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从学科建制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测度研究进行全面分析。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测度方法研究、测度案例研究、国外信息化测度研究的介绍与分析等方面对20年来的文献进行评述,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方向。认为20年来国内信息化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局限于测度的体系和指标,而对其理论和方法研究不足;对新趋势和新动向研究不足;尚未形成核心研究队伍,各学科的研究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借鉴;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外对信息化测度的认识,从六个方面讨论我国信息化测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方法、测度指标体系、法律和制度、能力构建、参与国际合作、参加国际评比和指标制定等方面提出我国信息化测度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国际核心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测度研究国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初,一个全球信息社会测度核心指标体系已经出台。文章从术语、指标体系的背景与过程、理论框架、指标设计和选取等方面对国际核心指标体系和我国于2001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与评价美国、日本等国学者关于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评价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认为我国公布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完善性,指标体系的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比美、日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和指标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测度的两大主流体系的分析,指出长期以来存在于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之间的理论“断裂”,并从测度现象的“同源性”、经济对社会的“嵌入”以及经济的社会形态三个方面,为信息经济测度与信息化测度建立起深层次的关联。以此为依据,提出社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必须构建在信息化概念的“整体性”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兰台世界》2016,(Z1):55-56
<正>一、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我国国家信息办于2001年出台了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自此揭开了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测度分析的研究。截至目前,15年过去了,学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效果如何,发表了那些具有学术前沿地位的文章,取得了那些成果,笔者做了一个初步统计。通过知网检索统计,目前关于研究档案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建设的文章计20篇,在题目中明确标有"测度"字样的计4篇,分别是朱健的《档案信息化测度指标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着重研究建立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包括6要素25项指标。即衣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和农村信息化环境。并采取Delphi法建立指标权重,计算出全国和各省市农村信息化指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君  杜伟 《情报学报》2003,22(2):222-228
本文探讨了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 ,并运用该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典型的传统行业———机械工业所属的 6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测量 ,并把所得结果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对分析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测度方法对其他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分析工作也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于信息化测度中信息资源相关指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翁佳  郑建明 《图书与情报》2007,(1):10-13,22
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和方法很多,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测度的买例研究。文章对其中涉及的信息资源相关指标作了分析,为信息化测度体系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息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回顾了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发展的整个历史,着重讨论了日本学者提出的社会信息化指数体系,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提出了更为合理的信息化测度指数体系,并以我国1987年和1997年为例做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付兵荣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3):49-52,17
通过对各种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力图较为全面地把握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社会信息化测度体系中的教育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信息化测度中采用教育相关指标的理论依据在于教育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社会人力资本和劳动者素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测度中常用的教育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档案法》“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中档案信息化十大热词与2000年以来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TOP40的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面向档案法律关系调整的新《档案法》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规定的关注点并不完全同于以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的档案信息化学术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慰慈 《图书馆论坛》2003,23(6):13-19,55
阐释了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信息化的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信息环境建设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信息化及其测度指标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化内涵的分析,认为图书馆信息化是依托信息化人才资源,以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内容,通过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综合体系。通过对其测度指标的概括描述,指出相较于被广泛重视的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研究,使用图书馆信息化来表述和反映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态势和图书馆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程度似乎更全面和恰当一些。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信息化应用的评价研究,基于对个人与家庭信息化及其应用概念的理解,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信息化应用评价研究成果,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从公众角度构建一个可以进行国际间比较的个人与家庭信息化应用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国家间、区域间或城市间的个人与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而推进中国的个人与家庭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信息化之信息资源测度指标构建及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信息化测度成为社会发展的研究热点。而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文章通过“驱动力——响应——影响——状态表征”这样的逻辑结构,提出了一个包含9项指标的信息资源测度体系。并且用SPSS12.0统计工具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0-2005年的信息资源指标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测度结果基本反映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推进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