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晖 《儿童音乐》2013,(6):49-51
例9:《青春舞曲》《青春舞曲》一课由湖南省益阳市赫山中学盛英设计,是一节初一年级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轻松活泼的情绪,感受新疆音乐节奏特点;初步了解我国新疆的地理与风土人情,能对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导言:有谁可以告诉我,上课之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它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生回答)说得很好!这首歌曲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大阪城的姑娘》。新疆,是  相似文献   

2.
教材:《青春舞曲》选自七年级13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能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的特点。2、能够根据维吾尔族音乐的部分特点,创编表演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视谱唱歌词的能力.   2.通过舞蹈表演去感受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单元主题:歌舞新疆年级:七年级教学内容:聆听并学唱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聆听维吾尔族传统大曲《赛乃姆》、哈萨克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塔塔尔族民歌《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柯尔克孜族民歌《歌唱吧,我的库姆孜》以及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相似文献   

5.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全曲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青春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这首歌曲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所以学生对这首歌曲并不陌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由于平时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通过欣赏《新疆之春》,演唱《青春舞曲》.让学生能够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及艺术特征,并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间音乐有感性认识;通过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其动手创作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湘版教材七年级《班级演唱组合》单元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2.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并且能自信地边歌边舞。3.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年级:三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四课)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边区好地方》2.动:歌表演,《边区好地方》3.听: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节奏二、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2.初步感受陕北民歌的风格,学唱陕北民歌《边区好地方》,并引导学生进行歌表演,配以打击乐器,综合体会解放区人民热烈、向上的情绪,从而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三、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参与,学生就产生不了艺术审美体验,也就不可能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教学的审美育人目标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只有当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与艺术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的探索、领悟、体验时,对艺术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才会成为可能。我在上《青春舞曲》这一课时,我设计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切分和附点节奏的特点进行音乐创造,感受维族音乐的风格,让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1.走进维吾尔族音乐。为了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新疆音乐的距离,对新疆维吾尔族有一个感性的…  相似文献   

10.
施勐洁 《儿童音乐》2011,(10):78-80
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1、欣赏《狮王进行曲》2、为《狮王进行曲》主题旋律创编歌词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音乐描绘的狮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相似文献   

11.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第十三册第三单元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唱古诗歌曲《锄禾》;欣赏《读唐诗》。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听音乐、诵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在音乐中吟唱古诗的能力,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课题:汉族民歌赏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嫱乐与民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听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学会辨别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风味。  相似文献   

14.
年级:职高幼师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舞曲及其种类,了解其相关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并以视、听、唱、舞、奏等参与———体验的手法,多方位感受舞曲的曲调、节奏及音乐表现风格。2.通过即兴舞蹈展示,提高学生音乐再创作能力与整体配合协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舞曲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及运用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面具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教学方法:引导分析法、范例法、启发法、演示法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法、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运用曲例:《匈牙利舞曲》、《蓝色…  相似文献   

15.
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歌《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分析:汉族民歌按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可以划分为八个色彩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本课所指"南国风"包含了南方色彩区(西南、江浙、闽粤台以及南北过渡色彩区(湘鄂、江淮)。其中,《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分别为西南、江浙、湘鄂三个民歌色彩区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6.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相似文献   

17.
课题:轻歌曼舞之《蓝色的探戈》(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4册第五单元)课型:欣赏课第二课时授课年级:初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蓝色的探戈》,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舞曲音乐。(2)感受、体验探戈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试着  相似文献   

18.
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道理,并且感受广东民歌音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铃铛舞》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跳、唱、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记住歌曲的骨干音,并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20.
教材:湘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本章节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本节课通过对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大少数民族民歌的鉴赏,体验、归纳其音乐风格特点,探究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