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同时科研能力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曾昭玲 《文教资料》2007,(11):119-121
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教师应成为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应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教育科研的理论、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道德;学校要为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开展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反思,开展研究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工作热情下降,前进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个性萎缩、职业倦怠,工作和自身发展很难再上一个新台阶。笔认为,要突破“高原现象”,就必须强化教育科研意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角色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  相似文献   

4.
王莹 《辽宁教育》2005,(1):21-22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而教育科研素质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它包括科研的道德、科研的精神、知识、技能、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相似文献   

5.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而教育科研素质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它包括科研的道德、科研的精神、知识、技能、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1、教育科研观念科研型教师要树立多种教育教学新观念。如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全面质量观等等。特别是要确立起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6.
教师有“经验型”的 ,也有“科研型”的 ,两者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经验型教师给学生的是知识和技巧 ;科研型教师给学生的是眼光和境界。经验型教师凭经验所做的是知识的传递 ;科研型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进行的是研究和创造。经验型教师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听明白了吗” ;科研型教师常反思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这么想 ?”经验型教师常为自己给学生“讲明白了”而感欣慰 ;科研型教师时时为学生提不出问题而不安。经验型教师安于几十年如一日 ;科研型教师感动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经验型教师以学生没有疑问作为教学的终点 :科研型…  相似文献   

7.
王莹 《辽宁教育》2005,(2):21-22
所谓科研型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而教育科研素质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科研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它包括科研的道德、科研的精神、知识、技能、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这是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而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本文就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的因素及对策作一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这是学校校长和专家多年以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但实践证明“转变”率不高,中小学能称之为科研型教师的还比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不当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求教师要像专业研究者那样去研究,研究成果要对某方面知识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  相似文献   

10.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办好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学研究。科研兴教、科研兴校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①中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 ,还应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和设计者。他们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体的中小学教师 ,如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 ,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就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经验型教师不适应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众所周知韩愈在《师说》中曾说…  相似文献   

11.
参与教育研究并具有相应的学识素养与研究能力,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不容置否的要求。据教育人才市场信息反馈,当前各地中小学需要补充的不再是传统型师资,即只会照着大纲、课本备课讲课的经验型教师,而是需要品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技艺精湛,且会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型教师。 与传统的经验型教师相比,科研型教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要探究教育现象间本质的必然联系,仅凭直接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角色定位由“教书匠”转向“专家型”、“学者型”。这种转变的实现要依靠教育科研。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该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 教师的科研素质并不等同于一般科研人员所必备的素质。就其要素来讲,应该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科研意识是指积极从事教育科研的心劲,潜心捕捉和研究问题的探求欲;科研方法是指掌握建立课题、设计方案、组织实验、测量统计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是科研素质的核心;科研精神则…  相似文献   

13.
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这是学校校长和专 家多年以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但实践证明"转变"率不高,中小学能称之为科研型教师的还比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我们对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不当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求教师要像专业研究者那样去研究,研究成果要对某方面知识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这就使得许多教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应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如何优化教师的科研素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从原因、要求和对策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教师专业化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时代要求教师要由“专一型”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精神面貌好、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强烈呼唤.因此,立足学校,结合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是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李立清 《教书育人》2000,(23):20-21
一、呼唤科研型教师 科研型教师与以前任务型、业务型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在接受任务前后、开展业务前后都能把工作视同己任,善于开展理论学习,善于根据当前教育研究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变“要我教”为“我要教”,主动投入工作,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接受任务”(任务型);也不再满足于中层次的“业务开展”(业务型)。 培养科研型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四点: 1、有强烈科研意识 搞好教育科研,这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增强科研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关键。 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初,贵阳市教委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力”的课题。对此,我们认为:办学,必须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只有当我们的教师能够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才会使教育工作真正走向素质教育。于是,我们引进了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开展我校的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教师处于“知识授予型”向“知识创造型”转化的重要变革时期。随着教育与科研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 ,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相似文献   

20.
一所学校的发展,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个最关键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那便是教师。可以这么说,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也才会快速地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始终围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不断采用“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用科研成果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