾果皮纸屑;  相似文献   

17.
孟玲 《华章》2005,(12)
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 一、环保教育从环境布置入手环境保护教育可以从小学环境布置着手,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他们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整洁、优美的环境。合理利用空间种植花草树木,以增加学校的“花园”气息,还可以设置一些醒目可爱的环保标志等,以便经常提醒孩子——“爱护我,我和你一样可爱”。每个班建一些环保自然角,用来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通过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激发小朋友保护环境的热情。这样,在校园里,孩子都能做到爱护花草树木,用心饲养好小动物,不在墙上乱画,不乱丢纸屑,不乱口土痰,并且在校园内外,发现别人摘花、摇小树,也能上前制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启蒙》2010,(6):14-15
纸的发明加速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的节约意识还没有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将实践探究活动与“节能减排”的全民绿色环保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意识到“科学用纸,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为国家创建节约型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环节。提高地理教师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保障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既是孩子家长的责任,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本着“多一分防范,少一分危险”、“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乡镇”的原则和精神,切实尽职尽责,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