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向前走了很远,才回头。旧时光是个美人,温软娴静,眼深如潭水。我们追溯的时候,就为她画眉。她的眉太淡,面容太模糊,如何敌得过岁月稀释、情爱挥发。  相似文献   

2.
小区一处摆着一段蛇形的圆管,长约5米,直径10厘米左右,常有小朋友在上面走。有天晚上,女儿周周跟这根圆管耗上了。那天,她迫切地想把圆管走好,她曾顺利地在上面走过。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非常在乎结果的时候,结果往往难以顺利得到。周周一遍遍地在圆管上走,可没有一次成功,她烦躁地说:妈妈,我总是走不好……我对她说:你知道你为什么走不好吗?因为你太着急,太想成功,所以你才走不好。你试试什么都别想,只是好好地走。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读了一则故事:有个地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却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了。贪心人“走不回来”,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他们不贪,可是也走不回来。一天,我想做一张贺卡,请一位朋友帮忙,材料已经选好了,我正准备剪时,她说家里有一些更好的材料。于是,她回家翻箱倒柜地找了一遍,后来,才想起来要找的书放在地下室里。书拿上来了,她却嫌书太脏,就拿抹布擦净,又看抹布太脏,就去用洗洁…  相似文献   

4.
学琴     
有个小女孩5岁开始学琴,她的父母为买琴、付学琴费背了债。从此,女孩把学琴看作是一种责任、一种负担。每天下午,她要钉在琴凳上,练两小时的琴。女孩觉得一遍遍的练习太枯燥,时间也过得太慢。弹琴、做作业占据了女孩全部的业余时间,她常常看着别的孩子开心地玩闹,心里既羡慕又委屈,可学业、弹琴都不能放弃,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乐趣。寒来暑往,女孩渐渐长大了。一次,她翻阅一本音  相似文献   

5.
瞬间的灵感.成功的尝试 还记得那是三月份的一个星期四.我正思考着这个周末该给孩子们布置点什么作业:还是照搬书上的数学题,让孩子们一条条地再做一遍么?——这也太没创意了!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是啊,总得有点让孩子们感兴趣的特别的作业吧,一边想一边走,就已经到了教室里。  相似文献   

6.
旧时光书店     
蔡小曼 《初中生》2014,(35):28-29
沧小眠匆匆忙忙地走着。天色已暗,她必须快点到家。路过繁华的商店她也没有犹豫,只是注视着前方疾步而行。直到有些疲倦了,她方才放缓脚步,轻轻地喘息着,眼角余光无意间瞥见一家书店。看起来不太起眼,挂着一块木质的匾,十分简朴,上面有力地镌刻着几个秀气的字——旧时光书店。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它的装修也是那样朴素,朴素得甚至略显寒碜,真是不如其名那般的文艺啊。沧小眠叹道。  相似文献   

7.
苏佳琳是我关系最钢(比铁还硬)的朋友,也是全校赫赫有名的“铁榔头”兼校女子排球队队长。在我们学校,要是问谁的学习成绩最棒,可能没有几个同学知道,但说起苏佳琳,全校人都知道。看她带领的排球队员个个都那么风光,我也萌动了“入伙”念头。想不到苏佳琳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你要吃得苦耐得劳,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问题!”训练的第一天,她让我面壁练球。她一边示范一边说“:首先得练好基本功,你就面对墙壁发球、接球,注意用力要均匀。今天下午至少得给我练50遍!”50遍就50遍,50遍有什么难的,100遍也不在话下。谁知刚发出第一个球,…  相似文献   

8.
我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老师,但最使我难忘的是小学时的班主任——廖永萍老师。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每当下课铃一响,她总会说:“我知道再讲下去,你们会听不进的,对不对?”我们笑了,她也笑了,随着一声“下课”,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了教室。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她这样做,的确太伟大了!她集体荣誉感强,每当临近广播操比赛时,她总是亲自带领我们上操场练习,一遍、二遍。三遍,她争取让我们做好每一节操,每一个动作。我们从不辜负她的期望——每次都夺得了桂冠。她不仅让我们玩得好,并且让我们在玩中得益。记得在一次作文训练中,…  相似文献   

9.
阿华原名王晓华,山东威海人,《威海卫文学》编辑.诗作散见《人民文学》 《诗刊》 《星星》 《山花》等,有诗歌作品入选各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往事温柔》 《风吹浮世》 《我们的美人时代》 (合集) 《飞天》《诗选刊》等,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获2013年首届中国文成诗歌奖.授奖词说:“她善于将日常的词语与庄严的大词巧妙搭配,像萤火虫和星星的交相辉映,下至微尘,上至神明,都在她的视界之中.她与旧时光反复相遇,在生活中不断自省,宠辱不惊.秋水共长天一色,万物与天地共容,在阿华那里,生活是低处的物质与高处的神灵的相互融合.”[1]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与高蹈的神思相互融合这是她诗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我校几位周会課教师听了一年級何老师的一堂周会课,課題是“虛心使人进步,驕傲使入落后”。首先,何老师用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語言,讲述了从《社会主义教育課》教材上选用的“鸟做窩的故事”。在讲述故事中,她着重阐明了画眉和燕子学习做窩的不同态度及其結果:画眉看到喜鵲衔了一小块一小块泥做成园餅,就得意地叫道:“这有什么难。原来做窩这么簡单,我学会了。’說着就飞走了。結果,直到現在画眉还是住在一个凹下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农村小姑娘因家里没钱供她读高中,于是她来到北京做保姆,在做家务之余,她没闲着,她努力地充实自己,后来当上了对外汉语老师,还开了个早点摊,有时还卖化妆品,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踏实地向前走着。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生活,做一个如小姑娘一般的人。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的人生。有的人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  相似文献   

12.
做小风车     
我最喜欢王老师,她教我们做工。她做什么像什么,做出的东可爱极了。昨天下午劳动课,王老师教我学做小风车。她让我们准备一些方形的纸,还有小钉子、剪刀和根棒子。她教我们先把正方形的纸的个角相对地对折起来,做成一个三角形,再把大三角形对折一,展开后,纸上就有两条交叉的线。接着,用剪刀沿着折线从正形的四个角向中心剪。剪的时候注意千万不能把折的线全剪下,否则,你就是用一天的时间也不成小风车,还有,只要剪到每折线的2/3处就行了。剪好后把相连的四个角分别卷向纸的中,用钉子穿通,钉到木棒上,钉子四年级万香不能太…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14.
我和邢美华老师之间的一段往事使我至今难以忘记。那时候,我读高一,她教我们语文。由于她是个女的,年纪不大,加之身体又很瘦弱,我和几个“兄弟”便以为她“软弱”可“欺”。一次,我们几个作文不做,躲在宿舍里打扑克,邢老师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我们。我们不但没接受,反而怀“恨”在心,决意要进行报复。用什么办法呢?我们商量了老半天,决定玩个“高水平”的——以请教为名,课堂上提难题,让她答不出,下不了台。那天上午,讲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后,邢老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一听这话,我“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其实我早就憋不住,顾不得举手报  相似文献   

15.
秘密花园     
张淳 《学前教育》2008,(12):30-30
小怡是我们班比较另类的一个女孩子,她不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总是围着老师转,也不怎么爱告状,显得不太合群。她和一个像她一样瘦小的男孩小雨特别要好,两人总是头挨头地嘀咕什么。最近他们总是躲在更衣室的小屋里,当老师无意中走进去,他们就停下来。傻傻地笑着.老师一走他们就又嘀咕上了。  相似文献   

16.
杨宗 《小读者》2010,(11):1-1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困难”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7.
快乐的一天     
今天,我和爷爷奶奶回定州老家。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树开始发芽,桃花开了。到了老家我们去看望太姥姥,太姥姥年纪大了,一个人在老家住,为了不让太姥姥感到寂寞,我们经常回去看望她。 在院子里,我们喂鸡,和小猫玩耍,这是在城市里不能做的.下午我们返回了石家庄,今天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相似文献   

18.
笔下功夫     
妈妈弯下腰,手极其灵活地在毯子上一遍又一遍地来回摸索,我心里忐忑起来。她又沿着毯子走了一圈,在沙发前停住了脚步,弯腰拾起薯片屑,瞪着眼睛说:"这是什么?"我无言以对,只好求饶。"很好,主动认错,且态度诚恳,我奖励你——""奖励什么?"我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问。"奖励你重新把地板拖一遍!"  相似文献   

19.
朵儿     
临睡前,朵儿都会一个人躺在床上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唱个不停。我问她娘:朵儿在唱什么呢?她娘说:你晓得小鸟在唱什么吗?我若有所思,只好说:养了崽的女人都可以当诗人。朵儿是个美人胚子,一对大眼睛堪称经典,因此总是不停地被人抢着抱了去玩。但是朵儿有时候把巴巴屙到身上,我惊异地对她娘说,原来美人也要屙巴巴啊!她娘说,你那时追的美人都是不屙巴巴的。我只好闭了嘴,从心底里认为这是一条深刻的真理,须时刻牢记在心。奶奶来了,一见朵儿就笑得合不拢嘴,赶紧表明立场:妹子好妹子好。旋即又补上一句:还可以再养一个吗?我说,…  相似文献   

20.
离职     
<正>小红抱着文件从楼上走下来。她是这家著名企业的职员。她看了看金碧辉煌的大厅,无奈地叹息一声。她想起了往事。那一年,她27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来到了这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十分小,且又破旧,所有员工加起来也才五人。老板也是为了躲人追债才被迫开的公司。但她下定了决心,要好好工作。初来乍到,由于业务还不太懂,她更加小心翼翼,勤勉不辍。整天躲在满是灰尘、黑漆漆的小屋子里,靠着不太亮的白炽灯,要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