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受理论首次提出并肯定读者的阅读主体地位,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和作者的共同创造;提出文本具有"空白"和"未定性"的特点,召唤读者开放式的解读;强调"期待视野",读者根据自己的前理解来实现文本意义的确定和具体化.这些理论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通过强化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构建一个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以此来实现人文主义的教学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略.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人们对书面材料认知、理解和吸收的过程。大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之所以普遍存在结构无序、流程随意、系统性差、规范化程度不高等弊端,主要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提问式分析方法仍统治语文阅读教学。并忽视了阅读教学就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里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其二,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两层意思虽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理解代替学生感悟的现状,提出"读者、作者、作品三元统一"语文阅读模式概念,并从教者角度阐述了如何去构建这种"三元统一"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时代人们的阅读必须迎接三个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成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那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呢?简言之,就是体现科学性、突出主体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6.
与阅读文本高效对话,是通向高效英语阅读教学的桥梁。尝试以"3+1"重身份,即"读者/学生/编者+教师"身份对话小学英语阅读文本:学着"忘却",以"读者+教师"身份触摸文本;转换"立场",以"学生+教师"身份体悟文本;跳出"桎梏",以"编者+教师"身份洞见文本,从而使文本解读更灵活、更精准、更深入,有效落实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7.
观点     
王俊鸣《“阅读教学”价值的认知——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一》 要正确认知阅读教学的价值,必须明确,阅读能力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阅读是读者自由地与文本打交道的过程,阅读目的和方式因人而异,它主要涉及读者和文本两个因素;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传道”,它主要涉及读者、文本和教师这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阅读教学面临着一场革命。就教学内容而言,由"作者主体论"向"读者主体论"转轨,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课堂调控而言,由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传统模式向师生互动情境转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将会带来教学史上的巨大革命,带给老师和学生以全新的理念。灌输式的教学、一"参"专制的传授模式,必  相似文献   

9.
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凡是语文老师都知道不轻松,高考语文每年都有阅读理解,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无从下手;对学生来说,更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无论怎么学习,都拿不到高分,其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新课改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另一方面,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论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阐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最初的反映论、模仿论到"哈姆雷特是作者的哈姆雷特"的作者理论,从"哈姆雷特是剧本中的哈姆雷特"的文本理论到"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读者理论,一直到"哈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如"阅读是应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教学理念?为什么要在阅读教学中强调对话呢?一、什么是"对话",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提出"对话"的要求"对话"一说本是文艺理论学中的一个观点。20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为"读者论"的现代阅读论在德国问世。这种  相似文献   

12.
谢小妮 《广西教育》2014,(29):45-46
正"阅读期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为"阅读教学建议"提出来,建议教师"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接受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的互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即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相互碰撞,在交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视野融合,意义随之而生。"阅读期待是一种心理暗示,具有动力功能、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一种从文字语言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即读者的心理体验过程。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是阅读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综合、联想,通过读中"悟"、"悟"中读,引领学生提升阅读质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朱作仁教授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  相似文献   

15.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当代诠释学将文本意艾的生成看成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等诸多要素"视域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也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握这一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无疑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绘画艺术中,画家通过对空白和景色的巧妙处理,表现含蓄的内容,营造隽永的境界,实现虚实艺术的和谐统一。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生动丰富的语言容易调动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带着读者走进独特的精神世界。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阅读教学也应借鉴绘画中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通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截取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新形式——读者剧场,结合"PWP"阅读教学模式,初步探讨其意义、作用,并举例在小学英语中"PWP"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留白"是中国绘画特有的构图技巧,它有助于吸引读者的眼球,调动读者开动脑筋,思考创作目的。通过研读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文本的"留白"现象,探究"留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是读者通过心灵对话达到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使课堂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沃土,让阅读教学洋溢灵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对话主要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张玉滔 《快乐阅读》2011,(23):67-68
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磨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的成败也是基本取决于阅读教学是否成功。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强调对字、词、句的分析,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语法功能层面,还应加强学生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及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学习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