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导文化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竭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它是学生点燃智慧的火把,又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它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又是师生共创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刻板的解题训练,而应是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构建起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着学生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而构建“数学教学的生命课堂”,关键在于师生的情感互动、携手共建,以情激情、以爱换爱。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师生互动”的要求,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提出了师生互动的操作形式、主要方式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她致力于重建一种课堂教学新理念,让课堂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让课堂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生命价值。在她的倡导下,近几年来,教育理论和实践界一直都在关心课堂的教学改革.想方设法使“生命活力”从纯粹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周春霞 《成才之路》2014,(28):15-15
自主、合作、探究当属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集中体现,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以师生平等交往为显著标志,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在英语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课堂也应该成为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95):80-81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交往互动中实现的,没有互动,教育活动就不会发生。德国的交往教学论流派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活动,而且是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双方相互倾听和言说,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过程。自小学数学实验课程实施以来,我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对比数学实验课堂,发现数学实验课堂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师生互动的数学课堂,它真正发挥了师生互动的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导文化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竭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它是学生点燃智慧的火把,又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它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又是师生共创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让这一理念走进课堂,必须要让语文课堂充满乐趣,绽放异彩,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程爱国 《考试周刊》2013,(99):70-70
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以产生教学的共鸣,从而彰显课堂活力,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尤匡青 《陕西教育》2009,(5):34-34,36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发展需要互动,互动必须合作,真情的合作将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中,学生调动原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与同学和老师合作交流,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课堂必然出现一个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3.
许菊英 《广西教育》2005,(1A):71-72
新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学习主体和合作者、组织者的共同天地,是促进学生和老师这对“学习共同体”的双方积极互动的场所。共同发展、互相长成是新课程标准对师生的一致要求。因此,我们应利用数学的魅力去感召和熏陶学生,去感染和吸引他们去探究,使教师喜教,学生乐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陆卫琴 《教育艺术》2010,(3):73-74,68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无论从内容的精练程度、插图的设计方式、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都十分重视和推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即需要教师对教材呈现形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模式进行变革,“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它提出要给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扬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魂"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  相似文献   

16.
梁结红 《教师》2014,(9):110-110
自主交互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练提升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学习模式。“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生命活动。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微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观照语文课堂,教师、学生、文本以及课堂环境等诸因素之间的对话与互动,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只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多边互动、合作共生,才能促进了语文课堂的繁荣。因此,用生态的理念优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家园,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我们近几年开展的"小学生互动阅读有效性研究",是以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为方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19.
李秋生 《成才之路》2011,(16):46-46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知识是在师生互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知识理解和迁移,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的自主指的是自主探索,合作指的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因此,重视师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