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古老的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青春风貌,这一青春风貌与作家的创作激情联系在一起,使得"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出现了特有的青春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本文就把这一文学现象放在历史的语境中作以梳理,指出"50—70年代"文学中的青春心态与"少年中国"运动、"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的精神渊源。  相似文献   

2.
诗性视角: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20年代最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总是被分别理解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但我们从文学与人生互为表里,理想失落与重拾的变奏中看到了其共同的诗性精神之旅。诗性的精神之旅是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他们只是用了写实的手法来构造符号,表现这种浪漫精神。  相似文献   

3.
《大观周刊》2013,(4):1-1
“文学必须根植于火热的社会现实.紧扣时代的脉搏,”近日,由文艺报举办的“中国梦与文学理想”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报告文学家何建明如是说。他认为,一些作家未对现实着手.是因其对现实的感悟和认知能力有所局限,不能把握住现实生活的本质。中国当代作家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文学理想?数十位作家、评论家共同探讨了“当代作家的文学理想与中国梦”。他们认为.作家的文学理想其实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文学的繁荣。作为个体,作家应该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握个人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4.
由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怀化师范学院、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年会于10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大会主要研讨“四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并举行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王瑶学术奖”的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5.
在"文革文学"中透视"知青群体"的青春心态,我们发现在这样特殊的年代,文本的创作主体就是实际参与"上山下乡"运动的知识青年,创作者和言说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是一致的,扎根农村的奉献与激情、青春理想幻灭后的觉醒与批判、阵痛中艰难寻找未来的苍凉与坚忍都是其心态表征,"文革"一代青年的精神成长史从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帷幕徐徐降落,千禧之年的钟声已然敲响。在这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际,总结十年文学成果、回顾百年文学历程在文学界蔚然成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曾经在80年代成功推出400万字的大型丛书《八十年代文学新潮丛书》,在世纪之交前夕,出版社继续了“十年为期”的文学梳理工作,由李复威教授再次担纲主编,推出了多达700万字、长达18卷的大型丛书《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引起文学界、出版界的广泛注意和热烈讨论。 《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其反映90年代文坛现状的全面性、体系性。尽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丛书出版与文化格局与生俱来地存在某种共生关系。作为一种书籍出版形式和传播手段,文学丛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文学格局的概貌;而文学格局需以某种形式呈现并存留于世。为此,在文学丛书与文学格局之间,便形成了制衡、统一的共生关系。20世纪30年代前后,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和鸳蝴派文学构成的文学格局与丛书出版相得益彰;新中国成立前后,受《讲话》等文艺政策的规约,文学丛书走向"一体化";80年代以来,主流文学、精英文学相继遇阻,大众文学则在一系列的出版策划中脱颖而出,并开始主导文化市场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理想藏书》与藏书理想祝晓风(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面前这本装帧典雅、印刷精美的书就是由法国评论家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余中先翻译的《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月9日,记者采访了该书译者,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1月8日,由作家出版社组织举办的“回眸、创新、展望——09中国文学创作与图书出版论坛”在京召开。全国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汇聚一堂,以作家出版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在推动国内原创文学发展方面极具影响力的“文学新星丛书”为源头,回望了中国原创文学30年的历程,并对这一历程中展现出来的思想流变、方法创新进行了重点回顾。与此同时,作家和评论家们就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文学图书市场前景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全球化形态下的文化与市场必将对作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图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由于新文学期刊的出现 ,逐渐形成了新文学迅速冲击旧文学的浪潮 ,一些文学团体从此也有了自己的文学阵地 ,。其中影响最大者 ,当属与文学研究会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为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的《小说月报》。同时 ,文学研究会也通过该刊 ,在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月刊。 1910年 8月 2 9日创刊于上海 ,由商务印书馆发行。 1932年 ,因商务印书馆遭“一·二八”战火而停刊 ,最后一期是 1931年 12月 10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卷第十二期 ,历时 2 1年有余 ,共出 2 5 8期 ,又另外 3…  相似文献   

11.
读罢高翔先生的新著《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欣喜赞叹之余又感慨联想颇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在《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对话》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重写现代文学史应重视“强烈的地方味”的全新命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可以说更是将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与朱雯、罗洪夫妇,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是作家、文学翻译家,一位是30年代有过较大影响的女作家。他们是文学的知音、生活的伴侣,相濡以沫地共同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1994年10月7日,朱雯先生因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这对罗洪先生是一个沉重打击。她曾对我说:"病魔夺取了朱雯的生命,像断了线的风筝,他飘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韩阳)1月8日,由作家出版社组织举办的"回眸、创新、展望——09中国文学创作与图书出版论坛"在京召开。全国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汇聚一堂,以作家出版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在推动国内原创文学发展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与梦想的时代,一阵阵的文学热席卷了每一片中国的大地。在这种大社会背景下,新疆文学期刊与全国的文学期刊一样,曾经有过辉煌与灿烂的历史,尤其是在80年代的前期、中期,更是一幅“万马奔腾”、“各显神通”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宏大叙事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房伟在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通过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现象和典型文本的研究,从再启蒙叙事和民族国家叙事两个维度,论述启蒙与革命、与世俗化之复杂纠缠以及史诗型长篇小说的时空塑形,揭示了宏大叙事在20世纪90年代暧昧整合与艰难再生的状态。这一论述对理解文学史和思想史脉络中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港台之页     
弥补文学断层台湾出版30年代文学作品台湾《中国时报》最近报道,1988年以前,30年代文学一向被台湾当局列为禁书。近几年则可以在流动书摊上找到不少品质粗劣的盗印本。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在台出版大陆出版物,30年代文学在台得以重见天日。不少出版商相继争取大陆方面授权后在台正式出版30年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胡中惠 《记者摇篮》2007,(8):41-41,32
曾经辉煌一个世纪的报纸文学副刊已经风光不再。美人迟暮,英雄日老,曾经拥有相当数量受众,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  相似文献   

18.
张萍 《新闻世界》2009,(3):59-60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人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大陆新时期文学是从70年代发端的,然而,中国大陆文学的市场化进程却迟至90年代才开始。在整个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图书市场,最有市场号召力的基本上是港台文学作品。进入9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市场终于进入本土化阶段,或者说,中国大陆的文学市场开始流行或畅销大陆作家的作品。中国大陆文学走向市场化有种种背景。全社会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是其大背景,作家生存状态的市场化转型是其小背  相似文献   

20.
唐威丽 《出版参考》2009,(13):28-28
动物文学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狼图腾》、《藏獒》、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是长期活跃在读者书架上的图书。但与加拿大、奥地利、美国、英国等有上百年动物文学史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动物文学发展还相当年轻。与原创动物文学的晚起步相比,动物文学的翻译工作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不管是世界经典的动物文学,还是国外正在畅销的动物文学,数量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