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1,(11):98
安徽经视的资源优势一提起安徽的电视媒体,人们第一反应自然是安徽卫视,但在安徽本地市场,安徽经视的名声和影响力并不在卫视之下。近三年,安徽经视的收视保持大幅稳定的增长,奠定了其江湖地位。尤其在2010年,安徽的媒介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多年累积和沉淀,安徽经视实现全面爆发,收视和影响力大幅度增长,成为地面媒体当之无愧的王者之师。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首届品牌媒体高峰论坛召开,评选出中国媒体100强,其中包括“中国十强电视品牌媒体”,东南卫视与央视、凤凰卫视、华娱卫视、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十家强势媒体荣登此榜。认真分析这十家登榜媒体,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共性之一就是品牌具有鲜明的个性,东南卫视的个性品牌就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视媒体已进入产业化发展时代,面对新媒体发展态势和频道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体的运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卫视频道是全国省级电视媒体力保的重点,是电视产业带动的龙头。本文从节目、管理、服务、运营几个方面,论述和探讨安徽卫视频道运营策略,并提出了频道产业化运行的思路和构想,期望能引发大家对频道整合运营的关注和重视,探讨出一条适合电视媒体发展的频道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永连 《视听界》2004,(2):22-24
2003年10月,跨区域定位的上海东方卫视全新推出, 东方卫视不是原上海卫视的简单翻版,而是上海文广依托上海广电资源优势彻头彻尾重新打造的全新品牌,作为上海对外突围的旗舰,引起业界强烈关注。与东方卫视一样, 2003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争议的省级卫视还有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2003年是湖南卫视聘请媒介顾问公司对节目和营销策略大调整的一年,年初湖南卫视进行全新改版,大打电视剧牌,迅速扩大了湖南卫视在全国及全国市场上的收视份额,带动了广告创收的节节攀升。2003年安徽卫视广告创收突破5亿,稳居全国十强之列,全国知名媒体纷纷关注异军突起的电视“淮军”,“安徽电视现象”成了继“湖南电视现象”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电视现象。随  相似文献   

5.
传媒数字     
《现代视听》2012,(9):2-3
全国有线电视数字用户突破1亿"TV地标(2012)"中国电视媒体覆盖传播力调研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有线电视数字用户已突破1亿,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达62%。安徽卫视被评为"TV地标(2012)"电视媒体覆盖传播力第一名。江苏、浙江、深圳、北京卫视分列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二至五名。天津、重庆、甘肃卫视获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最具成长性频道,云南卫视获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最具地域特色频道,山东齐鲁频道获最具覆盖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黄未 《视听纵横》2007,(1):51-52
近年来,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湖南卫视一骑绝尘,安徽卫视剧行天下,我们浙江卫视也不甘寂寞,凭借"七剑出江南"的豪情成功地搅动了电视市场,但搅动市场之后如何真正夯实基础、稳定市场,如何真正成为电视媒体竞争中具有话语权的强势的领跑者?这是摆在每一个浙江卫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省级卫视收视份额的博奕风起云涌。电视媒体品牌竞争时代的"差异化"定位成为各省级卫视的战略抉择。广西卫视主打"女性频道"品牌、江苏卫视坚持走"情感路线"、安徽卫视和湖南卫视则以"电视剧大卖场"和"快乐中国"的口号响彻中国。"打造特色"成为省级卫视建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自制剧播映扬长避短之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磊 《视听界》2011,(2):44-46
新版《水浒传》遭遇网络盗播,损害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山东卫视等上星播出台的利益。其实网络盗播巳不是什么新鲜事,鉴于国内版权保护的现状,笔者认为,此类事件将进一步促进电视媒体展开自制剧生产,因为自制剧是惟一不怕盗播,并且欢迎盗播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开始,谈话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已经存在了近20年左右,在娱乐、游戏、婚恋节目占据各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的当下,谈话节目凭借其特有的优势依然矗立在北京卫视、安徽卫视等主要省级卫视的平台上。谈话节目以其节目形态的可延展性、话题的故事戏剧性和传播形态的优势在当今竞争日趋惨烈的电视市场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9月28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TV地标(2011)电视媒体覆盖传播力调研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巡视员杨杰、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等领导及嘉宾到会祝贺。调研结果显示,安徽卫视获得了省级卫视覆盖传播力第一名,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分别获得第二名、第三名。深圳卫视、湖北卫视、贵州卫视获得最具覆盖传播力成长性卫视,山东齐鲁频道获  相似文献   

11.
王晓楠 《声屏世界》2012,(1):154-156
2011年11月21日,以"凝新·剧力·创未来"为主题的安徽卫视2012年资源展示暨广告征订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企业客户、代理公司、行业专家及媒体精英等近500人热情参与,中广协电视分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金国强应邀  相似文献   

12.
又到一年如火如荼的推介季,看到包括央视、省级电视台、省级卫视等在内的中国电视媒体的中坚力量在市场上的活跃表现,我们很庆幸对于众多的广告客户来说,电视媒体仍然被视为企业营销传播的重要平台,甚至说是首选平台。这说明在经过近些年互联网带来的营销革命浪潮之中,电视媒体人找准了自身的定位,积极地与新媒体和新技术融合,不断创新着经营理念和手法,让广告主对媒体的价值更加认可,对其未来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的是,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唱衰电视媒体的声音。但在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大军之中,电视媒体却是大放光彩,权威、科学的声音不断通过电视媒体发出。本文通过分析央视、卫视、地面频道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具体做法,研究电视媒体的传播效能,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风起云涌,卫视频道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十多个省级卫视为了争夺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围绕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民生新闻等展开博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娱乐泛滥、电视节目同质化、高端题材少有媒体介入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体特别是卫视(本文特指人们通常理解的省级卫视)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品牌意识和实践水平正日益提升.品牌价值观表述是品牌的核心,随着电视媒体品牌化运营日渐成熟,处于第一梯队的卫视在品牌化摸索中渐次确定了各自品牌价值观.“快乐、幸福、梦想”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价值观表述.本文以这些表述为一个有趣的观察国有媒体市场化的一个面向,从而透视卫视品牌价值观背后的演进逻辑、品牌价值观与其主流媒体定位之间的悖谬关系,展示了国有电视媒体复杂的生存情境.  相似文献   

16.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17.
面对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传统电视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应该重新审视行业本身的核心优势,实现电视媒体新的发展。本文以哈哈炫动卫视《全能脑力王》节目为例,探讨了新时代在大家关注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传统少儿电视在科创教育领域所开展的有效尝试,通过系统化的思考和项目实践,提出了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传统视频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助力线上教育,努力打造教育生态品牌,让电视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丁怡 《新闻世界》2014,(7):66-67
电视主题报道,是当前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但长久以来,我们的主题报道由于形式生硬,说教味太浓而被观众诟病。本文试结合2013年央视及安徽卫视有关"中国梦"的报道,探讨新形势下电视主题报道的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节目是电视媒体的终极产品,也是电视媒体竞争力之关系。作为省级电视台整体实力代表的卫视频道节目,其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贵州卫视作为省级卫视中的一员,在节目体系构建和定位上也经历了艰难探索的过程。本文力图从对贵州卫视当前节目体系形成的源流和内涵方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原有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试图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来探讨2005年在多元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的博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供电视媒体工作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