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艺批评的基本前提是创作的存在,而创作的实践发展又必须基于和仰赖于批评理论从美学高度对艺术实践的认识,只有理论批评深化了的认识渗透于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冲动中,才能在提高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中总结文艺实践,进而波及文艺创作向深层发展,这便是近年来文艺界对文艺批评理论哲学概括的总体看法.然而,对文艺批评理论自身范畴的讨论,则众说纷纭,难趋一致.笔者认为在研究和综述近年来文艺批评理论争鸣中,对文艺批评理论发展的特征加以论述,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艺批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卓越先驱者之一,郭沫若在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方面的建树也是突出的。他一生积极配合我们党所领导的壮丽曲折的革命斗争,坚持从文艺战线的需要出发,先后挥写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论作达百万余字,其中有不少或专门或附带地论述到文艺批评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这些不仅在过去对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理论批评产生过重要影响,就是在今天仍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限,对郭沫若在这一时期有关文艺批评的理论见解初步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写的一部悲剧.哈姆雷特是一个勇敢胆大的青年,他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他以"忧郁王子"著称,但他并不是生来就忧郁的人,而是现实和理想的不协调导致了他的忧郁.虽然此剧剧情简明,但在错综复杂的情节背后,隐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读者会对哈姆雷特王子产生一些不确定的真实情感.分析哈姆雷特的思想的真实状态就是在分析莎士比亚的伟大悲剧本身.此文旨在对哈姆雷特性格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他的疯癫、行为失控的一面.通过本文,作者意在结合哈姆雷特的性格分析其疯癫的特点以及哈姆雷特身上折射出的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已畦.清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知县,因与朝政不合而被免官.晚年在吴江横山讲学而得名横山先生.叶燮是清初反复古主义,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批评家、美学家.在其代表作《原诗》一书中,他吸取前代的文艺批评成果,“创辟其识,综贯成一家言”,比较完整地,系统地建立了自己的审美思想,从而把我国古典的唯物主义美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叶燮对诗歌的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主体同现实的审美关系,艺术审美的特殊性都有深刻的研究,独特的创见,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鲁迅十分重视文艺批评,把文艺批评视为推动文艺发展,帮助读者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作家和读者审美意识,促进作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思想和艺术水平必不可少的手段。 鲁迅文艺批评的美学思想,不论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或当代文学艺术批评中都不失其光辉,有着针砭时弊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佳薇 《阅读》2014,(23):25-25
<正>星期五中午放学,老师布置我们背诵一条家教名言。于是,我们来到学校阅览园地的"家教名言"前面,开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家教名言。突然一句"去爱他,去关心帮助他,做孩子的‘守护神’"的家教名言让我深深地被吸引了。我一看到这条名言,便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  相似文献   

7.
在以生态精神来阐发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学术谱系中,叶维廉堪称华人学者中的第一人.叶氏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发掘、阐释的中国古典诗学"饮之太和"、"以物观物"的视境,既与现象学相对接,又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美学精神.揭示这一点,不仅更能使我们认清中国生态美学、生态文艺批评的学术历史脉动及其与其他学术领域的精神联接,也对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走向现代并参与当下文化建设具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曾永成《文艺生态引论》的评述,指出了文艺生态哲学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文艺批评中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艺文 《阅读》2012,(10):25
快乐是什么?是爸爸买了一个新玩具给你,还是妈妈买了一件新衣服给你。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快乐其实就是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开心起来。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因为一件事而伤心地哭了。我见了心里也有些不高兴,得想个办法让他快乐起来。于是,我便扮着鬼脸对他说:"你就是个‘爱哭鬼’,我都看不起你了!"他一听,哭得更厉害了。此计不成再生一计。这次我板着脸严肃地对他说:"男儿有  相似文献   

10.
我的小书房     
顾芸亦 《阅读》2016,(Z1):2
书房发现地:江苏省江阴市大家好!我是顾芸亦,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我的小书房。这就是我美丽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我爱看的书。书房里还摆放了些装饰,有盆栽、兔子储蓄罐、相册……书是我的好朋友,我爱读书,也喜欢装扮这位好朋友的"家"。我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忠实粉丝,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爱读。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赋予动物人性的描写,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新形势呼唤文艺与时俱进,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文艺与时俱进,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文艺与时俱进,生产精品力作召唤文艺与时俱进.论证与时俱进是繁荣文艺的必然要求,必须在文艺理论上求新,在文艺创作上求精,在文艺批评上求准,在文艺生产营销上求变,在文艺队伍建设上求强,论证内容基本上涵括了繁荣文艺,必须把握的主要环节.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繁荣文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渊源于古希腊思想,他的语言观其实质乃是自然语言观,"自然在说话"。这是对技术时代理性语言的反拨,要求人们回到自然语言上来,倾听自然的召唤,应合自然的指令。而自然语言本质上是诗性语言,只有诗性语言才能通达人类的诗意栖居。在后现代语境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启示人们言说方式的转变,从以人类为中心的言语转向以生态为中心的言语,即生态言语。生态言语要求人们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推进新的文化范式的形成,同时为新兴的生态文艺批评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唐倩 《阅读》2014,(47):24-24
<正>夏老师是一位男教师,教语文,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字眉下镶嵌着一双雄鹰般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在阳光的反射下,镜片总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他,认为他是一个很难接近、十分严肃的老师,谁知完全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有一次,他要求我们背诵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轮到我们组背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排在队里的我烦躁不安。快到我了,我的心跳得越来  相似文献   

14.
我很高兴     
李蓓 《阅读》2014,(39):38-38
<正>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我,老师。"一个小男孩说,"我昨天就让我的奶奶高兴了。""好孩子。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样使你的奶奶高兴的?""我昨天去看我的奶奶,在她那儿呆了三个小时。然后我跟她说:‘奶奶,我要回家了。’她说:‘好的,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时代,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它的传统文化价值正在被由消费主导的大众文化所解构,呈现出精英文化的失语和批评话语的危机.从文化的视野来研究美术形态的变迁和不断建构与解构的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去揭示一条重构当代美术学语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谭嗣同由一个郁闷的儒生到崇尚佛学解脱心理困境,既与其个人经历有莫大关系,也与其平生志向有关.接受佛学不仅使他得到新的思想营养,还使他得到温暖的人际环境和新的人生境界.他所吸收的佛学内容如"无我"、"平等" 、"心力救世"等,是他解脱心理困境和拯救社会的主要思想资粮.  相似文献   

17.
中庸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情感心理模式贯彻到了周作人思想、行为的各个方面。作为周作人主要的言论阵地和精神寄托之所的文学,在他那里也同样明显地染上了中庸的痕迹,从文艺批评理论的确立到文学创作实践,都体现出了强烈的中庸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中庸特色成就了周作人在现代文学批评及创作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董其昌是元代文人画兴起到明清繁荣时的关键人物,其中主要原因是他的"文人画"、"南北宗论"理论.他的绘画实践主要是围绕"笔墨"进行,力图寻找出文人画的精神品质与笔墨韵味之间的关系.清初四王是他理论衣钵的主要继承者,受到清代统治阶级的推崇,从而使清代山水习气一直笼罩在董其昌理论的阴影之下.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也是笔墨的推崇者,他一生从事笔墨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克洛德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以往的评论大都把他当作残酷、伪善的反面人物而予以否定.克洛德尽管是一个副主教,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爱斯密拉达萌发的爱情是真挚专一、无可厚非的.他既是"蜘蛛"又是"苍蝇"的双重性格,决定了他悲惨的命运.克洛德所显示出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所不能企及的,他是一个具有悲剧价值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     
贾正凹 《阅读》2011,(9):12-13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