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谈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中国古话也说:“树活皮,人活脸。”每个人都有面子,学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
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极为重要的改革。许多学校引进“竞争机制”来改革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其中,有成功的,也不乏失败后重吃“大锅饭”的。为何同样的故事,在农村及其乡镇企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学校的成功率却低得多?真中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教师有着不同于一般农民和乡镇企业职工的心理特点。据笔者长期观察,教师的这些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三强一弱”:具有极强的自尊心,爱面子,一目自尊心受到挫伤,那么不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与改革产生对立情绪;舅有极强的民主意识,大凡涉足到全体教工团县利益…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诉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足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除了年纪小一些外,他们不比成年人缺少任何东西。作为教师,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以分数当作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使他们始终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信任中.他便学会尊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怀疑中,他便学会自贱。毋庸置疑这是真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的内驱力。为此,教师应采取如下策略:1.人格平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三尊重”: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做挫伤学生自尊心的举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要求与选择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正确的引导,经常与同学们一起总结得失,修正目标等行为就是“尊重”的具体表现。2.师生关爱。关爱是师生关系的情感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两课”的教学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两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两课”的实践环节,改革“两课”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面子视角分析中国小学生手册中教师评语的礼貌现象。按体裁特征,将随机收集的教师评语语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报告的形式,大部分以“该生”开头;第二类是信件的形式;第三类是诗的形式。然后,以定性研究为主,从面子视角对教师评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二类的教师评语,以信件的形式,包含较多的礼貌策略,能更有效地保全学生与家长的面子,有助于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静 《福建教育》2005,(9A):54-54
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个性、有自尊心,、有自信心、有自我意识的人;意味着为学生构建一个民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成为课程动态生成的实践主体。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避免猜疑学生,因为.信任学生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而爱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良好师生感情的基础,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建就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常讲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些固然重要,其实学生更加珍重的,是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最不堪忍受的,除了教师伤害自己的自尊心、侵犯自己的人格以外,便是教师的偏见、不信任。持偏见、不信任,既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那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这样,再多的教育都难以奏效。故教师“相信学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当堂罚站”导致小学生自杀:师生信任危机不容忽视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在福建省海龙市…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进行数学教学,首先要做到“三境界”:授人以业;授人以法;授人以道.其次要做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结论与方法论相结合.第三,要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辨异;判美析理;鉴赏力强.此外,教学中还要注意上好第一堂课,并及时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师德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春秋末期,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师德规范;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并强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此作为从教择师的标准;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明确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2.
曹老师: 您好。在您描述的案例中,您的行为在以下几方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第一.您能从众多的手绢中发现浩浩这条手绢的“与众不同”之处;第二,您虽然对这块“奇怪的小手绢”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做法上能注意到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第三,围绕这块“奇怪的小手绢”引发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年度考核结果出来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喜”固然开心,毕竟这是学校对自己一年工作的肯定;但“愁”也要慎重对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年度考核是有名额限制的。仅有的几个“优秀”指标相对于整个学校教师来说,只能是“僧多粥少”,是无法满足所有教师需要的。为此,作为落选的教师就应该平静地面对现实,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考核为“优秀”,而怨天尤人,怪同事,怪领导,否则,只会徒增无谓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教育絮语     
教育絮语教师天职:自化化人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天职是变化,自化化人”。教师要“自化”.就要严于自律,明于自知,勤于自学,精于自业,敢于自先,勇于自进,简于自奉,乐于自献;要“化人”,就要对学生施以严父之教,慈母之爱,益友之助,良师之育,坚持以情暖...  相似文献   

15.
《红领巾》2008,(10):25-25
小帅的确是有些爱慕虚荣的。人呢,都必须有一份自尊心.但自尊不能过分,一过分就成了虚荣,这对一个人的心理是很有害的。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虚荣就打肿脸充胖子,这不就像那个没穿衣服的皇帝一样吗?最终反而弄巧成拙,丢了面子。虚荣心甚至会让我们变得冷酷、偏执,就像小帅。  相似文献   

16.
在饭店经营管理中,员工的“面子”心理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分析了饭店员工“面子”心理特征和重视员工“面子”心理的积极意义,并从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面子”观念、维护员工的自尊心、帮助员工提高社会形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满足饭店员工“面子”需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那么,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应当怎样尊重学生呢?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有教育家说过,人们赖以自立的永远是智慧、良心和尊严。可见,自尊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能以训斥、谩骂、挖苦、讥讽、轻蔑的语言或简单粗暴有损自尊的方法去对待学生。著名教育家苏灵扬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我上初中时曾写过一…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五忌”汤鹤鸣(江苏丹阳教师进修学校)一、忌严训狠斥学生偶有缺点乃至犯错误属正常现象.若班主任一时心理失衡,情绪失控.对这些学生严训狠斥.导致的后果难以预料。严训狠斥的做法是颇愚蠢的不智之举.要尽量调适心理,控制情绪让学生保住面子。要多点人...  相似文献   

19.
许春华 《甘肃教育》2008,(11):64-64
王蒙先生“自恃”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在孙子面前往往“好为人师”。孙子有时候语文不及格.他就十分奇怪:“语文怎么会不及格呢?”想不到孙子根本“看不起”赫赫有名的老爷子:语文“你讲不了.你根本就不懂”。这自然大伤大作家的“自尊心”。于是,他要孙子拿几道师目出来。结果是,大作家终于“败下阵来”。“败下阵来”的,相信决不会是王蒙先生一人。  相似文献   

20.
刘时全 《云南教育》2007,(B09):46-4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关怀和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全面成长。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教师角色进行了多种分类的描述:知识的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榜样;心理治疗学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兼职”太多,教师“多变”,教师“责任重于泰山”.教师是难解的“多元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