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省略现象,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上的差异.汉语的省略灵活多样;而英语的省略相对固定.这是由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英语是语法型的语言.本研究意在比较汉英的主语省略以证明此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里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现以鲁迅先生的《药》为例作个简析,以窥见现代汉语复句中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之一斑.一、承邻句的主语而省.如(“[]”表示省略主语):①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②老栓一面听,[]一面扣上服衣服;[]伸过手去说,“你给我罢.”  相似文献   

3.
汉语复句研究在“十五”至今的七年时间里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具体表现在复句理论研究、复句分类研究、复句关联标记研究、复句句式的语义一语用研究、复句的信息处理研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从底层逻辑语义结构的描写入手对汉语涉及选言推理的选择复句做重新梳理,进而推求其整体意义,构建部分语句系统DCCP,再依据基本逻辑识解及深度关联假设解释选择复句的语义实现过程,对选择句族的语义实现做出新的诠释。经研究发现,从逻辑语义结构入手能更好地整合选择复句句族,也能把选择复句的语义解释得更透彻。已有的研究多把汉语复句的语义看作是单一命题关系或语义关系,这忽视了复句语义多为复杂逻辑推理结构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5.
探索汉语复句本体知识建模,实现复句句法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是汉语复句信息工程的重要内容。文章设计了一套复句本体体系的语义关系标记,描绘了复句实例的关系路径表示方法;借助语义关系标记和数理逻辑思想来刻画复句句法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汉语复句的形式化函数;探讨了复句关系词库和关系层次自动划分等句法知识的表示问题,以复句关系层次处理器和层次划分函数来表示复句的句法语义关系。相关语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省略是各国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包括词语的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等。本文主要通过对日语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复句中主语省略的考察、分析,找出日语复句中主语省略的条件、原因。  相似文献   

7.
让步复句是一类语义关系较为复杂的复句,本文主要以让步标记“虽使”的历时演变情况为切入点,分析让步复句关联标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消亡,认为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是“虽使”这一类词语得以成为让步标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让步复句分句间的语义关系、让步标记搭配模式以及现代汉语中“虽使”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标志的语言。标点符号作为汉语的外在表现形式,有助于对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义的理解。本文以实例从语言结构方面说明在单句中标点滥用的危害,提醒人们在书面语言当中慎用标点。  相似文献   

9.
虽说英语是单复数语言,汉语是数词加量词语言,但英语中也有“数词+N1+of+N2”的表量结构,汉语“数词+量词+名词”结构中的量词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以省略。由于表量结构中的量词可分为八类,且量词既可用于表单位,又可用于表种类和表容器等,汉语中省略了量词的“数词加名词”构式有时就有多义性。人们在进行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根据语境对其进行适当的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讨论了古汉语双音连词“孰与”以及用这种“孰与”构成的选择复句的形成过程。关于这种性质的“孰与”,到目前为止,学者对其来源、构成、性质,大都不甚了了,语焉不详。汉语中“某,孰与某”的复句是由单句“某与某孰某”经过复杂的省略、移位等转换而生成的句式,从而为研究汉语复句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学术论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英汉用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学术论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有异也有同。顿号、书名号仅用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分号、省略号只在英语学术论文标题中出现;破折号、冒号、问号、引号、逗号、感叹号、斜线,英汉标题中都用,但使用频率不同。英汉学术论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不对应是由两种语言标点类别不同造成的,同类标点使用频率不同,则是由英汉标题类型不同和英汉学者对标题选择使用的习惯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了《战国策》的一处标点错误、《汉语大词典》的一处释义和举例错误、《论语》的一处标点错误,并分析了致误的原因,意在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古书中的省略现象,避免误点误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各标点符号在传统报纸与微信公众号上的出现频率,考察了《人民日报》在不同媒介下新闻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相同点来看,逗号在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都比较高,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从不同点来看,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标点符号不同,报纸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引号,出现频率最低的是省略号,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使用叹号的次数最多,没有使用过间隔号。这种差异是由于标点符号的媒介功能不同所导致的,最后指出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点符号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举例说明,但其中仍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易引起歧义,如冒号表示的提示部分、顿号用在次序语后、省略号代替的内容,在各种出版机构及行业组织制定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可以说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广告商绞尽脑汁,使广告尽可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要使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在广告制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科学使用符号及体态语言,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色彩选择与搭配,形象设计的新颖,体态语言的合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语言的特殊交流方式,模糊修辞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给广告语言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英汉广告语言中模糊修辞通过使用模糊性词语、精确性词语、修辞格、模糊引证、模糊性语句和标点符号等构成手段,使表达灵活、自由、简洁,能丰富语言的表达力,能传神表达主客观世界中模糊或无须精确描述的事物和心理等,使受众获得极大的美学享受。  相似文献   

17.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小句性省略是省略的极致,表达简洁明了。文章以哈代的小说《苔丝》为语篇语料,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1)(2)的语篇衔接观出发,以英汉对比方式分析英汉语篇中小句性省略的异同,阐明英汉小句性省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其发展特点,英语标点符号的系统性演变,宜分成萌芽期、发展期、现代标点体系形成期、现代标点体系成熟期和当代标点体系时期五个阶段。15世纪至18世纪末,英语标点符号形成了形式特征明显且书写简便,功能齐备,系统性强的成熟体系。  相似文献   

19.
广告的效果即广告的质量 ;广告效果的特征是影响广告效果测定的主要因素 ;现行广告效果测定的方法是不够全面、科学的 ,都不能作为广告效果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分析英汉互译中 ,标点符号的“对等移植、必要变换 ,适当增减”等几种必要的处理方式 ,从而说明在英汉互译中 ,合理、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准确再现原文内容、风格、特点 ,使译文能符合“信、达、雅”这一标准 ,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