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水浒传》中,孙二娘作为酒家女的代表,实为古代文学传统中风流俊俏酒家女的又一典型。孙二娘与传统的风骚酒家女迥异其趣,但是在孙二娘与武松的谈话中,又隐约闪烁着古代风流酒家女与酒客"调情"的暧昧。在一般人看来,她容貌凶恶,性格粗犷,但她是美的,是文学中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2.
王荣祖 《语文天地》2012,(19):51-52
《水浒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宋时期绿林草莽的生活画卷,其中许多人物已深入人心,如武松、鲁智深、李逵、孙二娘等。但掩卷之余,有一些想法让人难以释怀。这些"好汉"啸聚山林,在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同时,也不乏  相似文献   

3.
母夜叉孙二娘的快活林大酒店经营得还算可以。但客人多了,消息也多,有人告诉孙二娘:“如今大家注重形象了,开美容院能挣大钱呢。”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几乎是不正常的.如果说对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淫妇"形象进行刻画是一种丑化的话,那么它对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所做的"男性化"的描绘同样是一种丑化.  相似文献   

5.
王荣祖 《语文天地》2012,(10):51-52
《水浒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宋时期绿林草莽的生活画卷,其中许多人物已深入人心,如武松、鲁智深、李逵、孙二娘等。但掩卷之余,有一些想法让人难以释怀。这些“好汉”啸聚山林,在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同时,也不乏残暴和血腥。细细品来,他们究竟是英雄还是草莽,一时还真难以定论。  相似文献   

6.
【亨德尔】     
戏剧角色行当。扮演勇武的青壮年妇女。以武工为主,尤其是特技“打出手”,也要有翎子工。兼念京白和韵白。扮相一般穿女箭衣或女打衣打裤。扮演正面或反面人物,以及神话剧中的女仙或女妖等。武旦与刀马旦近似,但不全相同。如京剧馐钱树》的张四姐、《泗州城》的水母以及《武松打店》的孙二娘等。  相似文献   

7.
在现在的图书市场上,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被改头换面,走起“哈日”、“哈韩”等时尚路线,日前这种被异化的名著竟然有几十种版本。在漫画版《红楼梦》里,林妹妹染了一头紫发,惜春则留着时髦的“碎发”,秦可卿则袒胸露背,成为第二册的封面人物。而在漫画版《水浒传》中,阎婆惜竟然穿上了超短露背真空装来招待及时雨宋江,孙二娘竟然喜欢上了武松。四大名著,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瑰  相似文献   

8.
麦笛 《中学生百科》2011,(30):48-49
"蒙汗药"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作案道具,无论是独行大盗,还是宵小毛贼,都要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蒙汗药"出现最多的地方就是黑店,孙二娘以此为业,"不  相似文献   

9.
由于搞民间文学的缘故,近些年,笔者接触了大量的独具沧州特色的武林故事、杂技故事,地方风物故事……其中《水浒》英雄人物在沧州的故事,流传颇广。尤以孙二娘开店的传说故事、风物故事为最。笔者82—83年曾搜集整理过一本10余万字的《水浒英雄外传》,其中孙二娘的故事8篇,二万余字!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里有三员女将: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的顾大嫂诨号"母大虫",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母老虎”,其凶悍可见一斑。在十字坡开人肉包子店的孙二娘被唤作“母夜叉”,  相似文献   

11.
张弘范是宋末元初政治上颇受争议的人物。其《淮阳集》中的诗歌,既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功名,体现为慷慨诗风,又在诗歌内容、体裁、手法上类于江湖诗派,具有江湖苦寒诗风。如果从文化心态角度分析,其慷慨诗风源自其乱世建功、兼济天下的儒家入世心态,江湖诗风则源自对南方文化的推崇心理。  相似文献   

12.
孙应时是南宋初期的入蜀文人,他因丘崇制蜀而受招入蜀担任幕僚,虽官卑职微,却仍热心政治,尤其是对"吴氏叛蜀"的预见,更体现出其高超的政治远见。然而,现存孙应时蜀中诗约76首,这些诗或为纪写蜀地山水景物之作,或为与友人唱和之作,或为送别之作,而绝少涉及政事。  相似文献   

13.
方岳是南宋末年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咏物诗。方岳虽然被推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诗歌取法和艺术并不仅仅限于一般认为的江湖派诗歌。方岳的诗歌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以及魅力,而他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在他的咏物诗里面也有着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诸多孙武本事研究的文章中,对孙武人生结局的断定在被杀还是终老两种观点上有分歧,但大多学者都认可孙武在吴30年这一观点。对历史文献重新进行梳理和考辨,得出了孙武在吴从政8年,其后急流勇退、终老吴地的最新结论。  相似文献   

15.
孙武人生结局考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诸多孙武本事研究的文章中,对孙武人生结局的断定在被杀还是终老两种观点上有分歧,但大多学者都认可孙武在吴30年这一观点。对历史文献重新进行梳理和考辨,得出了孙武在吴从政8年,其后急流勇退、终老吴地的最新结论。  相似文献   

16.
宋初“三先生”之孙复学术思想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初三先生"之一孙复以<春秋>学名于当时,学人们多从其思想意义或时代价值进行定位.孙复<春秋>学以儒家之道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作<春秋尊王发微>是儒家之道在政治上的具体实现.从中国学术思想的角度来看,孙复<春秋>学对宋初儒学复兴、两宋<春秋>学以及理学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费留”解——兼证传世《孙子兵法》是孙武二次手定本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子《火攻篇》说:“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费留式战争,在孙子献兵法于吴王之前没有。吴攻楚入郢是一场真正的费留式战争,费留一说是对这场历时3年的战争的准确总结,这也是传世《孙子兵法》是孙武二次手定本的证据。吴军攻楚入郢之战双方都用了火攻,火攻是这场战争在春秋时期的重要特色,所以孙子把“费留”一段留在了《火攻篇》。孙子对费留战争的严重后果要“明君慎之”、“良将警之”的忠告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膑是继"兵圣"孙武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其所著的《孙膑兵法》与《孙武兵法》一样被誉为"兵学圣典"。孙膑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博大精深的古典军事理论思想,在当今被各个行业所应用。然而,孙膑史书记载却甚少,给后人留下不少不解之谜。文章对孙膑生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孙吴发展史上 ,孙权之母吴夫人与孙权之女全公主曾先后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吴夫人身处孙吴立国前后 ,对协调孙策、孙权兄弟与南北士大夫的关系 ,组建谋士集团 ,决定独立发展的战略等 ,都有定夺之功。全公主在孙权中后期 ,正值乃父与儒学士大夫阶层矛盾激化之时 ,她乘机兴风作浪 ,为其生母争皇后位 ,参预安排权之继嗣 ,挑起孙权顾命集团的纷争 ,目的在于操纵实权 ,从而恶化了孙吴之政治斗争。二人虽同处后宫 ,皆参预朝政 ,但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吴激是金初由宋入金的重要作家.关于吴激生平,文献记载不多,根据其现存作品和同代留金作家的诗文,可察知部分行迹.吴激虽仕于金朝,却对北宋故土深切怀念,怀昔伤今、借景抒情是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手法.吴激可谓金代词人之冠,是北宋以来婉约词风的有力继承者,在宋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