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翻译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思想、进行交往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语言活动.理想的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译者必须先掌握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然后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用另一种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本文就英汉文学翻译中的一些技巧作部分归类,试图说明文学翻译除了要忠实原作内容,还要尽力体现原作风格,使读者能从译文中领略到原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作品的风格翻译出来。一般所说的风格,主要是指文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反映出来。所以,语言风格既是全部艺术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这种艺术特色的许多其他组成部分借以表现出来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具体翻译活动必须从语言着手。由于翻译有别于创作,原作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等都已俱在,译者只须去理解、表达。首先是理解。风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格调和气势,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效果,它是由某一些或某一类词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作品的风格翻译出来.一般所说的风格,主要是指文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反映出来.所以,语言风格既是全部艺术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这种艺术特色的许多其他组成部分借以表现出来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具体翻译活动必须从语言着手.由于翻译有别于创作,原作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等都已俱在,译者只须去理解、表达.首先是理解.风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格调和气势,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效果,它是由某一些或某一类词  相似文献   

4.
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原作读者;另一方面担任译本的创造者的角色。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能背离原作的精神风貌,损害原作的艺术价值,而应以译作与原作效果对等为前提,使译作神似于原作。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文学翻译的“等值”是一种理想,如何使复杂的翻译,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使原作与译作在深层意蕴和想象意义上达到艺术的统一,译者的想象力是再现原文形象化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文学翻译中想象这一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对翻译过程中审美效果的影响,探讨《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祥田 《考试周刊》2007,(26):77-78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再现的语言活动,是沟通人们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翻译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另一种语言的更深一步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其中当然也包括原作的风格,译文同时还要符合汉语的习惯。这一效果的实现要求我们的具有一定的翻译技巧,其中增词法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翻译中。  相似文献   

7.
王芳 《海外英语》2010,(2X):117-117
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转码为另一种语言,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方面考虑,这样的译文才能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而又不失原作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既要熟练掌握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紊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是对原作的介绍和再创作,是对外国文学原作的艺术加工,它和非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不同。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通顺,使译作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文学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和表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密切相关。文学翻译的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既要掌握熟练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浓厚广博的民族文化素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夏怡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2):104-106
翻译就其实质而言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它包括语言形式和语义方面的转换。语义转换又包括了语义的传达和形象的转换,后者是语义转换的重要形式。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形象语言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是个难题。本文试结合语境因素,通过实例描述探讨英汉互译中形象转换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EDA技术在电路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DA(电子线路设计座自动化)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语言、以可编程器件(CPLD/FPGA)为实验载体、以ASIC/SOC芯片为目标器件、进行必要的元件建模和系统仿真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过程.通过总结EDA技术的实践经验,介绍EDA技术的发展、基本特征和应用,并在EDA技术设计过程和EDA实验室建设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通感赏析     
通感是英汉语言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形容词的修饰对象发生转移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具有生动,形象,用词简练,引人入胜的效果。通过呈现和分析中英文通感用例,辨析通感和移就两种修辞格异同和解构通感语法结构形式,以求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年龄的差异、语言习得机制的差异、语言习得环境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具有精确性又有模糊性。人们总是根据交际需要选择运用语言的这两种特性。模糊语言现象是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任何语言、任何语体中人们都经常运用它。如果说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是从静态来研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的话,那么对含糊语言的研究就是对交际中活的语言进行的动态研究,它涉及到构成语境的各种变动的因素。语用含糊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含糊语言的产生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英语移就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辞方法,在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语言色彩,扩大了语言功能。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必须要透彻领悟原文,理解转移形容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信息,然后运用恰当的方法将其再现于译入语中。  相似文献   

17.
修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法,如被恰当地运用,能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本文主要介绍英语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8.
language is the most useful device of people’s communication.A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idioms reflect culture,history and religious belief.Though we learn English idioms most oftenly,idioms still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iffi cult area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r a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Thus,trying to learn them well have a prefound infl uence on Chinese students’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虚拟仪器在教育、科研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实验教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微分积分器是模拟电路实验中常用的器件,文章采用虚拟仪器开发语言LabVIEW开发一个积分微分器.  相似文献   

20.
数字语言实验室建设与维护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数字语言实验室建设与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构建适应新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数字语言实验室硬件环境、优化语音设备配置系统并维护设备正常运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外语教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