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振忠 《寻根》2002,(4):43-47
明清以来的徽商素以“贾而好儒”称于世,他们于经商余暇,颇多附风倡雅,舞弄墨。特别是那些富商大贾(如淮扬盐商)与人墨客诗酒宴、吟风弄月的诗,早已为学界耳熟能详。相比之下,下层徽商的诗则甚少发现。  相似文献   

2.
王振忠 《寻根》2003,(2):46-48
明末徽商西陵漪子选辑的《天下路程图引》卷一,收录有一首《水程捷要歌》:一自渔梁坝,百里至街口。八十淳安县,茶园六十有。九十严州府,钓台桐庐守。梓关富阳,三浙垅江口。徽郡至杭州,水程六百走。这首诗概述了“徽州府由严州至杭州水路程”的沿途行经及相关里数,该条路程也就是自徽州沿新安江东下杭州的水路。根据清代地理学家齐召南所著的《水道提纲》卷一六“浙水”条:“浙水有南北二源,北曰徽港,南曰衢港,至严州府城东南,而东北经杭州府城南,又东北数折至海宁入海。”其中的北源徽港(一名歙港),亦名新安江。新安江沿岸…  相似文献   

3.
何建木 《寻根》2013,(5):94-100
关于徽州商人的研究,就徽商群体而言,学术界已取得深入进展,但就徽商个案(生活史)的研究则少之又少。
  2004年年底,笔者为撰写博士论文到上海图书馆谱牒部查阅资料,意外发现了一册不分卷的民国38年(1949年)“詹福绥堂”钞本《庆源詹氏家谱》,在此谱卷最末附有一篇十分珍贵的3000字自传体人物传记:《福熙自述》。此传记讲述了作者一生的创业史尤其是抗日战争之前的坎坷经历,内容包括家庭生活的辛酸、创业的艰难、收获的喜悦以及人事的更迭与浮沉。本文即以《福熙自述》为中心阐述以詹福熙(1887-1970)为代表的民国时期上海徽商的经营及其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唐甜  李全慎  周墙 《寻根》2009,(6):113-115
印象中的徽州,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美丽得让人心醉。祠堂、民居鳞次栉比,园林、牌坊散落其中,衰落徽商的恢宏遗存里凄淫着儒家思想“仁、礼”的浓郁气息,  相似文献   

5.
陈巨来(1904~1984)是20世纪杰出篆刻家,著名书画家、诗人,有誉“三百年来第一人”。其原名卑,别号安持、牟道人、石鹤居士,书斋名“安持精舍”。陈巨来是浙江平湖乍浦镇人,寓居上海。其父渭渔,清季在闽任候补同知。  相似文献   

6.
王振忠 《寻根》2002,(2):28-33
明清时期的定远县,俗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称,交通之发达不难想见。境内的炉桥镇亦作“北炉桥镇”,相传曹操曾建南北炉铸造兵器,北炉即建于此。因炉旁河上有桥,遂连称为“北炉桥”,简称“炉桥”。此地属定远县治之西乡炉东保,东面离定远县城45公里,西至寿州、北达怀远,水陆均45公里,南去庐州府城90公里,自古即为交通要冲,直到现在仍是淮南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在徽商方氏眼里,此处“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  相似文献   

7.
100多年,在历史课本里也许就是一页纸的厚度,但对于“吴裕泰”来说,却是几代人的奉献和追求。100年前,北京人说,北新桥有家徽商茶栈,叫“吴裕泰”。100年后,北京人说,我们北京的吴裕泰跨越两个世纪了!在吴裕泰和老北京的融合与见证中,100年就这样渐渐地走过……  相似文献   

8.
开发“三国文化之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三江旅游应以“三国”为主题 ,“三国文化旅游”或“三国文化之旅” ,实际上是三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产物。“三国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历史学的、历史文化学的、大文化的“三国文化”观。开发“三国文化之旅”应注意 6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梁建平1981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从此他成为一名艺徒。1991年至1992年,梁建平徒步沿黄河全程考察黄土文化,精神上经历了一次磨难和跋涉,文化上接受了一次陶冶和洗礼。走完黄河,他于1993年拜师皈依佛门,从此成为一名佛徒。他的皈依行为与他的西行行为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两者都与他关注现实的忧患意识有关。对物欲横流、无限制地劫掠自然的现实世界的关切,以及由此反观自我进而拷问自我,是他以原始的徒步方式到西部寻根探源,继而皈依佛门的主要心理动力。两者统一于他的灵魂自救。佛艺双修、双重“皈依”、双重门徒——1993年转变了他的人…  相似文献   

10.
袁宙飞  吕文佳 《寻根》2022,(1):118-126
渔灯节溯源 礼俗互动的关键是"互动",而节俗祭祀是这一互动最为集中的代表.一国之内习俗各有不同,决定这种不同的,一是地理环境,二是文化传统.山东半岛地区依山傍海,在黄渤海和齐鲁大地的交汇融合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民俗.  相似文献   

11.
梁武帝故里在何处?不久前,笔者前往丹阳萧王村作实地考察。萧王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全村250多户人家俱姓萧,故村名别称“萧家”。这座小小的村落,出了齐、梁两朝皇帝,历史上称之谓“齐梁房”,也即齐皇房和梁皇房。两支宗脉中数梁皇房最为兴旺,自梁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龙泉市博物馆依托“龙泉青瓷”这一文化遗产资源,主动推进博物馆间“文化联姻”工作,为探寻博物馆间协作发展的良性机制提供了较为鲜活的样本。其中,“交流展览”是开启博物馆间文化联姻的有效抓手;“搭建平台”是建立博物馆间文化联姻的长效机制;“文创产品”是活跃博物馆间文化联姻的良好载体;“学术研究”是进阶博物馆间文化联姻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全球视野”是拓宽博物馆间文化联姻区域影响的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软实力”理论创始人约瑟夫·奈指出,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来源。然而,文化本身并非软实力,文化只在“对他国产生吸引力时才起作用”。因此,只有本国文化对他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时,才能使之转化为国家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尽管英国属于西方开展文化外交较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萃     
季羡林说,文明是对野蛮而言, 文化是对愚昧而言 季羡林在《论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一文中论及文明与文化的异同。他写道,所谓文化就是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这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有积极意义的东西。或者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文化与文明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文明指的是从一个野蛮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往前发展,人类的智慧增加了,这叫“文明”。文化就是人类力量的往前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中的艺术、科学等的智力的发展。文明是对野蛮而言,文化是对愚昧而言。这两个词,有时候能通用,如,“东方文化史”也可以叫“东方文明史”;但有时候不能通用,如“文明礼貌”不能说“文化礼貌”;“学文化”不能说“学文明”。“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文化”的对立面是“愚昧”。但“野蛮”和“愚昧”又有联系,“野蛮”中“愚昧”成分居多,也有不愚昧的“野蛮”。学文化是因为过去没有文化,学了文化把“愚昧”去掉了。讲文明礼貌是过去不文明,有些野蛮。提倡文明礼貌,把“野蛮” 的成分去掉了。 — —们匕京日报》理论周刊 李宗耀认为:界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应兼取广...  相似文献   

15.
唐高宗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天下”,时人称为“初唐四杰”。四杰的文学功绩在于他们通过大量的诗歌创作,扭转齐梁颓风,为“盛唐之音”的到  相似文献   

16.
一说起“文化”,人们就会联想到“文明”。在一般人看来,“文化”就是识字撰文,其实不然。从1871年至1951年间中外学者对“文化”一词作过164条定义,时至今日,没有一条被世人所共认。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观念形态和不同的文化。一般“文化偏在内,属于精神方面。文明偏在外,属于物质方面”(《中国文化史导论》)。“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这是理解文化与文明区别的重要尺度之一。哲学的基础是文化,而文化的基础是经济,无论那个时代的文化,都必须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相适应。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7.
刘畅 《世界文化》2012,(1):44-46
一次,向韩国学生们询问何为韩国的“恨文化”。学生小宋说,老师,你知道吗.韩国不仅有“恨文化”,还有“兴文化”.“恨文化”是表达我们民族复杂的悲愤压抑的情绪,而“兴文化”则是表达,我们热情奔放的精神。这是第—次听到“兴文化”这个词,一向对概念十分敏感的我不由得十分好奇,就进一步问道.你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兴文化”吗?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办刊宗旨,设有“中华文化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儒道佛学研究”、“中华区域文化”、“巴蜀文化研究”、“三国文化研究”、“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探索与争鸣”、“民族文化研究”等栏目。对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教师、学生,本刊不失为一本有相…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数字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其意义常常超出它本身固有的含义。例如,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八”这个数字,因为它是“发财”、“发展”、“发达”的“发”字的谐音;而我们避讳使用数字“四”,因为它是“死”的谐音。再如,我们常常用“十”来表示完整和美满,如“十全十美”。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用它来表示“幸运”、“美满”、“多数”等意义。“七”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74-I0074
浦东陆家嘴社区是首批“上海市文明社区”,2004年至2005年间分别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社区”等称号。由于多年来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打造出多个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如“海派秧歌”、“国际藏书票邀请展”、“中外社区绘画精品展”、“全国京剧票友演唱会”等等。特别是自创的“海派秧歌”,不但受到国内许多省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海外,影响甚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