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4,(8):37-37
中学理科教学应加强科学本质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王云生在《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第11期上撰文认为,中学理科教师应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科书编写、课程教学和课程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探索、研究、改进、加强科学本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科学本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提升自身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理解科学本质教育的价值;②在教学中进一步增加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科学价值,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③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质疑、交流、论争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④研究和改进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而,它是学生在科学知能、科学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科学行为与习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科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素养教育的素材,《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相似文献   

3.
骆建江 《科学教育》2005,11(6):25-26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总目标,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而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特别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新课程《科学》在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现结合浙教版7年级《科学》第一册第二章《常见的植物》中的《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以下简称“蝴蝶”)这一节为例来谈指导科学探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余炜炜 《科学教育》2004,10(2):30-31
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的方法科学探究实验考查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动手做,考查学生的动手技能;二是动笔写,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管课程理念还是教科书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教版《科学》是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一体的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心目中“学习无用论”,“高分低能”,“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养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仍处于低水平现状;《自然辩证法》教学是提高高校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3年秋季开始.绍兴全市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在小学、初中的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标准下实验教材,尽管涉及的师生只有小学一、三、七年级,但新课程、新思想犹如一股春风依旧向整个教育扑面而来,特别是初中科学课程《科学》,更是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大亮点。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包含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科学素养的提高,最终要依赖于每节教学内容.依赖于每一位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思路,依赖于每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中的科学课程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而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包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得,还应包括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的熟悉,更不可缺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过程的体验和对科学事业、科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应以探究为核心。”然而当前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照本宣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以至于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自主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呢?笔者认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对过去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创新。笔者通过实践认为: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纵观近两年的课程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围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有的教师侧重于科学探究能力:有的教师侧重于学生情感熏陶;有的教师注重学生心理发展;有的教师擅长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对于科学教学因研究主题的不同,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体现现代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富有乐趣和挑战性,使我们的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使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科学探究性学习得到较好的体现和达成。  相似文献   

11.
林弢 《教学月刊》2006,(2):42-43
《科学》(7 ̄9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这实际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破过去以系统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科学  相似文献   

12.
1.课题。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2.设计思想。新课改、新理念、新模式、新课堂。面向每个学生,培养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理解。以此为依据,形成了科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如下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陆华君 《考试周刊》2009,(49):224-225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注定是现代教育的两大主题。新课标提出,初中《科学》课程应该体现科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教育是我们应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让学生真刀真枪搞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五个方面,本文以《乙醇》的课堂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进行STS教育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体现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真正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等,落到实处这—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一个“新”字,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模式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各科的教材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小学《科学》教材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教材从进行《自然》学科的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师在全新的课改呼唤中应如何实施《科学》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新综合课程《科学》的实施关键是教师。科学教材是体现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每个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 以元素周期表的科学思想启迪学生思维,并将这一科学思想运用到学习中去。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于一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师引领学生追求科学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后期以来,科学教育经历了探索时期、转型时期、课程改革时期和科学普及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注重知识体系”和“注重实际应用”两个维度之间呈“之”字形发展。近20年来,科学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科学教育应该为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服务,而不仅是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二是科学教育应该采用探究的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而不仅是对科学知识的简单记忆。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科学教育,以更有效地提高全体中国人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