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路走去     
携一身久坐斗室的疲惫,他,走了出去,从喧嚣的城市,朝着黄昏中的原野走了出去,仿佛一只快乐的小鸟逃出牢笼。空气,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就像雨水洗过,洗过的森林。春泥散发出迷人的体味。植物吐纳出可人的馨香。农家屋顶炊烟袅袅,像一个扭着腰肢走秀的模特。田间小路,劳作一天归家的形影匆匆。屋檐下,夜归的燕子展翅,划出丽影。一路走去,风景,越来越美。一幅偌大的画卷,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画卷,徐徐,在他面前,打开,展开,铺开。他,是幸运的,他破卷而入。美丽的风景让他疲惫渐消。脚步轻快,他踏歌而去。  相似文献   

2.
乡村哲学     
<正>在偏远的乡下,随便的一块地里,拔起一根葱,或者挖出一棵荠菜,不用洗,简单收拾一下,就可放在嘴里生吃掉。是的,上面什么也没有。除了一些干透的雨渍,一些风的印痕,一些阳光的温度,最多,有一只不合时宜的虫子。但,都是香的。雨渍是香的,风是香的,阳光是香的,虫子的不合时宜也是香的。那是一种干净的香。偏远的乡村,靠天吃饭,坏的东西是进不来的。包括,那些坏掉了的良心。有一个人跋山涉水,在村子里,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人。他来赎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说了不该说的  相似文献   

3.
饮料人生     
饮料与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少年多喜欢喝汽水。它甜,变化多。少年不知愁滋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独尝到甜味。世界在他眼中,犹如味道各异的汽水,缤纷多彩。进入青春期,他工作了,恋爱了。这时,他的口味,已由汽水转向了咖啡,亦苦亦甜,也香也涩,有一种成熟的刺激感,符合他复杂多变的心境。  相似文献   

4.
烟雨田园情     
九月未央,烟雨薄凉兮,淡若素。白色裙摆,随风叠叠飞,轻如燕。雨声清脆,荡起漪漪画,冷若丝。阳光田园,麦苗漫漫舞,飘如烟。九月,初秋的麦田以生机勃勃的姿态迎接着雨的挥洒,酝酿着一场自然与自然的邂逅。历经一夜,潮湿的水珠已然藏匿于每一处。秋季的干燥仿佛从未存在一般。静待温暖归来。秋水薄凉,伊人藏于流水间。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2100     
2100年,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繁荣昌盛,没有任何天灾人祸。当然,此时最具魅力的还是先进的科技。大街上人流如潮,大家手拿千奇百怪的小玩意,瞧着,听着,说着。是什么呢?找人一问,才知是手机。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梯形,菱形……形状各异,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  相似文献   

6.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忧忧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是诗,还是歌?回答自然是双重肯定的。是诗,也是歌,是歌行体的诗歌。这种回答似乎循环解释,又像绕口的文字游戏,但似乎也不能完全用无以做答故以滑头充塞来置评。因为至少它还示意有另外一种解读,说明了歌行是诗体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一步与一生     
《同学少年》2008,(7):27-27
一步又一步,马蹄下践踏的,是她的芳华。一声又一声,铃儿摇动的,是她的心声。徐行在路上,昭君无言。眼前,是黄沙漫漫,衰草连连;身后,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心中按捺不住的,是对故国的思恋。日影衔山,落日归家了,那么人呢?也许,她并不悔,自己的那一步。面对画师的勒索,面对大家默认的"规矩",她转身一步,拒绝了。红  相似文献   

8.
爱的日子     
落日夕阳,走在归家的路上。清风吹过,几片落叶打着转儿飘过脸颊。不经意的,目光触及舞动的叶子。云淡,天高。悦目,赏心。秋,一个丰盈、愉悦、盛产憧憬的季节。给予爱的日子。怀表图/一世情缘价格:128元十一点,于我来说是一个永远停驻脑海的时刻,同样的秋日,同样的宁静,我遇见了阳光灿烂的他。时针又一次驻足在这一瞬间,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唤起了心底那丝温暖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纸上的玫瑰     
冬日的午后,她在家收拾书柜,翻出一摞书信。她打开信,慢慢地读。信纸的右下角,画着一枝红玫瑰,似开未开的花苞,诉说着温柔的心事。沿着记忆的藤蔓,她又想起那段青葱岁月。同学们聚在一起,在操场上排练节目。过了一会,她出场了,开始清唱。几位高年级的同学路过,吹着口  相似文献   

10.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极秋深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  相似文献   

11.
解读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哲学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创造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丰富、完善、发展自己的生存方式,其具体的内涵界定包括:创造性活动是人的自主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超越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生命的整体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能动的真、善、美相统一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物占神话与<易经>都是非理性思维的产物,都认为自然及社会的一切事情的发展都是由神决定的,二者的知识都是古代的巫所必须掌握的.但二者又有颇多差异:一,前者的预示指向集体的人,后者则指向个人;二,前者征兆物的出现是自发的、偶然的,后者的吉凶则可由问卦者主动求取;三,前者的征兆物多为怪异的物,后者的吉凶暗示则为一般常见的物;四,前者的征兆物及灾难都是具体的,后者的吉凶说明,既有具体的物,又有抽象的说理,其灾难,均为概括性的"吉"、"凶";五,前者所预示的现象,几乎全是灾难性的,后者则吉凶各半.  相似文献   

13.
浦北县白石水麻佬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84%读送气清音,少数帮端精见母字也读送气清音。果摄不论开合主要读[u],少部分字读[a]。遇摄主要读[ei],遇合三鱼的庄组字读[u]。止摄主要读[οi],成深摄少数字、曾摄相当部分字、梗摄细音读舌尖中音韵尾。同音字汇收字3900个。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对民间法特征及民间法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是探讨民间法其他问题的前提。从外在特征看,民间法普遍存在;从历史维度看,民间法是客观的。同时由于民间法主体存在差异,民间法又是独特的和自足的。民间法和习惯法不同,但是民间法有习惯性;民间法与国家法不同,但是也具有国家法某些特征。民间法是独立于国家法和习惯法之外,自发形成的并有社会权威管理和约束的,总结某些习惯性规范并内涵有统一权利义务观念的行为规范。民间法是介于国家法和习惯法之间的一种类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5.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属湘语,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主要特点有:古全浊声母舒声字基本保留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不送气,古全浊入声字部分清化;果摄一等基本读[o];遇摄主要读[y],少数读[u];咸山摄开口多读[i]或[an];深臻曾梗四摄开口三等多读[in]或[n];共四个调类,入声调类消失,上、去声不分阴阳。  相似文献   

16.
灵山横州话同音字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山横州话的突出特点是:古微母除个别字外,均读重唇音[m]声母;古心母字多读[l];有[m p t k]韵尾;声调共10类,古四声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类,入声的阴阳两类各分上下.本同音字汇收字3600多个  相似文献   

17.
袁华 《天中学刊》2001,16(5):27-29
给出了千兆网和ATM网络的概要介绍,分析了当前存在的ATM网和Internet互联的实现方法,研究在ATM上支持Internet技术,并给出了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试析使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被动学习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与之关系最直接的则是教师的教学。从教学的角度看,致使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主要有:过于强调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生活的中心目的;与之相应,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被赋予过高的确定性,学生的真实思想被标准化认识路线所遮蔽,师生共同沉沦于程式化的教学过程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9.
毕节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包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其调形格局中高调多,低调少,是一个以高平、高降(包括高微降、全降)和低凹等调形共同组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格局类型。毕节方言当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声调现象,包括作为非区别特征的假声和嘎裂声等,这是传统声调研究中没有发现的。毕节方言中阳平调和上声调这两个降调的调头等高,要通过其调尾才能区别开来,这说明声调调尾与声调调头一样也可以作为降调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纳米金属粉末的传统制备方法(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对现有新型的制备方法(等离子气化法、金属喷雾燃烧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简要介绍了相应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论述了纳米粉体的应用,展望了纳米粉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