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校本教研:内涵、特征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4,20(6):35-36
校本教研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并在学校中开展的开放式的教研活动。它具有如下特征:研究的课题来自于学校中的教师;研究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研究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注重在教学现场进行应用性研究。校本教研有助于改进现有的教学研究机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 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也叫问题式的小课题研究,它主要是指教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的小型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别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因而属于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洁 《中学教育》2008,(1):45-48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表达研究成果五部分。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克服中小学教育科研“假、大、空”不良现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4.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显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小课题研究最普遍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由于小课题研究简单灵活,亲近一线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已被中小学教师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然而小课题研究要抓出成效还必须在“近”、“小”、“实”、“新”上做好文章,做到“四突出”。  相似文献   

6.
由于小课题研究简单灵活,亲近一线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已被中小学教师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然而小课题研究要抓出成效还必须突出在“近”“小”“实”“新”上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张虎奎 《甘肃教育》2008,(16):16-16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形成方案——依据方案行动——反思总结形成成果”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实问题展开行动,获得真实发现的服务于本职工作的实践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是教师的教学品位得以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曲天立境域     
曲天立,普通教研员,从教20多年。有点名——广州市黄埔区首批名教师;主持3个省、市级“十五”规划课题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多年来致力于一线教育科研,所张罗的“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论断,有相当广的波及面,被一些学校视为校本教研的“语录”。有点酷一搞研究“不按规矩出牌”,偏爱独辟蹊径,且见识不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笔者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根据调研,笔者认为教师对如何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以及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使得“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规划课题而言的,从研究问题和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研究结果来说,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基于自身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其研究成果源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与提升,旨在改进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问题的小课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基于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也叫问题式的小课题研究,它主要是指教师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研究能力为归宿的小型研究活动。小课题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别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因而属于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校都在大力倡导并轰轰烈烈地做教育科研,研究的课题也不少,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研究的课题太上位,往往研究那些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下的问题,而对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学实践中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真困惑。  相似文献   

13.
问题即课题 学校组织开展了“问题即课题”探讨活动,要求教师们从教育教学的小事、小现象中捕捉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是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教研组成员互议后认真梳理、归纳、分析、筛选。最终可形成小课题加以研究。小课题每年向学校申报一次,学校审批后即开展研究。教研组长为课题研究主持人,其余教师为主研教师。学校现有16个教研组,确立了“多途径课外识字开发学生潜能”“数学练习的有效性研究”“小学语文两步三段预习研究”“如何在小学英语中创设情境”“让民族音乐走进课堂”“农村大课间活动初探”“美术课堂趣味教学研究”等16个小课题并按学校要求进行研究。学校每年评选,并将优秀课题向县、市级申报。  相似文献   

14.
陆梅 《教学与管理》2001,(11):74-74
近几年来,在广大中小学盛行“说课”这种学科教研活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好课题。体育“说课”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把自己的备课过程、构思和教学设计向同事或领导所作的介绍。它比实际上课更节省时间。更能代表一个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但是,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说课”活动中,把“说课”当作是“背课”,或把它当成是一堂理论公开课。因此,笔者对“说课”这一新颖的教研活动形式作了如下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温庆生 《教育》2014,(2):64-65
“小课题”是一种新型的课题研究方式,是一线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反思、探究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小课题”虽小,但却实在;“小课题”虽小,但却符合实际;“小课题”虽小,但却能产生实效.可见,虽然是“小课题”,却有着大作为.因此,“小课题”深受笔者所在区中小学教师的厚爱,正成为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平时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究竟它又能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当下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有很多缺失,那就是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联系的还不够紧密。怎样才能使课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使教育科研大众化,引导一线教师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逐渐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快速、有效、有序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呢?下面,就小课题研究的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1.一头热、两张皮。学校领导把教育科研视为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一种谋略。校艮亲自带头负责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任务,但他们把兴趣和精力主要用于课题申报,邀请众多教育“名人”来校讲学或参加课题论征、鉴定,大多数一线教师无动于衷,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把教科研作为额外负担。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学校和教师课题的研究内容与他们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他们把教肯科研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分离,从而使教学和科研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相似文献   

18.
李春明 《宣武教育》2005,(11):22-23
一、活动过程诠释什么是“校本教研” 37位教学干部组织了37场校本教研展示交流活动,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校本”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每一场活动都力求体现出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要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主要问题、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关注的要点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强调的重点是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个人课题”是指由教师个人承担,独立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小课题。“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的区别是前者由个人负责,后者是学校承担;前者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出发,而后者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宏观基础。相对于集体课堂.教师的“个人课题”更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充分认识到要发展教师个人教学技能,必须鼓励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创新校本教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推动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它所研究的课题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研究的方法从强调“验证性”探索到更强调“自我经验”的自动反思,从“宏大叙述”转变为“日常叙事”: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注重于行为研究、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沙龙、集体备课、校际联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