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笔者近日在一次校内语文教研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执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法布尔的父亲让他去放鸭子,而法布尔在放鸭子的过程中只顾着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衣兜里还装满了小石子、小甲虫等。晚上回到家,遭到父母的责骂。执教者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练习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法布尔的父母,你会怎样责骂法布尔呢?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日在一次校内语文教研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执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法布尔的父亲让他去放鸭子,而法布尔在放鸭子的过程中只顾着观察各种各样的昆虫,衣兜里还装满了小石子、小甲虫等.晚上回到家,遭到父母的责骂.执教者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练习的教学环节:如果你是法布尔的父母,你会怎样责骂法布尔呢?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同事执教了一节语文教研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口袋》。在课堂学习的最后阶段,他介绍了法布尔一生对昆虫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观察并最终写成《昆虫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他出示了三位名人对法布尔的评价:(1)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称赞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荷马。(2)法国戏剧家埃德蒙·罗斯丹是这样称赞法布尔的: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诗人     
亨利·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上小学时,他的口袋里从来没有少过蘑菇、蜗牛或其他植物、虫类。14岁时,法布尔外出工作以维持生计,虽然身处困境,法布尔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法布尔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他坚持自学,先后拿到了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科的学士学位,31岁时法布尔还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认为:"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恒心。"  相似文献   

6.
【名著简介】法布尔,出生法国南部,伟大的生物学家。他的实验室就在田野里,他的工具就是放大镜,他的兴趣就在田野,他毕生的志向就是研究昆虫。童年的法布尔总是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警觉地注视着虫儿和花草,好奇心唤起了他探索昆虫世界真相的欲  相似文献   

7.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全书透过"我"的视角看到了昆虫世界里的奥妙,让世人了解了原来蚂蚁才是盗窃者,原来我们看着最肮脏的圣甲虫却是最具有母爱的昆虫,原来昆虫的世界里有着与人类一样丰富动人的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透过每一个跳动的文字,去感受法布尔心灵的震颤,同他一起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吧!  相似文献   

8.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地着急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让·亨·法布尔(1823—1915),法国人。他所著的自然科学读物《昆虫记》举世闻名,他被人们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作品把科学和文艺异常美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出身贫苦,没有上学的机会。他的渊博的知识全靠自学。未经师而学成高等数学,并考取了大学教授的资格。他一生不慕荣利,俭朴勤奋,研究学术的态度十分端正。  相似文献   

10.
荷塘夜色     
吃过晚饭,我径自踏上了去荷塘的小路。夜很静。微风拂过,柳树摇曳生姿,月光透过柳树洒了一路斑斑驳驳的影子,像一个个美妙的银色音符,草丛里不时传来蛙鸣声,小路宛如长长的键盘在弹奏着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家里很穷,他小时候别说书了,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这个"野孩子"喜欢看鱼儿游泳、跟踪爬动的小虫子、好奇鸟儿长不长牙齿,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长大后, 法布尔以毕生的精力观察昆虫的生活,并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汇成《昆虫记》。《结串而行的松毛虫》就摘选自这部巨著。  相似文献   

12.
陶继新 《山东教育》2003,(21):11-18
他读了有关法布尔的文章之后,才知道法布尔也并非昆虫研究世家,30多岁才迷恋上昆虫,但法布尔却成了世界大生物学家。为此,他对法布尔的作品更是情有独钟,渐渐地,他开始有了成为一个生物学家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赋予音乐家们美妙的启示,而那明快、柔和,婉转、嘹亮的百鸟鸣声,则更富于音乐性,所以,许多作曲家都从中获得激情与灵感,谱写出一阕阕鲜明优美的曲调,使得音乐的世界里更加光彩动人。在贝多芬不朽之作的《田园交响曲》中,第二乐章“在遥边”的尾声,就明确地在总谱上标示三种木管乐器模仿夜莺、鹌鹑和杜鹃的啼鸣声,它们是: 长笛一夜莺(Nacbtigall):  相似文献   

14.
花大姐     
19世纪末,“昆虫界的荷马”、56岁的老法布尔花一大笔钱,在法国塞利里昂小镇上买下一块荒地——即著名的“荒石园”,用来观察和研究昆虫。法布尔十分钟爱这块不毛之地,他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35年,直到最后因尿毒症逝世。每每看到昆虫,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法布尔,想起法布尔,我就觉得他生得真不是地方:假如他是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山村里,他又何须破费银钱买什么荒石园?  相似文献   

15.
法布尔(Jean Henri Fabre,1823,12,22~1915,10,11)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以研究昆虫解剖学以及昆虫的行为而著称于世。提起法布尔,自然就会想到他的10卷名著《昆虫记》,法布尔具有极高知名度。法布尔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齐读课题)师: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出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少年时的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1851年,中学毕业后当小学教师,自学化学,钻研昆虫学。1854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85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为《昆虫记》,共十卷,世界著名。法布尔1823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故乡是法国南部山区中一个偏僻的小村。小时候,他没上过像样的小学。法布尔的学问,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法布尔曾说过这样的话:“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靠着勤奋,法布尔自学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文学。他擅长写作,用清丽的文笔,为少年儿童写作了大量生动活泼的科普读物。法布尔从小…  相似文献   

18.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探寻法布尔成功的秘密这一过程,感受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明白这才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二是在品味语言文字时,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受到法布尔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感染;三是深入体会他成功的秘密——他对昆虫世界、对科学执着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法布尔的崇敬之情。教学流程一、概括文意,导入…  相似文献   

19.
昆虫诗人     
法布尔的童年是在乡间度过的。离法布尔出生的普罗旺斯圣雷恩村不远就是祖父母家,在祖父母家的那一段岁月最令他难忘。  相似文献   

20.
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赞法布尔是极富天才的观察家,课前让同学们分组去整理法布尔观察蝉的角度,现在请各组同学分享你们整理的结果。生:我们组整理的法布尔观察蝉的角度是地下的观察和地上的观察。首先是地下的观察。主要集中在第4-6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