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聋生汉语构词偏误的描写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对聋生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构词偏误进行了详细描写,把所统计到的433例构词偏误分为新造词、语义相关语素替代、语素错误、语素顺序错误和其它错误几大类,每大类下又分不同小类;其次在描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偏误数量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聋生有较强的构词意识和语素意识,会运用语素分解策略和整词习得策略进行汉语词汇学习;最后,描写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聋生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语义中心意识、强调目标词理据和对比相同或近义语素构成的词群.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聋生普遍存在着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语文应用能力薄弱,缺乏就业竞争力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转变语文课程教学理念,以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借鉴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语言训练。其次要加强汉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融合,培养聋生用汉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利用新型网络化数字语言实训室,进行真实项目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元化的语言实训方法,实施个性化的实训评价,切实提高聋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聋生交际、参与以健听人为主的社会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语言要素。依照汉语书面语的规范准则,聋生句子表达不通顺是一个较为普遍、突出的问题,也是聋生汉语运用的障碍。把握手语教学特点,是促进聋生汉语通顺表达的有效途径。一、聋生汉语句子表达不通顺的原因分析句子的运用涉及词汇和语法两方面。聋生在掌握汉语词汇和语法规则方面与健听人的差异是影响聋生汉语句子通顺表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聋生的听力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损,也就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他们在接受语言和表达语言方面的障碍,不利于他们与主流社会的融合。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是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聋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聋生融入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2):31-33
文章在前期词汇偏误现象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中学聋生词汇偏误的成因,并探讨增加聋生词汇量,消减词汇偏误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卿 《华章》2010,(32)
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聋人学生(以下简称聋生)简单复句书面语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聋生简单复句逻辑关系问题症结,探讨聋生简单复句逻辑关系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聋生简单复句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职聋生汉语双音节合成词用词偏误不仅与双音节合成词组合方式有关,还与词义透明度有关。针对这一问题,高职聋生语文教学要重视字词训练,并从汉字各义项入手开展词语教学;教师应及时更新语言学知识,提高自身语言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聋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聋生的语言学习应得到社会的重视。笔者根据几十年从事聋人教育的经验,从学好汉语拼音、练习口语、掌握手语、勤用辞书和提高写作能力等几个方面谈如何教育聋生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9.
宋小风 《双语学习》2007,(4M):101-102
聋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聋生的语言学习应得到社会的重视。笔者根据几十年从事聋人教育的经验,从学好汉语拼音、练习口语、掌握手语、勤用辞书和提高写作能力等几个方面谈如何教育聋生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0.
聋生汉语书面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本文对聋生汉语尤其书面语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聋生书面语的阅读及表达,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发展聋生语言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是聋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是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聋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日记教学,养成聋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聋生学习和生活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聋生还是健听学生,读写能力对他们的学习都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其学业表现。聋生的读写能力更是他们能否全面接受教育、成功就业及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然而,聋生常常在语法发展、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方面长期遇到困难和挑战。听力受损的确诊时间、助听设备的使用、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语言经验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聋生早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手语语言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反思传统聋教育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聋校语文教学法———通过手语和汉语互译训练,帮助中高年级聋生提高汉语书面语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本课程的核心理念为:聋童的第一语言是自然手语,聋校语文教学应当从二语习得理论中借鉴方法;明确聋童的汉语学习实质上是从自然手语到书面汉语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严格区分自然手语和汉语这两种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汉语程度范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事物性状程度的认知差异必然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形成语言上的程度范畴.程度范畴的本质是性状、动作等在数量上的差别,因此,程度范畴是量范畴的一种.汉语程度范畴的语表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汉语程度范畴对句法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完句性和规约性是其不同于印欧语的根本特征;一些典型程度词(如程度副词)都是由形容词或动词虚化而来的,程度范畴始终在走语法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曹劼 《现代语文》2014,(4):114-115
汉语文化词教学缺失是造成聋人汉语交际水平低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国内外"文化词"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调查出发,整理出30个文化词,通过问卷设计,对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大专2013级100多名聋生进行文化词习得的测试,结果只有43.5%的文化词正确率在60%以上。失误率较高的文化词,从词义类型上看为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固定短语,从词义内容上看为制度、行为、民俗类文化词。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汉语教学中重视文化词语教学,从三个层面加强文化词教学,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运用汉语。  相似文献   

16.
关于聋生书面语技能的培养及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聋生汉语书面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 ,本文从聋生生理、心理及教育研究的特点出发 ,对聋生汉语尤其书面语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从思维发展角度、书面语氛围的营造及语文教学活动等方面对聋生书面语的阅读及表达 ,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聋人学生的复句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就读于大专院校的聋生写作的1568个复句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聋生复句应用过程中各种错误类型产生的原因,揭示聋生习得汉语复句的特点,指出聋生掌握复句的重点与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聋生复句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创设语言环境 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创设优良的语言环境对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的重要性的探讨 ,分析聋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常见的错误 ,提出了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提高聋生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具体做法。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设多方面的、立体的、良好的语言环境 ,以适应聋生语言发展的需要 ,从而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聋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在教聋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教聋生数学语言,否则会严重影响聋童对数学知识理解、运算能力的形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人们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和感情,通过语言掌握知识和调节行为。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长期失听,致使语言水平低,与他人交流存在诸多障碍。为了确切了解聋生的词汇掌握状况,从中透析其语言现状的症结所在,有效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近期对本校聋生进行了初步调查、测评。一、测试对象本次测试对象为我校四至七年级的全部聋生,共36人,平均年龄14岁,入学时的年龄在8~13岁。其中1人佩戴助听器,7人接受过学前语言训练(这些学生系听力损失程度重等原因,加上语训效果不佳,无法回归普通小学,而到聋校就读)。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