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gh/Scope教育科学研究所是美国的一个教育研究机构,其课程开发于1962年,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课程。最早的课程计划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现在High/Scope课程计划已经成功地运用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城市与乡村中。High/Scope的幼儿课程是以皮  相似文献   

2.
认知课程模式之High/Scope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gh/Scope课程的开发始于1962年.最初,High/Scope课程是与拉瓦特里的EEC课程、德弗里斯-凯米的EEP课程齐名的认知中心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High/Scope课程在与其它两种认知课程模式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美国学前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课程作为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中介,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领域中,起源于美国、历经近50年发展的High/Scope课程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其进行深层次解读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本文在概要介绍High/Scope课程的同时,试图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该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High/Scope课程中幼儿如何学习阅读和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igh/Scope(美国的一家教育机构,台湾将High/Scope课程译为高瞻课程)的幼教课程中,阅读和书写是非常重要的.High/Scope强调:早期阅读和书写应发生在孩子们渴望与别人分享对他们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孩子们不仅意识到文字符号是交流的工具(字、发音等),而且也强烈地渴望通过阅读了解信息、感受快乐,以及通过书写与别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就能很快在以后的时间里成为一个喜欢语言文字的人.  相似文献   

5.
2001年1月20日,布什宣誓就任美国第43届总统;4月17日,布什提名著名发展心理学家Russ Whitehurst为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全面负责教育研究与改进工作;6月17日,布什政府明确表示要非常重视早期读写教育,强烈批评:Head Start及High/Scope等美国主流幼教课程忽视读写教育,拉大了贫富家庭儿童读写能力差异;7月底,由第一夫人劳拉·布什召集的为期两天的幼儿认知发展高峰会在白宫举行,400名全美幼教专家与会。至此,一场旨在全面提高美国幼儿整体读写能力并最终提高其综合国力的幼教改革序幕井然拉开。  相似文献   

6.
高宽课程(High/Scope Curriculum)模式是一套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并被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证明有效的幼儿园课程模式.本文通过对高宽课程模式及其形成动因的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构建适宜处境不利儿童的幼儿园课程模式的启示:一是社会需形成对学前教育公平的强烈共识,二是国家和政府应给予学前教育政策上更大的支持,三是允许幼儿园对课程模式有自由的追求,四是不断深化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High/Scope课程又称高瞻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Weikart,D.P.)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开始是用于美国"开端计划"中"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摆脱贫苦"的教育方案,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该课程以皮  相似文献   

8.
High/Scope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创立,被称为皮亚杰式早期教育方案中最重视教师作用的一种。它倡导的主体性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理论顺应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世界  相似文献   

9.
从情感、社会性新角度解读High/Scope学前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gh/Scope学前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适用范围、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渗透了对幼儿情感、社会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对于该课程我们要科学认识它对于学前幼儿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同时有必要对它在整个教育中的课程价值做一科学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刘婷  朱嫣 《山东教育》2009,(4):12-14
High/Scope课程又称高瞻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Weikart,D.P.)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开始是用于美国“开端计划”中“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摆脱贫苦”的教育方案,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该课程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为基础,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它非常注重儿童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我有幸随团访问了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听取了High/Scope教育方案的介绍,参观了实施High/Scope教育方案的幼儿教育机构,也看到了一些相关的介绍材料。应杜继纲主编之邀,对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会及High/Scope教育方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以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安排的实践探索为突破口,由浅入深地开展了初始、发展、深化等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重视教师的执行情况,以保证幼儿一日生活的正常开展。在发展阶段,借鉴了High/Scope课程经验,建立活动区,弹性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在深化阶段,要关注教师主导的学习时间与幼儿自主学习时间的比例;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相似文献   

13.
高瞻课程(High/Scope)是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原型。该课程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强调儿童主动与人、物和思想观念的直接接触。主动学习作为高瞻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1979年出版的《活动中的幼儿》一书中,还只是关键经验之一。  相似文献   

14.
蒙台梭利教育法、High/Scope课程和瑞吉欧方案,这三种幼儿园教育方案在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在不同的指导理念、课程框架、课程开发模式等影响下,体现了不同的课程开发中教师发展的实践模式。但他们都较好的实现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宽课程(High/Scope)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儿童观察记录系统经历了建构阶段-形成阶段-完善阶段-推广阶段,其指标体系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我国在进行学前儿童综合发展评价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主动学习,强调儿童学习品质的重要地位,推进教师发展和教育评价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一、一日生活安排的原则 高瞻课程(High/Scope)认为课程应该要协助幼儿成为有自信的问题解决者,使他们能自己设立目标并能独立完成。高瞻课程非常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许多事情都是由幼儿自己来选择和决定。所以高瞻课程的一日生活安排最重要就是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参与到一日生活的安排中来,让幼儿来计划、实施自己的一日活动。虽然高瞻课程重视幼儿的主体性,但是它还是有一套井然有序的幼儿活动架构,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美国High/Scope区域活动包含的回忆时间为参照点,比较了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分享”环节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指出应整体把握区域活动的内涵与价值,让区域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自主性与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科学教育的目标 分为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一般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及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特殊目标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及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指幼儿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指幼儿对周围世界发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教育和科学有积极的态度;心理原动力的发展指幼儿获得像支配自己身体一样的支配环境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课程的内容和从事科学活动所需的品质相吻合.在教育目标中,还强调性别角色,让女孩子认识到科学同样也是她们可以胜任的,让所有的幼儿知道科学工作是光荣而又充满乐趣的职业.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使幼儿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作出各种决定并树立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第4期开始,本刊辟《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专栏》,先后围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帮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等命题,追踪报道了冯晓霞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研究。该专栏传达的教育理念,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在报道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该项研究有意识地吸收了意大利瑞吉欧学园、美国海斯科普(High/Scope)的成功经验或新近研究成果,并努力使之本土化——这一点,相信有读者已从刊发的文章中读到。因此,2000年,本刊在继续开设《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专栏》的同时,约请课题组成员陆续为“信息与动态”栏目撰文,着重评介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我们的用意,是为读者朋友提供比照本土化的瑞吉欧和原汁原味的瑞吉欧的机会。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朋友能以更理智、更主动的心态,批判性地借鉴其合理成份,使来自异国他乡的种子,最终在自己的园地里,开花结果。唯此,幼教这块热土才可能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育优质教师是美国历届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规格。因此,如何提升教师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美国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计划评选的背景、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的特征以及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