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地位余明侠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十分复杂的人物,是非功过,集于一身。本文拟从近代铁路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陈述自己的某些看法。可以说,中国近代之有铁路,是与李鸿章的努力分不开的。在他的倡导下,开始用火车站代替驿站,用蒸汽...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铁路史上许多事件都与李鸿章有密切关系,经他亲手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铁路权几乎丧失殆尽;但他早期也曾为维护路权与外国侵略者抗争,为中国自建铁路而奔波努力。本文试就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与铁路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一、关于中外交涉路权问题外国资本主义侵夺中国铁路权的阴谋活动,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们的“主要野心是想使中国进入铁路时代,一半是为有投资的场所,一半是为深入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是铁路外债的首倡者之一并付诸实施.综观李鸿章主持举借的几笔铁路外债,都是商业借款,不附带政治条件,且轻息无折扣.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铁路筑路权、投资权的掠夺,与李鸿章的借款筑路思想,没有内在的逻辑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东铁路是中、日、俄三国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对中国来说,修路的本意是联合俄国抵制日本的侵略。然而,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起到抵御日本侵略的作用,反而给俄国侵华提供了便利。在中东铁路的谈判过程中,俄国政府为了迫使清政府上钩,使尽了狡猾奸诈之手段。对清政府来说,中东铁路的修筑是"联俄"政策的重大失误。李鸿章等高层决策者没有认清俄国人的邪恶本质,导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应该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5.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自强”、“求富“思想对晚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他的改革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电讯、交通、采矿、纺织、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创办轮船招商局.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倡议和实践。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军队开始走上近代化;他创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他建立了中国首例的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事业,开创了中国交通、电讯事业的近代化;他派遣了留学生,设立翻译局和各种技术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孙玮 《考试周刊》2012,(21):114+21-114,21
中国于1881年自建了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由于利用骡马牵引,被称为"马车铁路",高中历史课把其作为一个反面事件来讲述。本文通过对此事件的论述,说明"马车铁路"乃是由李鸿章提出,并非清政府要求。"马车铁路"是中国铁路起步的一个过渡,而且"马车铁路"在19世纪其实是一个正常现象。对于"马车铁路"应该用正确的历史观给予评价,不能讥讽。  相似文献   

8.
王霞 《文教资料》2020,(2):97-98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意识到铁路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二十万里铁路的宏伟计划。社会各界对此褒贬不一,并引起广泛的争论,不少人对其方案采取谨慎怀疑的态度。尽管孙中山的这一宏伟计划未得已实施,但他从宏观上阐述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铁路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安徽省历史学会、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合肥市社联、合肥市历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日至9日在合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史学工作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6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提出学术论文30多篇。这是解放以来第一次举行的全国性的李鸿章学术研究讨论会。会议围绕着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这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对李鸿章举办近代工业,促进中国近代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但具体评价意见却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越来越多的同志从中国社会近代化、中国走向世界、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十余年来中国铁路史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史是经济史研究中的新兴领域.十多年来,学术界对铁路史的资料整理和专题研究均取得丰硕成果,成果主要集中在与铁路发展有重要关系的关键历史人物、铁路外债问题、铁路与社会变迁等方面.此外,学者还对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概况特征也予以客观分析和评价.当然,研究中的不足显而易见,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