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现阶段我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发展缓慢,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农民的就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远程教育院校应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行列,参与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参加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技能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出的务农技能,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劳动者素质低和科技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瓶颈。建设新农村应从培养新农民入手,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是建设新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农民、农业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建立新农村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5.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农村居民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是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农业的总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方面,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中,除做好村容、村貌的整体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化素质,更新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科技管理水平,培养他们成为新农民,才能宴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农广校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充分发挥体系健全、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以远程教育培训体系为依托,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科技培讥和多层次的学历教育,为提高农民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农广校是符合国情民情、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是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那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广校应怎样发挥自身的作用呢,笔认为应该实施“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农业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它对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要做好这些工作,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来源于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业技能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靠农业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0%。农业劳动整体素质低下、农业高素质人才缺口明显的状况已经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认识,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和普及农业职业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农村、农民、农业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的倾向,建立新农村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实现新农村建设重要任务“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业剥夺农业,资源配置城市偏向,削弱了农业自我积累的发展能力;农民受歧视,不能享有平等国民待遇,导致农业、农村经济失去发展平台;造成城市化滞后,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滞留农村,同时又使农村人才匮乏,使整体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小生产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创业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盐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扶持力度,抓好电商产业园的建设,加强农产品的营销策划,注重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新模式,加快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农民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和国家财税政策调整等都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甘肃省农民增收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应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甘肃省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之一,与工业强省地位并列。甘肃省农民增加收入要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素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扩内需"是我国反危机四大政策之一,扩大内需,农村潜力最大。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南平模式为农村应对后经济危机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其一,积极开辟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其二,通过培育新型农民,解决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其三,实行互动联动,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投资需求,改善民生并促进消费;其四,加强商品流通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大理市7个自然村1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样本,在分析大理市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特征的基础上,就劳动力转移对大理市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大理市农业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若转移人口超过临界点,势必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效应较突出,但就对农村生活而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为此提出通过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01~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构成情况,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是农业收入、运输业收入、牧业收入、建筑业收入和批发商饮业收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应调整农业结构,构建高效农业体系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对农民收入的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保定市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其中贫困地区成为保定新农村建设的“短板”。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进一步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机会,应加快改革和创新保定市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制度,建立符合贫困地区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的共赢。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关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破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对将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拉动内需,促进民生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贯穿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全过程。因此,“十二五”期问,菏泽市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现阶段构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同一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不现实的.本文结合甘肃省的客观社会环境,以永登县为例,根据农村居民的具体类别,探讨针对失地农民、务工农民和普通农民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结合其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能够积累较多的经济资源,进而促进旅游基础设施与软环境的建设,协同品牌效益的外部性使得乡村旅游的服务提升,客源增加,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