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史修撰是中国古代正史修撰的一个重要前提,宋代国史修撰在古代发展最为完备,为后代修撰前朝正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就宋代国史的修撰状况作一考述,以明国史修撰在宋代史学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初统治者注意吸收前朝兴亡的经验和教训,甚为重视对前朝历史的修撰《,隋书》的修撰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近读《文苑英华》史论部分,深感其收录的《隋书·儒林传序》是一篇颇具学术价值的文章。本文略作探讨,敬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明代修撰的江西郡县志数种,所纂提要颇有疏误.取嘉靖<广信府志>、万历<饶州府志>、天启<赣州府志>、崇桢<清江县志>四书提要著录中涉及有关修撰人、成书情况以及诸郡县志乘修纂源流等方面的疏漏舛误,略作补苴辨订.  相似文献   

4.
连横不仅是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台湾日治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最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著作是历经十年修撰,终于在一九一八年完成的<台湾通史>,这本书的修撰完成结束『台湾三百年无史』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后一政权对前朝遗民的安置和处理往往不一.<史记>中的周朝和秦朝都有详细的遗民处理例子.周的政策较为宽松,而秦则较为强硬.同时,有作为民族群体的群像式描写,也有对个别突出人物的专门刻画.本文就<史记>遗民中的典型个例和群像描写入手,通过历史上连续性的比较,展示<史记>在这一主题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前世所遗珍宝为数众多,历代士大夫阶层皆有赏玩古董之雅好.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宋代欧阳修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在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记述南宋杭州土俗民风的<都城纪胜>一书"诸行"中,出现专门买卖"骨董"的商市,"如七谓之'骨董行',浴堂谓之'香水行'是也."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初和四十年代,日本人编纂了两套中国的地方志书,名之为<支那省别全志>和<新修支那省别全志>,为绝无仅有的由外国人修撰的中国志书.由于运用近代科学调查方法所得,其体例、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材料真实可靠,开中国方志先例,可谓第-部中国新式方志,是近代中国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其中的甘肃卷对研究近代中国西部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蓉 《兰台世界》2013,(13):130-131
<正>在宋朝,政府采取中央集权,所有内外政事由皇帝亲自决定,并取消了前朝的君臣面议政事的形式,官吏向上级乃至皇帝进言采用奏章、上书,整个国家产生了海量的文书。而由于官员在奏章之中有可能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宋朝政府中有先见之明的君臣积极的推出措施以减少文书、加强档案管理,从而使得宋朝的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发展。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在档案  相似文献   

9.
梁占修 《兰台世界》2013,(19):159-160
<正>明朝是档案制度大成的朝代。除了继承前朝的档案管理众多优秀的制度和经验之外,还修建了皇史宬,并完善了黄册制度,首创票拟批红制度。明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主动创新,完善一系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明代对于国子监监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档案的管理大致相同,分为档案的收集、处理、归档和利用,是一种链条式的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56-56
权延赤(1945年11月26日-),著名政治传记文学作家. 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祖籍河北完县.197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历任空军某部无线电技师、宣传干事、大队副政委、北京空军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6年转业.其代表作有<多欲之年>、<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红墙内外>、<领袖泪>、<共和国秘使>、<红朝传奇>、<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掌上千秋>、<中国最大的保皇派--陶铸沉浮录>、<龙困--贺龙与薛明>、<第三代开天人>等.其中长篇小说<狼毒花>改编为电视剧.  相似文献   

11.
杂志大家族中,时尚类杂志是增长最快的一类.北京的<时尚>、<瑞丽>、<追求>、<风采>、<今日生活>、<现代服装>,上海的<世界时装之苑>(ELIE)、<上海文化>、<上海服饰>、、<创意>,广州的<希望>,沈阳的<大众生活>,贵阳的<花溪>等等,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各色杂志如招展的旗帜,把大大小小的报摊打扮得花花绿绿,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8,(6):80
成都都市报零售市场主要有<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和<成都日报>,其中<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和<成都日报>隶属于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和<天府早报>隶属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是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过去几年两报为了争夺成都都市报龙头地位,都使尽了浑身解数,在零售市场上,不断使出重拳.<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和<成都日报>实力弱小,与<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3.
石康,作家、编剧.生于1968年,北京人.大学在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读技术经济专业.1993年起写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合称"青春三部曲")及<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北京姑娘>;电影剧本<大腕>、<北京风情画>、<新摇滚青年>、<普通生活>、<英雄时代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0,(6):65-65
徐迟(1914年10月15日-1996年12月13日),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 浙江南浔人.原名商寿,生于一个教师家庭.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1931年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发表诗作<寄>、<沉重的BUS>、<诗拔萃>等,后结集为<二十岁人>.1936年起陆续发表散文<歌剧院及其它>、<贝多芬之恋>、<理想树>等,后收入<美文集>、<狂欢之夜>.徐迟早期创作受欧美现代派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畀<花庵词选>,为第一部带评点的词选,并作有<中兴词话>.饶宗颐先生曾从<历代词话>中辑出俞国宝<风入松>本事,为<中兴词话>之佚文.而<草堂诗余>的笺评和各类词话中有多条黄昇词论:不见于<花庵词选>和<中兴词话>者九则;不见于<中兴词话>,且纪事、品评详于<花庵词选>者四则;注明征引自<玉林词话>,但不见于<中兴词话>者七则.这些资料对研究黄异词学思想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日>集部诗文评类存目之元代部分有徐骏<诗文轨范>,且称其为元人,徐骏实为明前中期人.<四库存目丛书>所收<诗文轨范>之"文章缘流"多与<文章辨体序说>相近,应是抄取吴讷之说.其中又有部分内容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相近,当是<存日丛书>所据北大图书馆藏清初钞本已为后人增改.反之.<文章辨体序说>与<文体明辨序说>钞自<诗文轨范>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头版是报纸定位与报纸特色的重要品牌标识.而报纸头版广告也最能反映一家报纸怎样处理新闻和广告的关系,体现其广告刊登特点.笔者抽取了一些省级及其以上党报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选取了2007年1月至3月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江西日报>、<安徽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内蒙古日报>10家党报为样本,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每月内从1日起每隔3天抽取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18.
史学思想史是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的出版,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全书共10卷,即<总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前卷>、<近代后卷>.  相似文献   

19.
<合刻五家言>题为锺惺编纂评点,然该书中<德言>是覆刻孙鑛评<刘子>一书,<道言>和孙鑛评<文子>评语也相同.此书实是一部书贾托名的伪书,其收录的<刘子>、<文子>、<文心雕龙>等书的版本值得重新考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在实施的档案工作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1996年修正本.关于为什么修订<档案法>,几乎众口一词:<档案法>存在许多问题.<档案法>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应当放在<档案法>制定和修正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如能这样考察,我们虽然不能否认<档案法>确有个别瑕疵(这是许多法律法规制定时难以避免的),但<档案法>确实是一部非常好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