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咏梅  陈世钧 《收藏》2008,(2):66-71
军持——印度民族的水瓶 军持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水瓶”,本是印度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它咽细腹粗,盛水洁净,有盖防虫,避免杀生,在佛教兴盛之后为印度佛教徒广泛使用。印度佛教徒所用军持有两类:净瓶与触瓶,净瓶是瓦质,触瓶为铜质。军持随佛教传入中国不争净、触,都称净瓶。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净瓶成为中国佛教仪式的法器而被赋予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5世纪,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并在岛上孕育出了独特的僧伽罗文明。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王子来到此岛宣讲佛教,此后佛教在岛上日渐兴盛。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佛教是世界上四大教派,俄罗斯的东正教和我国的道教信徒也不少。“神佛满天”的澳门,信奉佛教为常见的现象,一些宗教不遗余力兴办教育与医疗福利,在社会上深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瑜伽源于印度,但随着佛教的传播渗透到了中国,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对印度古典瑜伽和中国气功易筋经进行比较研究,并剖析其各自特点,目的是使瑜伽修炼者更好地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5.
和佛教一样,瑜伽发源于古印度。五千年前,古印度僧们为追求进人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长时间单纯生活使高僧们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将法则拿到人身上验证,  相似文献   

6.
我国和印度都是气功的发源地,但我国的气功起于何时和怎样发生的,目前尚无一致的和令人信服的说法。有人说,“气功源于印度,是随佛教传入而传入的”。据查佛教流传最早的记载是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然而,我国气功在老子(约公元前580年~前478年)时代就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奠定了经典性的理论基础。有人说,“有人类就有气  相似文献   

7.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翻开中国西部版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外连接着众多著名的石窟,从新疆龟兹石窟到敦煌莫高窟再到陇南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丝路西去,佛教东传,印度佛教正是沿着这些由石窟构成的宗教驿站走向东方的。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19)
正擦擦广泛分布于印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柬埔寨、泰国、印尼、日本、蒙古及中国西藏等地区,拥有悠人的历史,在各地信众心目中颇具影响力。擦擦直到19世纪中叶开始被西方人所知道,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许多冒险家、探险队和学者来到印度次大陆地区,发现,记录这些数量众多的佛教文物。然而,西方学者主要被印度的大型佛教遗址群和诸多佛塔所吸引,初期对擦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迄今为止,最早也是最系统研究擦擦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东方学者图齐(Giuseppe Tucci)。  相似文献   

9.
余金宝 《收藏界》2012,(10):54-57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后汉时期(即公元一至二世纪)道教才得以真正产生。后来在三至四世纪也就是魏晋时期,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道教开始与佛教相互融合。唐宋为道教的兴盛时期,主要是因为得到上层阶级的扶持以及道教理论的日渐成熟。金代,道教曾一度被统治者视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云冈石窟》邮票1套,又一次再现了云冈大佛的雄姿。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印度的佛教由大月氏传入我国今新疆及周围地区,沿丝绸之路南路再经河西走廊向内地传播。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  相似文献   

11.
展讯     
《收藏》2014,(7):26-27
展讯·预告印度的世界——美国洛杉机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 2014年4月29日至8月3日山西博物院一层临展厅 此展共展出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所藏石雕像、铜造像和水粉绘画等各类展品127件(组),展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初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涉及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以及诸神人物等,充分体现了印度历史中宗教、神话的思想文化和艺术魅力,构成了精彩绝伦的印度艺术史展。该展览是山西博物院举办的首个反映印度文化的特展,也是首次引进美国主流博物馆的重量级展览,同时也是首次来华的古代和前现代印度艺术大型国际文化展览。  相似文献   

12.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0,(1):130-130
铜鎏金舞蹈菩萨像 此像头戴花冠,双目微睁,面露微笑,颈带项饰,胸前挂宝珠,上身赤裸,下身围短裙。右手举过头顶,头向左侧倾斜,身成“S”状,两腿交叉立于莲花座上。此尊像头部造型为藏传佛像样式,其身体、服饰、姿势均为印度佛像样式,整体风格接近印度的多罗菩萨造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从印度传人西藏的一个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首次提出了少林养生体育的概念,分析其内容及分类,并结合印度佛教养生体育探讨其理论基础.认为少林养生体育由印度和中国养生体育相互借鉴融合而成,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对人们的健身养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经汉魏、六朝的漫长时间,传布日广。《维摩诘所佛教自之乱后,均印度传入中田制完全破土后,经汉坏,庄园经魏、六朝的济迅速地发漫长时间,展起来。唐传布日广。寺院由于朝《维摩洁所何~二,一..一~~祠人‘翻承~韶代廷救赐田说经·方便品》中“博弈戏处,辄以度庄、贵戚争营佛寺,僧侣巧取豪夺,寺院人,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西部,东北部与我国接壤,西邻印度,东南部接老挝、泰国。国名“缅甸”为梵语,意为“强大”,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人口信奉佛教,是我国的友好邻邦。  相似文献   

16.
龙文 《乒乓世界》2002,(12):22-24
在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交接的印度河畔,有一片三角宝地,名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的西北面,是信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西南面是信印度佛教的古国印度;东面是我国的新疆和西藏。这里几千年的历史上十几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从未有过大的战争。据业余历史学家梁羽生和金庸二位先生考证,  相似文献   

17.
释德虔 《中华武术》2001,(10):16-17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跋陀博通经法,长住少林寺,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所以山门外东边石坊的西面题额有“跋陀开创”字样。 跋陀在少林寺传小乘佛教。小乘是以自我解脱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者达数百人。慧光、僧稠就是跋陀的两个高足弟子,慧光以学显,僧稠以禅著。跋陀本人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至于其是否习武尚无据可查,不过其弟子慧光和稠却都是身怀绝技。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全国83%居民信奉印度教,11%信奉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世界遗产项目中,许多都与宗教有关,其中古代石窟建筑数量很多,如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戈纳勒格太阳神庙、默哈布利布勒姆寺、中央邦的克久拉霍古迹、帕塔达卡尔石雕群、哈姆皮神庙、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桑吉佛教古迹、象岛石窟等都被列  相似文献   

19.
不丹王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其东、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部与印度交界。七千多米高的山峦,保护和隔离着这个小国。公元7世纪,佛教从西藏传入这里。现在藏传佛教(噶举派)是不丹的国教。  相似文献   

20.
李茂长 《上海集邮》2004,(10):i004-i004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国家,世界四大明古国之一,全国83%居民信奉印度教,11%信奉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世界遗产项目中,许多都与宗教有关,其中古代石窟建筑数量很多,如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戈纳勒格太阳神庙、默哈布利布勒姆寺、中央邦的克久拉霍古迹、帕塔达卡尔石雕群、哈姆皮神庙、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桑吉佛教古迹、象岛石窟等都被列为世界化遗产,数量几乎占印度23项世界遗产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