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观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种种“低效”现象,这不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教学素质和教学理念急需提高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自信心丧失,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新课改实施至今,很多教师学习吸收了新课程的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出了大胆的尝试.然而现实的初中数学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种种“低效”的教学现象,如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与课堂练习被“随意化”、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被“形式化”、情景创设与电教媒体被“泛滥化”等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不得不引起我们初中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伪思维”现象,即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有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数学思考不一致。课堂中的“伪思维”一旦形成,学生会不顾教师的教而“我行我素”,从而形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收效甚微的低效课堂。因此,小学数学课堂要时刻警惕学生在课堂中的“伪思维”现象。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应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4.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尽管我们不断努力地改善我们的教学,但是学生的成绩、学生对数学的惧怕心理仍然令人担忧。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重视并认真透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现象”。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的主阵地,是学生学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增强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当前的实践中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与课标理念形似神异的现象,影响了“有效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索。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这种现象引发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代凤 《教师》2013,(29):44-46
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从某一方面来讲管理重于教学。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教师的教学方法、工作态度都很好.学识水平高.教学准备也很充分,但是他在课堂教学中侃侃而谈,课堂疏于管理.学生似乎对老师精彩的讲解不在意。常常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打的打.闹的闹,笑的笑.老师学生根本就是毫无联系的两路人.教与学根本就是不着边际的两码事,课堂教学结果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试想,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的初中生来说,这种疏于管理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根本不在教师的“管控”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根本没有听讲,没有学习,更没有开动脑子积极思考,如此这样数学还能学好吗?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下校听课过程中.笔者深感当前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还比较严重。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新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理念的体现,已逐步被广大一线教师接受。  相似文献   

8.
程绍敏 《中小学电教》2011,(10):148-148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教学的低效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前进的目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才能够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作为教师要促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的策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很关键的一环是教师课前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常的课堂教学会出现如下问题:(1)教师对“大纲”认识不够,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灵活;(2)教学设计思路混杂不清,高耗低效;(3)教师  相似文献   

10.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短效”现象,仍在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低效运作的现象,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预设味”过重,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而我认为,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四十五分钟里,如果面面俱到,平均使力,就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为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紧扣教材知识点,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把握关键,选好着力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行为,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是较好地实现提问目的的提问,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认识力发展的提问.然而,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种种低效、无效的提问,直接影响着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章重新审视了一个课例,分析了其中将计算机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时出现教学低效的原因,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特别是教师的教学驾驭能力和“主导”意识是实现计算机有效支持数学教学的关键,并提出了实现计算机有效应用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调控手段,它联系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情感,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其心智,拓展其思维;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已成为体现教师课堂调节能力和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或是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即时地给予评价和赞赏,或是对学生错误的反馈立刻给予否定和纠正.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即时评价”会在某种程度上激励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体现教师权威的评判极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既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沟通,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提问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和重要方式,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提问”的教学功能,并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提问”.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依然存在,“提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情境如伺创设、学习方式如何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尤为突出。究其根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材文本的准确解读,“失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汤仲华 《物理教师》2001,22(4):13-16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仍受着“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存在着教师为分数、升学率而教,背离教育规律,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讲得多、灌得多,重知识轻能力等现象,高耗低效,“废课”占有相当的比例,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有必要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解,划分其类型,为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意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强化,但在合作学习的背后也呈现出课堂低效现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合作交流与教师合理指导的关系,教学活动与数学活动的关系,数学结果与过程、标准答案与求异思维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有很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李渺  喻平 《当代教育科学》2005,(20):37-40,50
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无法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中互动和交流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话。透视当前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有一种异化现象:即对学生的回答“充耳不闻”、“置之不理”,仍然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计划进行。事实上,学生的回答中蕴涵着极大的教学信息,教师应着力开发其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