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心理学家对时间认知的脑机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特异化计时模型、分布网络计时模型和局部任务依赖的计时模型。本研究中三个实验分别在视觉、听觉和触觉通道,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任务和非时间任务(颜色、音调和位置),同时记录错误率、反应时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探讨了不同感觉通道内时间知觉的进程以及源定位,检验以上三种基本的模型假设。ERP分析发现,不同通道时间任务与非时间任务诱发ERP的差异开始显著的时间点不一致,但视觉、听觉分离点与各自关联负变化(CNV)的始潜时接近,触觉分离点与CNV开始负走向的起始点接近。源定位分析发现,视觉、听觉和触觉时间知觉均激活了额叶、顶叶的部分区域,此外视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枕叶部分区域,听觉时间知觉还激活了颞叶部分区域。以上的结果提示,CNV可以作为反映不同通道时间知觉过程的指标。三种基本的模型均只能解释本研究的部分结果,时间知觉双加工模型可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发现计时训练能够提高时间知觉能力。本研究采用时间两分法任务对1秒以上及以下两种范围的时间知觉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秒以下的短时距任务中,音乐组被试的主观相等点和韦伯率显著小于控制组被试,差别阈限没有表现出差异;在1秒以上的长时距任务中,两组被试仅在韦伯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主观相等点和差别阈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时间整合是时间上分离的事件或现象被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是知觉加工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物体识别和场景组织研究中发现时间整合的效果受到刺激类型、刺激强度、刺激时距等因素的影响,时间整合的理论解释也不尽相同。近来,在面孔识别研究中也发现分离呈现的面孔部分也能进行整体加工。目前,面孔识别研究中较为关注的两个问题是面孔识别是整体加工还是局部加工?面孔识别是否存在特异脑区?深入开展时间整合的心理机制及其脑机制研究,特别是面孔识别的时间整合的神经机制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学生学习脑机制的探索取得了诸多成就。认真汲取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推进教学神经学研究,是当前教学论科学化道路上又一重要研究任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学神经学是将认知神经学、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整合起来,研究基于学生学习脑机制,优化教学行为并科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一门教学论分支学科。在研究对象上,教学神经学研究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机制、教学变量验证、教学艺术形成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课堂生态研究法是教学神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当前,开展教学神经学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既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新的理论生长点,又有利于实践中基于证据实施教学,破除教学中的"神经神话",科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益与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神经学的学科建设需要政策层面自上而下引导支持,加大跨学科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提升教学神经学理论与应用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是构成外语教育技术的要素之一,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承担着许多看不见的重要作用。文章立足教育哲学,分别从工具论、生存论、主体论、媒介论、生态论等视角阐述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给外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一个合理定位,给未来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做一个前期学科性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词汇是目前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词汇识别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汉语词汇的几种表征与加工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并且汉语词汇的横向、纵向研究发展迅速。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双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汉语双字词语义作用的研究、汉语合成双字词的研究,以及汉语成语加工的研究。今后汉语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出汉语词汇通达的规律以及通达过程中的眼动机制和脑机制,建立汉语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研究领域中,行为实验方法与脑认知实验方法为考察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这两大方法都对阅读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行为实验法以其简便易行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至今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脑功能探测技术的日臻完善,脑认知实验法在阅读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为揭示阅读加工的脑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手段。近年来,阅读研究中出现了这两大方法走向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情绪对认知加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就有必要考察情绪加工的大脑发生机制。但就内容而言,目前有关情绪加工的研究多集中在情绪识别、情绪记忆、情绪易感性、情绪调节及情绪影响认知等方面。国外开始关注情绪在经济决策中的神经机制研究,研究发现情绪相关的脑区在人类经济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研究揭示文化和性别及其相互作用会产生基于不同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链接模式。然而受到注意资源、刺激评定、刺激内容、刺激物理特征、任务、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最早提出了“和谐”这一概念,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论证。这一学派基于其对数学和音乐的研究及对社会发展动向的深刻洞察。毕达哥拉斯把和谐原则也渗透于其道德思想,以和谐为道德判断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和谐论道德观,这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确立培养和谐人格价值追求、开放环境下的多元定位和整合优化实践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视域在比较诗学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理上说明比较诗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就是为了把比较诗学研究主体的诠释眼光——比较视域突显出来,以区分于国别文论研究。比较视域作为一种诠释的态度在价值的判断中所遭遇的客体,就是把东西方诗学的互文性置放在凡毕尔所言说的东方文学理论组与西方文学理论组在“T”的场域所形成的“交集”中。无疑,比较视域是比较诗学在东西方文论的互文与交集中整合共通性理论的诠释态度,而正是这种诠释态度把比较诗学与国别文论在研究的眼光上界分开来。  相似文献   

11.
时序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顺序性的知觉。当前关于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有两种观点,中枢计时机制认为存在一个共同的中枢加工器对不同刺激所包含的时序信息进行加工,主要包括一般阈限模型和两阶段模型;而特定特征机制则认为时序知觉取决于具体的感觉通道和刺激属性。时序知觉涉及颞-顶区、额叶、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等脑区,这也为时序知觉的中枢计时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还有不少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计时中断是为探究非时间因素对计时加工的影响机制而提出的一种操纵开关运作机制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基于动物计时的顶峰程序研究,后经Fortin和Masse等修订拓展应用于人类计时研究。系列研究发现在该范式中呈现出期望中断和中断时距等两种效应。期望中断效应基于注意资源在计时加工和监控中断信号源之间的分配而产生;中断时距效应基于中断期间的准备加工影响开关潜伏期而产生。未来研究值得讨论的问题主要包括:(1)“期待”心理涵义的揭示;(2)基于注意和基于记忆效应的澄清;(3)更广时距内计时中断效应的探究;(4)计时中断触发机制的多维考察。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科学及其脑科学的前沿,探讨了大脑神经网络巨系统的功能特点。知觉及思维的产生正是大脑复杂的神经网络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这一机制和特点,初步提出了大脑协同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由协同学的基本方程,我们定量导出Lorenz方程和Lorenz模型。其中的两翼对应于大脑的两个半球,两翼之间的跳来跳去形象地描述思维。由此说明生命在于混沌中的协同。大脑协同学具有三个层次:大脑的结构、活动和思维,及进一步的心身协同学。在此,我们尝试以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对认知科学及脑科学进行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种族心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包括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种族刻板印象和群际接触等方面。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本族效应、种族刻板印象和群际接触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体现在不同的 ERP成分上;fM RI的研究表明,梭状回、后扣带皮层、杏仁核、前扣带回和额叶皮层等大脑区域参与了种族心理的认知加工过程。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与种族心理相关的脑机制,并且要关注间接接触减少偏见的认知神经机制;国内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种族心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本土化的民族心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大学生三自主选课的倾向性入手,利用模糊数学、类比、卡方检验等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按模糊数学方法用分值和权重判定自主选课3个定性指标均为"非常重要".按学生对自主选课的6种组合形式重要程度判定,前3种组合分别是选项目、时间、教师组合;选时间、项目、教师组合;选项目、教师、时间组合.按学生对3个定性指标认知偏离程度判定,自主选课偏离教师程度最高、偏离项目程度较低、偏离时间程度最低.从而为高校体育自主选课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visualization is a well-established topic of education research that has allowed improv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skills on spatial relations. Connec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visualization as a comprehension tool and instruction in several scientific fields. Learning about dynamic processes mainly relies upon static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r images. Visualization of time is inherently problematic because time can be 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two opposite conceptual metaphors based on spatial relations as inferred from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patterns. The situation is particularly demanding when time-varying signals are recorded using displaying electronic instruments, and the image should be properly interpreted. This work deals with the interplay between linguistic metaphors, visual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 med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ime-varying signals displayed by electronic instruments. The analysis draws on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s example of practical signal recording and image visualization in a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experience. Instrumentation delivers meaningful signal representations because it is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a specific and culturally favored time view.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iculties in interpreting time-varying signals are linked with the existing dual perception of conflicting time metaphors. The activation of specific space–time conceptual mapping might allow for a proper signal interpretation. Instruments play then a central role as visualization mediators by yielding an image that matches specific perception abilities and practical purposes. Here I have identified two ways of understanding time as used in different trajectories through which students are located. Interestingly specific displaying instrument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incorporate contrasting time views. One of them sees time in terms of a dynamic metaphor consisting of a static observer looking at passing events. This is a general and widespread practice common in the contemporary mass culture, which lies behi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sense to moving images usually visualized by means of movie shots. In contrast scientific culture favored another way of time conceptualization (static time metaphor) that historically fost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graphs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time-dependent functions, as represented on the Cartesian plane, into displaying instruments. Both types of cultures, scientific and mass, are considered highly technological in the sense that complex instruments, apparatus or machines participate in their visu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工作记忆对于未来取向应对、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的预测能力,探究未来取向应对同认知活动的关系以及工作记忆的预测机制。91名北京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被试,结果表明,未来应对取向同工作记忆、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时工作记忆并不能直接预测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的表现,而需要通过未来取向应对的中介作用才能够产生影响。这个结果说明对于某些认知能力,工作记忆可能并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机制产生作用的。同时也表明,测量认知活动方法的类型可能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工作记忆的预测能力提供了证据,并为继续探索未来取向应对同时间知觉及工作记忆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Accurate time perception is crucial for hearing (speech, music) and action (walking, catching). Motor brain regions are recruited during auditory time perception. Therefore, the hypothesis was tested that children (age 6–7) at risk for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rDCD),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involving motor difficulties, would show nonmotor auditory time perception deficits. Psychophysical tasks confirmed that children with rDCD have poorer duration and rhythm perception than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N = 47, d = 0.95–1.01). Electroencephalography showed delayed mismatch negativity or P3a event-related potential latency in response to duration or rhythm deviants, reflecting inefficient brain processing (N = 54, d = 0.71–0.95). These findings are among the first to characterize perceptual timing deficits in DCD, suggesting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