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2.
黄桂强 《教师》2008,(23):40-41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覃正大 《教育家》2004,(6):54-55
全面小康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人才是社会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因此,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农村教育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  相似文献   

4.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民希望稳定,希望小康,希望现代化。然而,实现这些目标到底靠什么?靠党的好领导、好政策;靠自己的勤劳奋斗;也靠他们———耕耘希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教育》2010,(1):22-2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支撑。没有高质量的农村义务教育,就没有农村小康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00年“自考群体特征与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农村与城市发展很不平衡。来自城市的考生占到群体的一半以上(54.3%),来自农村的考生只占18.4%,其余为来自城郊或县城的考生27.3%。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人才,农业技术进步呼唤人才,农民脱贫致富渴望人才。 从农村在全国所占的地位看,自考向农村延伸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十二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同样,农…  相似文献   

7.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的结合,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要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离开农村的小学英语教育,就没有国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而小学教育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教育上不去,劳动力素质整体不提高,就谈不上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建设,也无法建设农村的小康。中国教育的问题,是穷国办大教育,说到底中国教育的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朱勤玉 《教师》2011,(12):69-69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离开农村的小学英语教育,就没有国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有序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而小学教育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民族地区的发展关键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黔东南自治州委、州人民政府从“生态立州、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旅游活州、科教兴州”  相似文献   

12.
从阳泉市的实践看农科教结合的发展趋势宋玉岫,董琪珩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同科技、教育的结合,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民中专应面向奔小康,拓宽多功能办学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一、拓宽人才培训渠道,打好奔小康的基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农民实现奔小康的基础,农民中专应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办学,培养农村需要的建设人才。 1.加强学历教育,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第一生产力,要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要有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当前农村人才缺乏,特别缺乏农业中等技术人才。据对齐市地区五个县五十个村的调查结果看,具有中专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只占村级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对级农业技术员中中专毕业生仅占技术员总数的百分之三。这个比例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中等技术人才急待培养。农民中专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是农民中专的首要任务。 2.传授“短、平、快”致富技术,培训农民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4.
常彦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6):103-105
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农村的小康是由人来创造的小康。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康的实现,当务之急是人,是农村人力资本,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最本质、最深层、最关键的问题。农村教育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主要途径,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使农村教育切实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农村地区远离贫困,更是我国农村奔小康、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我国13亿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同样,没有贫困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体农民的共同小康。因此,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是当前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发展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和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困难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关键在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各级各类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与实现农村小康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巨大需求极不相称。如何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清除高校毕业生通往农村的障碍,促使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在加快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才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与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17.
建立适应都市型农业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适应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是加快上海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鲜明地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8.
经费紧缺,体制不活,人才不保,备受持续升温的城市教育挤压……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的农村教育,责任重大而又举步维艰。7月上旬,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村学校校长、教育局长和教育专家,在四川农村教育研讨会上,为农村教育把脉求方: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立足农村、贴近农村和服务农村,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走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之路。农村学校需要一次办学走向的自我革命当前农村教育的最大障碍依然是经费短缺。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县财政只能保教师吃饭,有的还要靠统筹学杂费…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口在我国占大多数,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没有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突出重点,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才能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繁荣昌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了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可见,要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