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一种新的学形态——网络学应运而生。网络学拥有诸多物质技术优势,可以成为最具活力的学形态,但当前网络学却处于尴尬境地。这种尴尬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但精品匮乏;拥有极度自由的空间,题材却极其狭窄;拥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越性,但作品样式十分单调;创作领域呈现沸腾之象,评论界却保持相对沉默;标谤为“另类学”,却又热衷于向传统学的“归顺”。形成当前网络学尴尬局面的原因:一是缘于创作群体学底蕴浅薄;二是缘于创作的游戏动机而非学追求;三是缘于人们对网络学特性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的电子主体性、文学新样式与诗性自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学要获得新的发展,首先应重视和强调它的主体性,在没有控制系统的全开放的情况下写作,如果停留于主观渲泄、自说自话,或把电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割裂、对立起来,是不利于网络学发展的,其次,寻找新形式是网络学区别于传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志于网络学创作的人应加强形式方面的探讨;另外,仅仅是“写”还不能产生学,网络学要成为学,还必须充分重视诗性和加强诗性自律。  相似文献   

3.
“章且须放荡”,是萧纲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学创作不应受“礼义”持身的儒家诗教制约,而应当大胆描写情性、情欲,自由恣肆地抒发真情实感。他还提出了“寓目写心,因事而作”的创作原则。从本质言,这是一种叛经离道的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李钧 《现代语文》2006,(2):63-65
王统照(1897—1957)是现代中国学史上的一位火匠级的作家。他的学创作和学批评,以及他作为学报刊的编辑为现代中国学所做的不少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他的研究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学作为一种新时代的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它通过网络,结合时代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学的创作方式和特点,语言简化使表达和传播的时效性加强,适应了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特征;它超越了现代社会的制度化和商业化,自由的表达作的思想,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学的无功利性;它突破了学创作中作和读的障碍,带给他们以平等和真实,从而使其为人们所接受。网络学将给当代学增加新的活力,促进当代学的民间回归。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学批评关注的焦点从作转向本和读,后现代主义提出“作之死”,推翻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中心论,但是主体的缺失却使学研究和评论陷入语言表征的危机。在新的世纪反思叙事学创作主体的作用,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审美反映过程、审美心理定势以及叙事方式等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作并没有死,他只是“无言”于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困境。然而作的退隐、意义的消解导致学艺术的合法化危机,从学研究的本体论和目的论出发,我们应当重建创作主体的地位,并藉此在被解构了的本废墟上建构新的思想,寻求相对确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就影响《心雕龙》的传统化诸观念来看,“圣”的观念是较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圣”的观念对《心雕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雕龙》建构起了“圣人-圣王-士”三位一体的学思想体系,这一学思想体系贯穿于《心雕龙》的学起源、学发展、学创作观念中,成为《心雕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8.
学的自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创作的自觉、观念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在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学创作的自觉。而学创作的自觉,仅仅是学自觉必须的一种条件而已。学创作的自觉,是学观念的自觉和学批评的自觉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事实上则难将创作的自觉和观念的自觉截然分出先后。学观念的自觉应具备两个最为重要的条件,一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二是学作品的积淀。  相似文献   

9.
从"家庭观"的嬗变管窥日本当代女性文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墨 《现代语文》2006,(3):89-89
女性学在日本学史上曾经创造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平安时代,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最早提出了大和民族的审美特点——物哀、幽玄,千百年来哺育和滋润着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女作家及女诗人们,以其传统的创作形式,形成了日本女性学的第二次高潮。第三次高潮则是日本当代的女性学创作。始于战后而至今的日本当代女性学经历了社会的急剧变革,深受外来化的影响,女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缜密的观察、细腻的笔触组成了女性作家创作群体活跃于日本史坛,形成了—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文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开始了知青学的新时代。这种革命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它逐渐取得独立地位,形成规模优势;其次,知识青年作为创作主体走进坛,使其在可能的水平线上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知青生活,以群体的方式为知青学注入活力。革中知青学的繁荣并渐次走向成熟,为80年代知青学的繁荣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流派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人类已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下中国学的座标,是在中国学的历史的历史发展纵座标轴与中国学的外向移植横座标轴不同象限区的交叉点上,我们在21世纪一要着重发展网络学;二是着重发展以业余作为创作骨干的群体学;三是着重发展翻译学;四要着重发展面对市场的需要的学,五要着重发展审美,娱乐,审泄,认识,教育五大功能相统一的学,六要着重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的学,七要发展有助于确立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明辨民族大义,民族气节的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学自觉意识启蒙于屈原、宋玉,开端于汉大赋的创作,汉赋的出现标志着学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自觉地发挥学的社会功用,使学为社会服务;汉赋与经、史、哲分家,成为独立的学作品,有一定的创作理论,有些辞赋家终身以辞赋创作为业,形成了一批专业作家。  相似文献   

13.
网络原创学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功能,运用网络语言表现网络生活和情感而创作并首先发表于网络空间的学作品。它产生于后现代主义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带有宣泄性、随意性、即时交流性和科技化、商品化等当代流行化特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学创作风格独特,匠心独运。本试图从分析其小说作品中的部分学意象来探析其隐喻学特征,进而揭示其小说创作主题的重大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众多关于女作家创作的命名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放弃传统意义上对"女性文学"的简单理解,并尝试对"女作家的创作"、"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女性文学"四个命名做新的解释.认为这四个命名既是共同存在的同时也是递进发展的,而其中又以"女性文学"作为女作家创作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原文化圈与20世纪河南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化圈给予20世纪河南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对苦难的抗争以有对中原化的反思,构成了20世纪河南学创作的两大母题。河南学创作的活力来自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20世纪河南学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对自身发展缺乏足够的理性批判精神;作家的知识结构尚不合理,艺术视野不够开阔。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学开始了新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作品在形态、美学标准、结构以及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与传统学作品有极大的不同。通过对二的比较,对网络学作品在标题、语言、内容的价值选择上呈现出的特点加以具体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学作为新型学种类的特殊性和优势;同时,也能看出它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解读"环境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学已成为世界之交重要的学现象。由于仓促追寻社会生活的主流话语,环境学在理论命名上仅以简单的题材分类为依据,缺乏缜密的学理演绎和界定,而在创作上虽然洋溢着对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回归自然的向往等精神特性,但多数作品深层的生命意识和自然意识仍然缺乏足够的个性化、审美化体语。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的革命学,为抢占先机而仓促上阵,演绎出一段与“五四”学完全不同“质”的历史,在创作实践中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低级学模式并蕴酿了各种冲突和各种发展的可能,作为历史,它已终结,而作为学,它仍然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面临新的化语境,南阳学的发展进入低迷状态,如何利用南阳本土化资源和创作资源,并将这种资源转化为个体生命体验,建构起自己的学观,南阳作家群应朝着知识型、学化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