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是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校内外协同育人的重要形式。高校应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路径,逐步构建定期化、多样化、时代化、平台化“四位一体”立体融合式实践育人体系,切实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职业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分析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文化类获奖成果推荐单位分布、完成单位情况及类别内容分布,得出职业教育助力文化传承成果的成效——彰显地域特色、多元主体协同、技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同时当前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路径面临着缺乏理论创新性、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缺乏融合性、专业教育与文化市场需求缺乏契合性等现实困境。基于此,职业教育助力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向应该包括:构建助力文化传承的良好生态、共筑“1+N”协同治理的资源平台、形成产教协同科学育人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是“互联网+”大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顺势而为的有效路径。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要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厚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底蕴;要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信息化载体,打造新型学习共同体;要深化馆校融通,构建协同联动的信息化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通。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具有深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现实价值。高校应坚持主动契合、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方式创新的实施原则,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资源,构建全员“以红育人”模式,打造全过程红色育人格局,营造红色文化全方位育人体系,最终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形成了以红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红色基因库作为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与资源,是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教材和“活”的课堂。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在现代文明的观照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历史证明,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的深刻内涵是展现“第二个结合”的文化新形态,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自觉,建设中华民族文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逻辑结构是把握意识形态要求,掌握传播规律,积淀成功经验;赓续红色文化创新路径是在构建红色基因库传播体系当中,运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庆红色文化资源优厚,红岩文化、抗战文化、三线建设文化、三峡移民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红色文化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感,涵养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应从构建协同育人、拓展课堂育人、丰富文化育人、创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育人等方面,探寻重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促进高校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提升铸魂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艰辛改革建设的历史见证与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内核和优质育人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赋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契合学生惯习养成需求、数字教育融合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红色资源数字化融入面临的教育空间局限、资源转化利用率低以及数字化育人模式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从多方协同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数字赋能立体化育人生态体系构建以及育人模式和评价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破解困境,优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宋显 《成才之路》2023,(31):25-28
用好红色资源,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体化、内容一体化和功能一体化等方面意义重大。高校应着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内容体系上构建红色资源的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选择中切实发挥关键课程育人、聚焦课程协同育人、探索实践育人、增强文化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合为宏阔的中华文化,以地域优秀文化育人,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彰显学校使命的迫切需要。建构以地域优秀文化作为地域文化育人的文化基础,以文化精神育人、文化传播育人、文化实践教学育人为载体,融汇于学校教育教学场域,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育人场域的实践取向的文化育人体系理想模型,以及构建以"特色文化课程体系——三元对接教育教学体系——渗透式育人方式"为内涵的文化育人体系实践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类高校的文化育人具有建筑行业背景和特色。为实现文化育人目标,思考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关系,探究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特色内涵和文化育人的契合路径,以及教育特色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筑类高校的教育特色融合文化育人的体系和机制。通过培养和建设特色文化育人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特色文化育人机制以及建设系统化的教学、管理等基层特色文化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建筑类高校的完整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筑类高校传承、弘扬和建设包括教育教学、制度、言行等方面的建筑特色精神文化,开拓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应用新时代媒体平台等文化载体,形成建筑类高校的立体化特色文化育人架构。教育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融合路径探究对建筑类高等教育落实文化育人,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具有探索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线建设文化是三线建设孕育出的思想产物,是红色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彰显,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高职院校构建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文化的现实路径,将三线建设文化融入学校内涵建设,既可以拓展立德树人载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又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推动新时代三线建设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是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沃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也是文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引擎.大学精神的弘扬、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大学应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发挥引领效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服务为依托、以对外文化交流为契机,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入实现文化育人的具体过程之中,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色出版文化是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养料,其中红色出版家、红色出版物和红色出版地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德育价值,对高职院校培养立场坚定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出版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双维度专业育人课程、创新文化传承育人载体以及拓展多方联动实践育人阵地等路径,将红色出版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出版专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红色出版文化的德育价值,有利于高职院校把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把专业特点转化为育人特色,提升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陈娇 《亚太教育》2019,(8):31-32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高校要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校园红色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将重庆地域红色基因注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红色文化课堂阵地、班团阵地、学生活动阵地、新媒体阵地以及社会实践阵地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养分、丰富的物质载体和优质的思想素材。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特征,阐述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并从“红色文化+党建”的育人工程推进、网络平台构建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在思想观念、操作形式、实现载体及育人模式上存在共性问题。构建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模式,需要把握坚持立德树人主线、聚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养、推进实践平台搭建、形成媒体开放共融五大关键问题。在实现路径上,通过明确价值导向,凸显航空文化育人特色;通过资源集成,发挥航空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平台构建,打造航空文化育人模式,可以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依托红色文化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无论是对于提升育人工作成效还是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红色文化的特点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红色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实现深度融合,进而为二者的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胶东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成为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动力,但二者融合过程中存在融合意识不强、融合载体单一、馆校互动不畅、应用场景受限、受众接受不佳等问题。立足胶东地区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师德培训新模式、营造情景体验新氛围和建立红色文化传播新格局等方式方法,将胶东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教师师德涵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更好地弘扬胶东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9.
湘鄂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湘鄂赣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凝练的优秀革命精神和文化传统,是湘鄂赣苏区历史记忆的馈赠,也是思想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结合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思政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高素质培养要求,以湘鄂赣红色文化为学习载体,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分析价值效应,探究育人路径。带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深化政治理论认知、固化理想信念、转化内生动力,创新嵌入式、情境式、多元化专业教育方式,拓宽思政育人路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协同发展构建优良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20.
红色档案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凭证,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有力见证。以漯河市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实践为基础,从构建制度体系、充实资源体系、打造协同体系、丰富利用体系、夯实人才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漯河市红色档案资源体系,以期把红色档案资源保管好、利用好,把红色文化弘扬好、传承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