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小牧 《海外求学》2004,(12):42-43
自去年11月,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调整赴日留学政策以来,中国留学生赴日本求学的难度相对增大。据日本有关媒体报道,4月12日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汇总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4月申请入学的外国留学生签证率不足五成。而其中中国留学申请者的签证率则跌至26.6%。  相似文献   

2.
关于近代内蒙古赴日留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喀喇沁早期留学生。对于后来的赴日留学生研究,关注到喇嘛留学生的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公开的史料。在此利用日本方面的有关留学生史料,着重讨论1938年5月11日抵达神户的18名来自内蒙古及毗邻东部地区的喇嘛留学生以及他们在日本的生活,从而揭示日本京都净土宗知恩院利用喇嘛教侵略内蒙古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据北京樱知叶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资深留学顾问提供,进入2003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入国管理局提升了日本留学签证的把关尺度,2004年赴日留学的签证率有所下降,赴日学子因而面临严峻的局面。 其主要原因: 1.在日留学生已达到日本文部省计划的招收海外留学生的人数,现已达到13万人; 2.在日留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某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基于以上两点,日本政府做出了相应的留  相似文献   

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13年3月1日报道,2012年,赴加拿大留学生人数超过10万人,创历史纪录,较2004年增长40%。加拿大希望吸引更多国际留学生。一方面,留学生可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加拿大所需技术移民的潜在来源。加拿大政府报告显示,国际留学生每年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是根据中日两国政府协议,由我国前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于1979年创办的。这是日本政府与别国政府合办的第一所培养赴日留学生的专门学校。教师由中日两国政府分别选派。我国政府委托东北师范大学选日语及英语、数理化、计算机等配课教师,并负责全部行政经费;日本政府委托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为了向日本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中国政府派遣了大量学生赴日学习。清政府派遣海军留学生赴日学习,始于1905年,此后又于1906年、1908年派出两届共100余人赴日学习。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也曾派出少量的留学生赴日学习海军。尽管这批海军留日学生人数及其影响远不及当时留英、留美海军学生,但是作为中国海军留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他们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成为海军参加此次革命的主力;参与近代海军的日常教育与训练,特别是参与东北海军的组建与发展,对东北海军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他们之中许多人还参与中国海军战略战术的建设与探讨,对中国近代海军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赴日留学生的摇篮回眸历史,一些重要的决定总会在随后的岁月中彰显出它不同寻常的意义,并由此改写很多人的命运。1977年恢复高考便是其中之一,当被“文革”耽误的无数有志青年跃向“高考”这个“龙门”时,实力、机遇、运气等诸多因素使得一部分人成为幸运儿。现任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以下简称留日预校)校长的李若柏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正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得知有机会参加高考时,他选择了日语专业。在东北,  相似文献   

8.
2004年,各国针对中国学生的留学新政策纷纷出台,例如荷兰留学新政策中除了要求中国留学生必须要有NESO证书的认证外,还对中国留学生的国内雅思成绩有了明确规定。日本对中国留学生除了语言能力明确要求日语二级外,还要求申请留学和就学人员提供过去3年间年度收入证明和载明收支明细的存折复印件。而在澳大利亚,今年的留学新政策中又增加这样一条:凡年满16周岁的境外学生申请赴澳留学必须参加IELTS考试。种种迹象表明,2004年留学门槛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2006,(12)
2006年是留学回暖的一年。各国在欢迎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对留学生的质量进行着更加严格的把关。近日各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与海外教育机构代表汇聚一堂,介绍了各国2006年的国际学生政策以及2007年的留学趋势。日2006年只有半数获签日领馆教育领事锅冈崇表示,1983年,日本还只有1万名外国留学生。此后,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赴日。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0万人。2006年,有近12万名留学  相似文献   

10.
华增 《海外求学》2004,(7):18-19
荷兰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福利国家之一,长期以来荷兰政府对教育采取扶持政策,荷兰高等院校每年都能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荷兰高校的收费水平通常低于提供同样教育的其他欧美学校。与美英等热门留学国相比,荷兰政府在吸收海外留学生方面持谨慎态度,但荷兰政府对留学生的政策却非常优惠。  相似文献   

11.
《海外求学》2004,(7):12-13
“Neso证书”全称“Neso Certificate”.是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Nuffic)在中国的代表处(Neso Beijing),为中国学生赴荷留学申请的真实有效性做出评估后出具的证书。从2004年2月1日开始,中国学生申请就读荷兰高等院校按新的申请条件进行,都要注册这个对英语水  相似文献   

12.
宋柏林 《神州学人》2004,(11):19-19
近年来,我赴日留学人员大幅增加,特是自费留学人员的增加更为突出,已经达到学人员总数的 95% 以上。据统计,截至 200年5月1日,在日中国留学生(以学习专业目的,在大学、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学习者为70814人,占日本外国留学生总数(10950人)的 64.7%。由于赴日留学、就学人数短期内剧增,之日本的经济持续萧条,致使接受留学生的件非但未能得到充实和改善,反而有逐渐恶的趋势。同时日本对外来留学人员勤工俭学间的限制,使部分学生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经压力,给安全问题留下隐患。据有关部门计,在日中国留学生的犯罪人数明显增加,犯罪最多、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3.
清末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政府派遣大批学生赴日游学,分官费生与自费生,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筹措。留学生的身份不同,所得学费亦有别。同时,清政府试图通过对留日经费的管理来约束留学生,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年八月,周韬甫夫妇赴日留学。周夫人徐毓华原有肺病,到东京后不幸于十二月十二日病逝。十八日在清国留学生会馆开追悼会。到会的中国女留学生共十三人。由林宗素读祭文,秋瑾等相继演说,内容主要是争取女权,妇女也要为救国救民作出贡献。演说后,女留学生共歌一曲,并在会馆后面空地上摄影留念。乙巳正月(一九○五年二月)出版的《东京留学界  相似文献   

15.
陈滔伟 《神州学人》2005,(10):26-27
根据2005年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去年的总出国留学人数约为11.5万,其中赴韩国3000人,赴日本1.1万。另据统计,目前在韩中国留学生为8900多人,在日中国留学生估计已超5万。与中国在韩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在华留学生却已多为4.4万人,占外国留学生在华总人数的40%。如此现状让笔者甚感疑惑:诚然,中韩留学生交流史远不及中日留学生交流史那么长久,但韩国作为与中国有着同样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度,作为科技发达水平可与日本抗衡的亚洲强国,作为有着丰富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国家,为什么没有像日本那样成为对中国年轻人很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国呢?日前,笔者随教育部代表团对韩国教育部和延世大学、首尔国立大学(原汉城国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八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了访问,对中国赴韩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名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与江苏省苏州中学于2004年2月签定协议,将苏州中学指定为早稻田大学的“生源基地”。苏州中学的毕业生如通过早稻田大学的英语考试和面试,将被直接录取到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留学。第一批留学生可望于2005年4月赴日。  相似文献   

17.
下面是衢州中专的张翼同学赴日本留学后写给母校的一封信。张翼同学是浙江省教育厅同日本静冈县教育委员会2004年度“亚洲之桥”项目公派赴日留学生人选。中日“亚洲之桥”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派遣1名职业高中在校生赴日本职业高中进修学习1年。张翼的学习时间自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居住在日本居民家中,所需一切费用由日方提供。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视窗     
2005年起中俄将增加赴对方公派留学生名额 根据中俄双方教育部的协议,从2005年起,中国与俄罗斯每年将增加赴对方国家留学的公派名额。根据协议,双方每年增加100个赴对方国家留学的公派名额,到2008年,双方互换的公派留学生人数将达到500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出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近20年来,共有58.2万留学生赴103个国家和地区留学,其中已有16万人学成回国。同时,来华留学生数量目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据最近统计,共有来自170个国家的8.6万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员日渐增 多,这个欧洲小国也越来越为大家熟 悉。目前,中国在荷兰的留学人员约有 8000余人。 荷兰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中 国留学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