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心,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时期、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心,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既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原则,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方法论原则。学习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转变观念,关键是勇于实践,目的是加快发展。作为农业财政工作部门,在理论上,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科学发展的主动性;在实践上,要通过支持建立农业保护制度促进农业增效,通过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通过支持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发展。结合陕西财政支农工作实际,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统筹兼顾,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促进增收,才能加快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素质问题,根本出路在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工作,千方百计搞好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安危.新农村的建设与实现,最终要靠农民,而且是新型的农民自己去实现.那么,何谓新型农民,应如何发挥新型农民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战略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一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方面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接照新均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走出一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部农村工作的目标,集中体现于农民收入。目前尚存在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加入WTO又使我国农业面临世界市场的强有力挑战。因此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帮助广大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9.
对临沂市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临沂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显滞后,农民意识落后,观念陈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运作机制不健全,农民靠农业增收的后劲不足;农村资金外流,生产资金短缺。因此,要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提高社会发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构建农业科技新体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农业问题,实现农民增收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部农村工作的目标,集中体现于农民收入.目前尚存在制约农民增收的诸多因素.加入WTO又使我国农业面临世界市场的强有力挑战.因此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帮助广大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汉中市于2003年12月召开了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城经济的新思路:抓好“三个重点”,完成“思四项想推进”,实现“五个突破”。“三个重点”。一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绿色种养业、绿色食品业、绿色中药业、绿色旅游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狠抓专业建设;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使农村新增劳动力和青年农民都能掌握必要的实用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三是实施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全市计到2005年末,输出劳动力50万人次,通过培训,实现培…  相似文献   

13.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从哲学意义上看,农民与农业、农村属于主客体的关系,农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农业、农村则是客体对象。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统一,要受种种限制,其中主体自身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确认识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念文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3):54-55,5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创新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农业和农民多予少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农民问题的首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靠农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加大农民非农收入比例。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问题要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平衡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相互关系等诸多因素来分析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三农”问题及农民增收同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把传统农业改造为市场化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是促使农业质变的核心问题。只有实现了对传统农业的市场化改造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才能确信农民的增收有了基础。发展城镇化建设,用城乡统筹一体化去拉动农村发展,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城乡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乡镇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大有作为,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周恩来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对"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农业问题上,周恩来坚持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主张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重视科技兴农和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成果.在农村问题上,周恩来坚持各行各业都应该面向农村,为农业服务;统筹兼顾全国人民生活,适当安排城乡建设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实现农村全面发展.在农民问题上,周恩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关心农民生活,心系农民困苦.  相似文献   

20.
甘肃农民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和国家财税政策调整等都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甘肃省农民增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应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甘肃省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之一,与工业强省地位并列。甘肃省农民增加收入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素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