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从传统意义上可以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社会新闻中提取出来的,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民生新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目前,无论广播还是电视,每个台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在这里,百姓心声得以表达,民生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话语权交给了受众,作为新闻媒体我们为受众搭建起一个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百姓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辽宁  相似文献   

2.
周历历 《新闻窗》2009,(5):84-85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民生新闻就因其讲述的是百姓的新闻、百姓的心声、百姓的生活,关注的是百姓的衣食住行而特别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并以其本土化、贴近性、低视角、平民化的特点,很快抓住了受众。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并不算一个新概念,说通俗点,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状态的新闻.白小易在<解读民生新闻>一文中提出,民生新闻采用民生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困,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它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4.
所谓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民生新闻就是报道老百姓生活方面的问题,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本文对民生新闻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就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姜冬梅  王威 《新闻传播》2006,(2):38-38,41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代表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倾听百姓话语,“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民众、民心、民愿、民情、民趣”是这类新闻的基本内涵。它的大多数新闻是对百姓原生态的关注,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心,与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但这种界定不是说这类新闻就是简单的家长里短,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就是有关基层老百姓的新闻,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老百姓零距离的接触,它彰显的是百姓诉求,反映的是百姓的喜怒哀乐,是社会变迁的剪影。它就发生在我们基层记者、通讯员身边,容易发现和采写。所以,媒体要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就应该以百姓的身边事、  相似文献   

7.
从新闻传播角度来讲,新闻的生命在受众的接受过程之中,新闻的价值在传播中实现。贴近民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党的喉舌的宗旨,也许一条新闻就是因为关注了民生、民心,而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和“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就是这样的典范。栏目的成功,使得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电视新闻不是阳春白雪,只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老百姓生活,就能采写出老百姓喜闻乐道的东西来。1.受众关注的就是新闻报道的重心电视传播必须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始终不渝地洋溢一种平民意识。受众有知情的权利,通过媒体他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受众能否获知最大限度的信息就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8.
赵志刚 《新闻传播》2010,(5):132-132
近年来,各地报纸倡导民生新闻蔚然成风,开办的民生版面也遍地开花。说到民生版面,就不能不先说说民生新闻。简单的说,民生新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新闻,民生新闻立足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实用、贴近、服务,同时起到拉近本报与读者距离的重要作用。而民生版面无疑也就是对这些民生新闻的强势推出和集中释放。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观众打开电视,林林总总的民生新闻便扑面而来。民生新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用老百姓的话反映老百姓的事,在这里,百姓的疾苦与主张得到较大程度的呈现和反馈,民生新闻更多地从老百姓的角度播报,更多地体现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和民生的情怀。胡锦涛总书记谈到党的群众工作时指出,深入群众之中,深入到生产第一线,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做到情真意切,透  相似文献   

10.
在民生新闻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严肃的传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老百姓的命运为新闻注入情感,牵动人心,做出好新闻,增强民生新闻竞争力。应该从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上通过认真采访、巧妙提问和扎实写作的方式做出大新闻。始终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最关心的,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报道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相似文献   

11.
余春玉 《新闻窗》2007,(4):67-68
民生新闻的内涵与发行量的内在联系 简单地说,“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新闻。但是,由于受传统新闻模式的制约,不少新闻还仅仅停留在“为了百姓”这个层面上,至于“百姓是否关心”却很少顾及,以至民生新闻一直停留在表面,没有引起百姓的共鸣。从2002年开始,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栏目的开播和一系列类似新闻节目的相继出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不断进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冷暖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党对老百姓做出了庄严承诺,"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因此,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它以其广泛性、人文性、贴近性走进百姓心里,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为社会传播着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制,是一种服务性比较强的新闻。民生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民生新闻是用平常的语言说身边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对百姓关心的事、疑难的事进行评说、解决。民生新闻是走平民化路线,民生新闻的主持也应做到亲民,做好民生新闻的播音主持人,播音时的风格、语言、形象等都应注意与民生新闻相吻合,使民生新闻主持的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就民生新闻主持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内容的编制,是一种服务性比较强的新闻。民生新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是用平常的语言说身边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对百姓关心的事、疑难的事进行评说、解决。民生新闻是走平民化路线,民生新闻的主持也应做到亲民,做好民生新闻的播音主持人,播音时的风格、语言、形象等都应注意与民生新闻相吻合,使民生新闻主持的效果得以实现。本文就民生新闻主持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一些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的民生新闻的报道。笔者通过考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餐前后》、佳木斯电台的《行风热线》、《新闻故事》等广播节目,体会到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是因为民生新闻的影响力来自于讲述真实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讲述让老百姓感动的故事。总之,构成民生新闻的三要素是:感人故事、人文关怀、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所谓民生视角,就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播报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他们排忧解难。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视角才算民生视角呢?  相似文献   

17.
周小华 《视听界》2009,(3):102-103
在当今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遍地开花的状况下,为百姓“传民情,达民意”的功能模式逐渐成为一个常态的节目理念,在电视里看到“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已经是稀松平常的受众体验。在同固有的节目形态、类型对垒碰撞后,民生新闻栏目虽然繁荣昌盛、风光仍然,但这只是表面,实际上,多数栏目并未得其真谛,仅停留在对名牌栏目形式上机械模仿的水平。比如学着在每条新闻后面作些言辞过激的评论,或把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理解为鸡毛蒜皮的报道……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主要是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题材的报道。从狭义上说它就是以老百姓的身边发生的事情为题材,进行现场采访以及调查,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方式报道出去。从广义上说它是社会新闻的一种,其内容上主要是关注老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信息这些相关新闻事件为主的社会新闻体裁。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是民生、民意、民情等三个方面,这会更好地亲近百姓的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受到各地电视台的大力推崇。从2002年第一个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开播至今,民生新闻以它“以民为本”的传播理念,用“平民视角”的叙事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事,解决与老百姓切实相关的问题,获得受众的广泛欢迎,收视率直线上升。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特点的论述,分析民生新闻存在的价值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尝试提出解决对策,以求找到民生新闻更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的报道就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站在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来报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民生新闻隶属于社会新闻范畴,但较之一般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报道更加注重理顺受众情绪、解决实际问题、保障普通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