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郭苏豫 《传媒》2018,(6):82-83
在融媒时代,传媒关系变迁给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闻共建"成为高校传媒教育应对挑战的积极方法.本文通过探讨"政校共建""校校共建""政校企共建""校企共建"四种主要新闻共建教学模式,将政府、企业共同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使高校传媒教育能有效与业界融合对接,共同促进我国新闻高等教育与传媒生产方式变革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推动着传媒领域迅速变革,使传媒行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与业界需求形成有效对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法,以湖北省高校为样本,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的需求及其趋势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高标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媒介深度融合战略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生态改变和升级发展,进而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传媒人才培养改革对策,以期对高校新文科传媒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融合进一步加深,传媒组织形式发生转变,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高校传统媒介人才培养模式要探索创新路径,以适应媒介融合对新型媒介人才的需求。本文试分析我国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融合性、缺乏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等,提出有益于我国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校传媒专业是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由于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造成了我国高校传媒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为解决这一困境,必须走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模式,高校及企业一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高校教师队伍组建,协助高校建立实训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6.
传媒行业融合发展对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迎合行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议题.笔者将结合河南省内三所地方高校的传媒类专业,梳理全媒体人才培育的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偏重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为传媒培养既懂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院系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为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虹 《青年记者》2017,(14):110-111
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传媒业态不断出新,催生了新的岗位及人才需求,高校传媒类专业教育出现明显滞后现象.“传统的传媒教育面临重大拐点,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及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能培养等必须全面改革.”① 高校传媒类专业的发展困境 1.培养目标滞后.传媒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在国家鼓励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下,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着眼媒体当下需求,而对媒体未来发展的前瞻较少.在传媒技术层出不穷、业界变化万端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目标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的崛起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传媒行业的基本需求,这使传媒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立足当下天津市传媒行业对传媒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为天津市各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当前的传媒教育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奇  刘畅 《传媒》2021,(15)
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媒格局的变化,媒体融合的传媒形态初步形成,国内媒体内容、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这种巨变加大了对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媒体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高校传媒专业如何适应行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郝红霞所著的《传媒教育: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一书,以上海市新闻传播专业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概括现有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传媒人才培养经验,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全媒体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传媒产业的融合、跨界与转型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为新闻、出版等传媒行业信息传播与用户沟通的重要平台,移动新媒体设计语境对美术编辑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文章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美术编辑人才培养挑战,研究了高校美术编辑人才培养对策,从思维、方案、媒介、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创新,提出了创新美术编辑人才培养指导思维、建立动态美术编辑人才培养方案、运用移动新媒体进行教学、注重可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对策,旨在提升高校美术编辑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传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媒体深度融合对传媒人才提出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发生转变.从现实层面来看,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如实践应用与教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媒介技术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失衡,知识变动与传媒人才自我建构之间的博弈.如何打通媒体融合发展需求与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壁垒,成为全媒体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认为,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应将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路径相融合,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文化自觉为依托,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进高校教育学科架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平台等方面的改革,构建一个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批高校正以"共建"方式重构、调整、更新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应对全媒体语境下传媒环境复杂化、传媒技术更新、传媒生产变迁以及媒介用户成熟等对高等传媒教育带来的挑战。"校政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校政企共建"等办学模式,将传媒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纳入高等传媒教育体系,开拓了学校教育的视野,延展了传媒教育的内容,有效地实现了教育与业界的对接,是我国高等传媒教育在全媒体时代的积极探索,反映了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生产变迁对高等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诉求及其应对。  相似文献   

14.
李杰锋 《采.写.编》2021,(12):111-112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媒体逐步成为传媒领域中的主导力量.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闻传播领域中新媒体岗位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除此之外,非传媒企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加大.这对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为例,围绕产教结合分析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希望能够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卓威  殷豪良 《传媒》2018,(14):87-89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媒体面临全面深化融合转型发展的问题,基于数字化和移动化的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不仅突破了行业发展瓶颈,还对高校艺术与传媒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命题.本文提出将融合媒体云教平台引入高校艺术与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媒体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专业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全面改革,以适应社会对融合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郑宇 《新闻战线》2015,(4):48-4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总结出了更多的方法。其中,多种传媒手段融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随着我国人力资源机制的日趋健全,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机制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地提高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其综合化的专业素质,人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要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人才的内涵以及现代传媒的特点人才的内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在培养陕西理工院校传媒类双创人才过程中,不同地区、高校、学生都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基于双创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背景和理工院校传媒类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利用发放问卷与访谈的调查方法在调查理工高校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双创人才培养实践。【结果】研究出陕西理工院校在培养传媒类双创人时在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双创人才的顶层设计、学校资源的分配,以及学生专业的实践基地几个问题中都遇到了挑战。【结论】理工科院校在培养传媒类双创人才时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和行业需求进行差异化培养,要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落到实地。  相似文献   

18.
吕宗礼 《传媒》2020,(10):87-8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新的媒介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媒体行业对应用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传媒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室嵌入到传媒实践教育中,通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式,缓解理论脱离实践的矛盾,培养业界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界和业界必须互相取长补短,联手打破鸿沟,秉承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去研究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路径。在核心课程群建设、合作形式、师资互通等方面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20.
邓若蕾 《今传媒》2023,(5):154-156
本文基于价值共创理念,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从产学研融合、新闻传媒资源整合、地方舆情中心建设、新闻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校、党委宣传部、媒体单位以及学生价值共创模型,分析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建设现状,旨在为新时代新闻学院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