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五种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几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由于概率在理论与实际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几年高考(新课程卷)每年都有一道  相似文献   

2.
王秀娟 《中国考试》2006,(11):17-19,39
一、模式识别与算法选择1.模式识别学习概率的关键是理解随机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试验发生了k次的事件等基本概念,弄清它们的特征,对它们的相同点与区别进行思辨,从而能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正确地进行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3.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1.随机事件的概率.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慨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概率统计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又是紧密联系的,从2004年各省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同学们必须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及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试验、抽样方法、概率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等基本概念.会灵活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k次发生的概率公式、期望与方差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运算.  相似文献   

5.
高考命题趋向 数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 ①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②了解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会计算事件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随机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等内容,由于新概念较多,相近概念容易混淆.学生易混淆的三个问题是“非等可能”与“等可能”混同,“互斥”与“对立”混同,“互斥”互“独立”混同.现举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概率与统计是现行教材的新增内容 .高考 (新课程卷 )每年都命制了一道解答题 ,一是重视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事件在n次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计算公式等四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及抽样方法、抽样概率等问题的考查 ;二是试题多为课本例课、习题拓展加工的基础题或中档题 .下面介绍其题型和求解策略 ,希望能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所帮助和启示 .一、等可能事件概率与互斥对立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综合题型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 ,而…  相似文献   

8.
基础知识: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概率与统计在中学数学中是相对独立的内容.概率的相关内容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统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统计,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标准差,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考试卷有偏重于实际应用的倾向,概率在理论与实际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概率还将继续成为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概率部分的重点是:随机事件中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和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等的计算;难点是:对“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求概率问题时 ,常常运用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公式 ,但这两个公式的运用都是有条件的 ,许多同学由于对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概念不清 ,不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互斥事件的和或独立事件的积 ,因而在解概率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 ;笔者结合教学中所遇一例和读者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以供参考 .一、对互斥事件和独立事件的理解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若A、B是互斥事件 ,则当事件A发生时 ,事件B必不发生 ,反之亦然 (从集合的观念看 ,A、B互斥可理解为A ∩B = ) ;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事件A+B发生 (A、B有一个发生 )的…  相似文献   

12.
事件4(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4)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相似文献   

13.
概率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数学思想,并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已成为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其考题往往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以四种典型概率的计算为核心.其中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最为普遍.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根据其概念分清事件的类型,再选择相应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正>纵观近六年江苏高考数学题,对概率问题的考查重点在于:掌握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独立重复n次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等五种事件的概率,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期望值,会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相似文献   

15.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个事件A发生k次对应于把k个事件A和n-k个事件A填入n个空位,从而把k个事件A和n-k个事件A排成一列。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Pn(K)=Cn^kp^k(1-p)^n-k公式中Cn^k可理解为把k个事件A和n-k个事件A排成一列的排法种数,即事件A发生k次无顺序条件限制的。但在有些独立重复试验问题中,事件A发生k次的次序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6.
概率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它是以实际应用问题为载体,以排列组合和概率等知识为工具,考查对五类概率事件的判断及其概率的计算和应用,题目多为中档题.但由于其概念有一定的抽象性及相似性,在求解概率问题时,老师和学生都说难.学生难学,一是因为有些概念易混淆,如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与独立事件,发生了k次与第k次才发生等;二是因为某些排列数与组合数难计算;老师难教,是因为某些解法明明讲深讲透了,可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是概率中的一些问题,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容易混淆.因此在解题时,要善于对比思考,推敲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概率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有逐年升温之势,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主要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要求同学们能熟练运用排列组合相关知识、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等解决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是概率中两种重要概念.互斥事件是指A、B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有性质P(A+B)=P(A)+P(B)(称概率和公式);独立事件是指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没有影响,有性质P(A·B)=P(A)P(B)(称概率积公式).很多学生因未弄明白题目所给的条件而乱用这两个公式出现很多错误.例1某市足球一队与足球二队参加全省足球冠军赛,一队夺冠的概率为0.4,二队夺冠的概率为0.25,求该市得冠军的概率.解法1记“一队夺冠”为事件A,“二队夺冠”为事件B,“该市得冠军”为事件C.P(C)=P(-A·B+A·B-)=P(-A·B)+P(A·-B)=P(-A)P(B)…  相似文献   

19.
概率统计是新课程体系中高三选修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概率统计与高二必修部分的概率与排列组合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提升.这部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从近几年新课程体系下的高考试卷分析,成了必考的大题之一,同时也逐步取代了老课程体系下高考中的函数、数列等方面的应用题.从2005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同学们必须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分布列、数学期望等基本概念.对理科要求会灵活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数学教材第二册(下B)(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中,介绍了概率中有关“事件”的概念,其中有等可能事件、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同学们在学习中只有正确理解和区分几种不同事件的概念才能正确运用概率的有关公式.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这些“事件”和正确运用公式举例说明,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