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之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精练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的哲学观点主要是A.万事万物是联系的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键C.抓住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D.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精练2】下列党的会议最早提到要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是A.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之二,坚持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描绘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把教育事业放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一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对于深刻理解这个历史阶段的本质,从而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泛指在一般社会都会长期存在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而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满足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拟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和改革教育体制是我国人民十分关切的重大问题。因为在现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科技与教育已经结为一体,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三个相关因素。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表明,教育落后是经济落后、科技落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社会建设长期滞后,其中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尤为落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要尽快发展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保证。在今天的中国,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才能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坚持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领域里的改革,才能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后胜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宗旨,是立足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现实,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高扬的荣辱观的根本宗旨。邓小平荣辱观是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强大动力。立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展开了气势恢宏的理论创新,而这些理论创新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构建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坚持以邓小平荣辱观为指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文化生活和发展比较落后。落后的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也不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加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是广大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或总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总构想。这一构想,从总体上说,是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相适应的。因为在我国,经济上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是社会分配的主要原则。政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党和政府应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历史主体地位,依靠和团结群众,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市场法制建设,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5.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而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联系更为直接、更为紧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四十年的经济建设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是:国民经济必须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研究生教育,同样必须坚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而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两者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健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1):34-36,40
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和政治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事业,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6月5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就“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下述三个问题达成了共识。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进入90年代后,为了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正确处理和解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我们不仅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必须更加充分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 第二,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前提下的社会全面发展。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中,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会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强调社会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前提下的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中国现代化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他所推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目的都是使中国人民日益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既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实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无限热情与理想的社会。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性和理想性 ,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成熟的认识所得出的必然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理性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 ,对于吸取历史教训 ,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济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发展,但也必须承认,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表明,教育落后是经济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的一种反映,只有正确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力量,使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