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雯 《兰台世界》2019,(11):61-6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从档案视角来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承载着各民族的人文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本身就是一笔藏量巨大的档案资源。就此提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档工作,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这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档案资源宝库,拓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档案学会于1987年11月1日至5日在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料评述学术讨论会,共收到37篇论文。这些论文来自14个省、区和2个中央级档案馆,主要涉及14个少数民族(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13个少数民族中占10个)。论文大致可分两大类型:(一)档案史料评述文章,共26篇,其中综合性评述10篇,大部分是评述一个民族或一种民族文字档案史料的,也有评述一个省、区各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的;专题性评述16篇,有评述一种类型、一个全宗档案的,也有利用档案论述专门历史问题的文章。(二)少数民族档案工作研究文章,共9篇,其中有写一般经验体会的,也有关于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历史和档案馆工作的文章。此外,还有关于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研究和建立民族档案学的2篇文章。 论文中关于档案史料评述的占很大分量。《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初探》一文,对云南全省24个少数民族的档案史料作了综合评述,从档案史料的形成、种类、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了云南省多民族档案史料种类、内容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形态的多姿多彩等特点,指出了这些档案史料的历史价值、科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云南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曾大力呼吁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抢救和保护。如今由云南省档案局完成的科研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与保护方法研究》,建立了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模型,为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各民族记忆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年11月11日,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通过了该项目的评审,认为项目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要求,丰富了档案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 云南自古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历史文明。保存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今曲靖)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档案——《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与汉族历史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研究宋代书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和个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活动、问题的历史记录.傣文历史档案、纳西族东巴文档案、彝文档案的内容宏富,载体多样.本文旨在对这三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史料作一简要概述,同时揭示其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发展,以及遗存至今的珍贵的民族档案.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碑刻档案是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其利用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已被人们认识。本文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碑刻档案的征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征集对策,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征集机制。对保护与抢救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档案》2007,(10):25-27
编者按: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的衍化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以风格迥异的民族服饰最为显著.为充分挖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档案系统职工文化生活,云南省档案局于2007年上半年举办了全省档案系统“云南民族人物与服饰“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工作中的成就及其流失严峻的现状,从历史研究和现实开发角度全面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珍贵价值,力求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和抢救力度。  相似文献   

9.
2010年,云南省作为国家档案局开展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紧紧围绕云南省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全面开展了抢救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档案工作。目前,省档案局馆已完成首批对阿昌族、布朗族两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数据库。云南省按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收集和记录少数民族发展进程和文化传统为重点,采取征集、  相似文献   

10.
一、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少数民族文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 建国前,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字知之甚少,1960年8月,国家档案局在呼和浩特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档案工作的五项基本任务,才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字档案工作的迅速发展。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写及后来民族民间十大集成系列丛书的出版,抢救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  相似文献   

11.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的抢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现实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定义、类型、特点等基础理论,以此引起学术界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视,推动云南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友言在先     
华林 《兰台世界》2018,(12):10-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各个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少数民族档案,成为了国家档案财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蕴藏有丰富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这些档案文献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土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宗教和民俗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7日,全省哈尼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业务培训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举行,普洱、红河、西双版纳和玉溪4州市14个县档案部门分管少数民族档案征集工作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共40余人参加培训。省档案局副局长龙岗以及元江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统战部部长白文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龙岗副局长作动员讲话。他指出,少数民族档案是云南民族历史研究最可靠的资料,是开发  相似文献   

16.
论文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论述云南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问题。通过阐述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的意义,分析实物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7月22日,云南省档案局局长黄凤平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2011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每年一次的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自1992年至今已举办了20次,是海峡两岸档案界最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会。1995年8月,该学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是当年云南档案工作中的一大盛事,此后云南也先后派人参加过会议。但随着相关工作的滞后,我省已多年未能参加交流。近年来,云南省档案局从守护民族记忆,传承民族文化的大局出发,积极开展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的抢救保护工作,在工作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经验。此举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和各省档案同行的赞誉,黄凤平局长也应邀参加了今年的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努力守护民族记忆积极传承民族文化——云南多元民族档案工作的行与思》的学术演讲。演讲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点评嘉宾刘越男对黄凤平局长的演讲进行了精彩点评;演讲主持人、北京市档案局局长陈乐人也对黄凤平局长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期刊载此演讲报告,旨在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云南近年来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档案工作及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宝贵的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依然面临着严重流失的现状。本文深入分析了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缘起"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音",云南各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以多种原始形态流传的多元民族文化,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文明,成为璀璨的民族记忆瑰宝。近几年来,云南省档案局重点围绕本民族第一个厅级干部、第一个处级干部、第一个大学生、研究该民族的著名专家学者、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开展少数民族档案征集及口述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