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紫薯为原料制做紫薯饮料,对紫薯进行软化、调味、均质、稳定等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获得其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蒸煮八分钟到十分钟紫薯软化效果最好,以1:4料水比加打浆软化紫薯,加5%的白砂糖,柠檬酸加量为0.02%可得风味较佳的紫薯饮料,添加CMCNa、明胶配比为1:2作为复合稳定剂用量为0.15%紫薯饮料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小麦为原料开发一种保健饮料。使用混合型稳定剂与柠檬酸为护色剂,确保麦苗汁保健饮料保持麦苗青翠的色泽;适量添加抗坏血酸、砂糖和香草香精,调整麦苗汁保健饮料的口味;通过感官实验,得出每样添加剂的最佳添加量。实验得出结论:使用黄原胶、海藻酸钠和β-环状糊精作为麦苗饮料的复合稳定剂时,当三者的使用量相同时,达到稳定效果较好,饮料的配方确定为:5%麦苗汁、12%砂糖、0.5%柠檬酸、0.1%抗坏血酸、0.1%香草香精和0.03%复合稳定剂,经过预处理、取汁、过滤、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制得具有麦苗的色泽,酸甜适当、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的麦苗汁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3.
以番薯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全脂奶及其他辅料,制出营养丰富、风味良好、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番薯叶汁复合乳饮。通过对番薯叶护色、提取、混合调配的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原辅料的单因素最佳比。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配比:番薯叶汁50%,全脂奶粉1%,白砂糖4%。选用0.1%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作为稳定剂。得到色、香、味俱佳,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略带有番薯叶特有的清香风味、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乳饮料。  相似文献   

4.
澄清是苹果酒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之一,澄清效果直接影响着苹果酒的颜色、透明度和风味。为了改善苹果酒的澄清度,采用超滤[1]技术,对苹果酒澄清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24.7℃、7.50bar、进料速率为8.8Hz条件下超滤5.55min,去除了大部分引起苹果酒沉淀、浑浊的物质,有效地提高了苹果酒澄清度。  相似文献   

5.
果胶酶ROHAPECT VR—C对猕猴桃取汁和澄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果胶酶ROHAPECT VR-C对猕猴桃出汁率、粘度、澄清度和冷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酶可以极大地改进猕猴桃果浆的出汁率和降低果汁的粘度,使果汁的澄清度加大,对冷冻和加热的稳定性加强。适用用作猕猴桃汁的加工,对猕猴桃浆的最佳应用条件为100g果浆加3PA果浆酶(相当于1000kg果浆加干酶60g),45℃下处理60min。  相似文献   

6.
以菊花、菠萝、牛奶为主要原料,进行酸後奶的加工工艺研究.确定了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菊花汁8%,菠萝汁10%,白砂糖5%,接种量3%,发酵时间 4h,发酵温度43℃.奶粉12.5%;菊花菠萝酸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风味独特,吴有保健功能酸奶.  相似文献   

7.
正米粉是生活中常用的食材之一,生产米粉的主材大米淀粉通常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每处理1000kg大米要排出综合废水8.2 m~3~8.5m~3,废水的一般组成为总糖0.3%~0.7%,粗蛋白2.1%,固彤物5%~10%,粗纤维2%~3%,脂肪酸0.1%~0.3%。利用重力场对不同密度物质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我们预以银杏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降血脂口服液,对制备方法进行试验考察,以寻找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试验设计考察溶液的p H、增溶剂用量、滤材及灭菌条件对含量的影响,选出最佳工艺。结果表明:p H值在6.5-7.0之间、加入1.5%增溶剂、澄清板过滤及90℃水浴灭菌30分钟,产品性状最好、功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结论:生产过程中对上述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可以很好的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干制食品本不是新鮮事,我国民間常用日晒、風吹、烘烤等方法来制作果干、菜干、魚干之类食品。这一类食品制作簡易,能保藏一个时期不坏,只是它們的風味与新鮮食品显然不同,容易氧化的維生素也損失殆尽。近几十年来,食品工业运用現代化的干制技术,为干制食品开辟了新的領域,增添了不少品种。較早出現的,有一类采用高溫、鼓風快速干燥方法生产的“脫水食品”,如脫水蔬菜、果干、奶粉、蛋粉等。这类食品不仅适合大規模生产,基本保持原有营养素,而且耐久藏,便于运輸。脫水蔬菜在密閉包装不透气的情况下,无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湿热消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软材综合评分和颗粒成型率百分比为指标,考察浸膏用量、蔗糖用量、糊精用量以及95%酒精用量四个关键因素对颗粒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最佳工艺为1倍量的浸膏(以0.1%酒精调和)、1.5倍量的蔗糖和2.5倍量的糊精制软材,再制粒、干燥和整粒;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软材平均评分为9.5分,RSD=1.94%,平均成型率为96.72%,RSD=2.57%。结论:优选的该制剂成型工艺可行、工艺稳定,可用于湿热消颗粒的扩大化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鲜芒果制备果肉饮料的工艺路线,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配方是:芒果浆20%,黄原胶0.1%-0.15%,白砂糖10%;加工条件是:护色热烫85℃,1-2min,刹菌70℃,1hr。并对该饮料的外观和粘度等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其70%以上的产区分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马铃薯种植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促进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是以科技手段为新动力、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升级面临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病害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瓶颈问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院内多家单位,聚焦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化肥农药高效利用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研究,并在贵州水城县及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展精准农技输出,助力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文章系统梳理了马铃薯产业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及其在科技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并围绕生产标准化、应用差异化、创新体系化,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元能量作用于马铃薯,其比对照组产量提高19.18%,结果个数增加18.30%,单薯重量减少0.54%,经统计分析,前两项达到显著水平第3项差异不显著,证明了三元能量可促使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天然再生剂大蒜汁并结合开炼、密炼等再生方法对废溴化丁基橡胶的再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炼温度、开炼时间、密炼温度、密炼时间及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效果均有影响,且在这些因素中,再生剂为主导因素。在开炼温度为55℃、开炼时间为10min、加入再生剂用量为6%时再生效果最佳;密炼温度为125℃、密炼时间10min、再生剂用为6%时取得最佳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脱水菜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加工技术不断进步,产量飞速增长,产品销售市场比较好。但存在着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齐、品种较少、信息不灵、产销脱节等问题。本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脱水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国内外对脱水菜产品的需求形势,对脱水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宏观调控、尽快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发展脱水山野菜产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我国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贫困山区的主要农作物和重要支柱产业。目前,这两大区域的马铃薯生产存在病虫害高发难防、化肥高施低效、种薯繁育体系不完善、市场范围狭窄等关键共性问题,严重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云南昭通、甘肃定西等地为例,从生态特点、区位优势及精准扶贫需求等方面分析了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两大贫困区域发展高值种薯产业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推广抗病品种、引进绿色高效施肥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完善专业化和规模化种薯繁育基地、拓展种薯市场是落实高原地区马铃薯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西安康地区紫阳县富硒作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雒昆利 《资源科学》1995,17(2):68-72
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及采样和室内分析化验工作,发现本区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的含硒量是不同的,不少地区的玉米、茶叶、土豆、水稻等的含硒量在0.1-6.6ppm范围内,是一般同类作物的含硒量(+-0.036)的3-200倍;农作物的含硒量与基岩的含硒量、结构造成及地貌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香蕉资源的加工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香蕉是有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我国南方香蕉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产量的剧增给香蕉的加工利用和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喷雾干燥法生产香蕉粉、酶解法制香蕉汁和香蕉片的生产工艺,简述了香蕉皮综合利用的途径,报道了香蕉粉营养成分的化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Bio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re part of modern industry as well as stricter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The need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pollution demands for alternatives that involve the integral use of agro-industrial waste to produce bioactive compounds. The citrus industry generates large amounts of wastes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ruits by microorganisms and insects together with the large amounts of orange waste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juice and for sale fres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used orange wastes rich in polyphenolic compounds can be used as source carbon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MUM 1603 to generate high added value compounds, for example, ellagic acid and other molecules of polyphenolic origin through submerged fermentation system.ResultsThe orange peel waste ha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olyphenols, 28% being condensed, 27% ellagitannins, 25% flavonoids and 20% gallotannins. The major polyphenolic compounds were catechin, EA and quercetin. The conditions, using an experimental design of central compounds, that allow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EA (18.68 mg/g) were found to be: temperature 30°C, inoculum 2 × 107 (spores/g) and orange peel polyphenols 6.2 (g/L).Conclusion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process is an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molecules present in orange waste to obtain high value-added as ellagic acid that can be used as powerful antioxidants, antibacterial and other applications.How to cite: Sepúlveda L, Laredo-Alcalá E, Buenrostro-Figueroa JJ, et al. Ellagic acid production using polyphenols from orange peel waste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Electron J Biotechnol 2020;43. https://doi.org/10.1016/j.ejbt.2019.11.002.  相似文献   

20.
锥度弯头模具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基于UG软件进行数控加工设计,优化切削参数,选择合理的工件夹具,确定多次装夹的定位基准,优化了加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加工质量,提高加工的效率,为锥度弯头模具的精确加工提供了先进的加工方法,可供生产加工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